AT-85-001  

  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沒有,市面上小型的喇叭愈來愈多,迷你組合、小金剛和Walkman用的小型喇叭隨處可見。音響技術裡,羅哲、甘棣也介紹過迷你型的揚聲系統,如果設計得法,迷你型喇叭的效果並不差,相信已經有不少人擁有這一類喇叭,如果房間不大,迷你喇叭已經頗能滿足一般音樂(流行音樂、歌曲)的重播。其實,迷你化是一種趨勢而非只是流行,所以有眼光的人,早就步向迷你的系統了,音此如果您想添購喇叭,請考慮經過精密設計的迷你系統(擴大機也一樣)。

小喇叭低音不夠

  一般說來,這一類迷你喇叭,多半是一吋高音,稍便宜的有飛利浦、Audax、Peerless,到較昂貴的SEAS、KEF都有人用;配上五吋中低音,音箱容積4~7升,以-12dB/oct或-18dB/oct的分音器,分頻點在3KHz左右,就可以達到相當理想的效果。我自己也聽過幾款小喇叭,包括ROGERS、S-23、笙隆的小金剛,以及300元高音和150元中低音組成的很便宜的System,大體而言,這一類迷你喇叭系統都有一個毛病──低音不足,而且難登大雅之堂。

低頻無方向性

  低音是相當重要的,重播自然和諧的低音,並不會令人聽起來心臟受壓迫(當然必要的時候能達到震撼的效果),而是重現音樂該有的低頻部分,使人感到音樂的寬廣及三度空間感。現場中,定音鼓的低頻、低音提琴的低頻,為什麼在家中的音響播放出來就覺得怪怪的?您知道嗎?縱使是大型的書架型揚聲系統,也極少有能完美重播50Hz以下的低頻的,迷你型喇叭更是很難再生100Hz以下。如果您已經擁有一對小喇叭,如今想聽聽100Hz以下的低音時,建議您不妨加一只副低音,它能提供低頻方面質與量的改進,使樂曲更有生命。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能消除唱盤抖擺聲的3D方式電子分音器,這篇文章原作者為JOHN DAVIS,音技82期蘇錦昌先生譯得很詳盡,主要的部分是IC 1B和IC 1C構成左右聲道輸入的低頻濾波器(-12dB/oct),-3dB的頻率決定於下式:
  fCH=1/(2πR5c1 c2)

  我裝的時候以R5=R6=R7=R8=100KΩ,C1=C3=0.02μF,以及c2=c4=0.01μF的數值裝了一片,分頻點為110Hz;另一片則將R5 R6 R7 R8改為75KΩ,使分頻點落在149Hz,以試試二種分頻點造成的差異。設計PCB時,為了將它繪在標準尺寸內以適合2000系列的小機箱,採用雙面的PCB,而且兩面焊接點都不少,想想實在很天才!兩顆IC其實是八個OP AMP.加上一堆周邊零件,就繪再如此小小板子上;而且插IC的地方只有底面焊接,這樣就能使用IC座。因為TL074是FET輸入型,很容易受靜電破壞,烙鐵如果漏電,也容易傷到TL074,所以使用IC座是最保險的,但請用品質良好的IC座,免得日後接點發生問題。電阻最好是1%的精密電阻,電容最好是PP質J級的(誤差5%以內),那兩支0.02μF的,我用了0.01μF的兩支並聯,一方面0.02μF買不到,一方面電容並聯誤差會更低(很重要的觀念!),輸出則用鉭質和0.1μF的金屬薄膜並聯。寫到這裡,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不曉得怎麼選擇使用電容器,為什麼這裡用PP,那裡用陶片,那裡用鉭質,為什麼還並一顆0.1μF的幹嘛?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唯有了解零件對音色的影響,才能造就優秀的擴大機去再生音樂。

AT-85-002  AT-85-003  

用30W就夠了?

  閒話不說,這個副低音輸出,是打算推動SEAS 13吋的低音用的;而電子分音器,是插在前級輸出和後級輸入之間,也就是電子分音器的輸入仍是原來前級兩個聲道的輸出,而輸出卻變成三聲道,去驅動三個後級。查看33F-WB的特性表,建議使用頻率為30Hz~100Hz,我只打算使用在150Hz以下,當然不成問題。而33F-WF的效率竟高達94dB,如不加以衰減,一定會低音太強,我在副低音的輸出端加裝一枚10KΩ的電位器,以控制副低音的音量到滿意的程度。喇叭相則由50公升至100公升都可以,70期中蒲先生使用100公升開口的箱子,如此只要堵住開口就成密閉式,可以比較兩種音色有何不同!我覺得這樣作很聰明,所以也如法泡製一番,反正多個反射孔於定製木箱時並不增加「$」,而箱子大一點還有一個好處,平時可以當書桌用呢(RICHARD J. KAUFMAN先生語)!如果您要作70公升以下的箱子,最好是密閉的,並填入的吸音棉。

AT-85-004  AT-85-005  


  分音器裝好後就暫時鎖入SF-2002的小箱子中(因我手邊沒有2004的箱子),電源利用pro-1515即可,所有的配線都是單線,並沒有用隔離線,電子分音器處理的信號已經很大了,感應不會那麼嚴重。實測結果,一片的分頻點是112Hz,另一片是150Hz,很準。方波觀測時卻有Ringing的現象(很輕微而已!)但在R4和R10上並連1pF小電容,鈴振就消除了。

小喇叭的特性會改變

  分音器告一段落,接下來當然是試聽了。器材方面,EQ是5534和pro-214,FLAT是由pro-213改的,左右聲道的後級是SF-106N,因106N的TIM很低,推動中高音最好的了,副低音是由樂音堂的後級推動,起先以為不夠力,聽了後才曉得60W的功率已經能「驚天動地」(想想94dB的效率);唱盤是家樂B227型,衛星喇叭是Audax S-23,但裡頭的分音器是自己繞的,因S-23用的中低音HD13B25J4C12和甘棣的HD13B25H2C12(好長的型號)不同,而且和高音HD100D25的效率插4.6dB。分音器不能「照抄」,更不可能有現成的,分頻點在3000Hz,而且作成反射式,以補償中低因在1200Hz附近的一個-6~8dB頗深且寬的谷。

  擺設時副低音的位置並不重要,但兩支衛星喇叭的距離應在二公尺以上。我把副低音當成桌子,其中一支衛星喇叭就直接擺在上頭,另一支擺在旁邊的書架上。試聽的第一張唱片是悲愴交響曲,當時的感受就是......好正!尤其是低音提琴的表現,更是聽了那麼多年的書架型比不上的,整個樂團澎湃的器是表現無遺,令人一曲難忘。但當時我音量開得並不大,可變電阻在11點鐘位置,小提琴和長笛吹奏時,副低音一點動靜都沒有,等大提琴、低音提琴伊拉,整個房間好像動起來一般,擴大機的功率並不大,但卻已經表現了相當寬廣的動態範圍。第二張是拉哈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一號和第二號(Rachmaniov piano concertos No. 1 and No. 2),尤其是第二號第三樂章,鋼琴的低頻、低音提琴的低頻、低音鼓的低頻,真是太好了!想不到這一對小小的喇叭,配上一支副低音後,竟不輸給大型的落地揚聲器!緊接又聽了幾首國語歌曲和Disco,當然,本來低音不足的,現在聽到這麼棒的低音,當然感到國語歌曲也變得很動人,而聽Disco(I was made for dance)時卻趕到低音有點怕人,將副低音的輸出轉小一點才感到比較平衡些。再下來我把S-23換成笙隆的小金剛,發現聲音悶悶的,高頻差些,本來我聽小金剛時就有一種高音高不上去的感覺,現在加上副低音又更嚴重,才聽幾分鐘就換掉。再換上一對室友裝的迷你喇叭,高音是飛利浦,300元一支,低音就是中華路到處可見的五吋小喇叭,每支150元,音箱也隨便湊一個,分音器是一顆電容器!總共還花不到1500元,接上去第一個感覺是:還不錯。想不到這一對不起眼的「菜」喇叭,加上副低音後竟整個改頭換面,不論播放流行音樂或古典音樂,都相當令人滿意,只是有點覺得高音太強了些,如果再將高音衰減一點,一定會比較均勻些。
  試聽的情形大致是這樣,總而言之,副低音確時有必要,加上一支副低音,整個聽覺上的感受將完全改觀,您想試試嗎?把您的迷你喇叭挪到客廳,將副低音擺在較不明顯的位置,聽聽看!您的朋友會說:想不到這麼一對小小喇叭竟然和我那大型落地喇叭不相上下!


轉載音響技術第85期JAN. 1983 裝一套3D式揚聲系統/李孟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