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6-001.jpg

廣播從業人員

  在上一期,我們曾經概略的談到電台的編制和人員,那是做全面的介紹,在這裡,我們要詳細的來討論廣播從業人員的職責,以及如何完成其任務。不過廣播從業人員包括很廣,而我所討論的範圍只限於與節目直接有關的人員,其中包括節目製作人、導播、播音人員、機務與工程人員,和廣播記者,至於行政、業務及資料管理等人員,本文從略,以便有更多篇幅,深入的探討與節目直接的從業人員。

製作人和導播

  廣播節目的製作,應該是只用某些事務來完成一廣播節目的總稱,這裡面包括了節目的設計、節目寫作、導播、排演、播音、剪輯、配音、檢查以及播出等工作,在我國的電台中,節目製作人可分兩大類,一種是實際的工作者,如節目的設計、寫作、導播等工作都是集於製作人一身,另一種是製作人只負行政及管理上的責任,設計、寫作、導播都有專人負責,製作人只站在指導的地位,要求其工作人員執行其所司之職,不論哪一種,我們可以說,節目製作人對一個廣播節目的播出,是負有絕大部分的成敗之責,由於我們必須實際的談工作,更由於我國廣播界製作人與導播合而為一的比較多,所以我們將這兩項工作合在一起討論:

  ●製作環境的了解:了解了節目製作的目的之後,就要再來研究一下製作節目的環境,這是幫助我們達成目的的基本要素,首先我們談語言問題,廣播既然是以聲音來溝通彼此之間的心意,語言當然是最重要的一環,以我國的環境來說,由於幅員廣大,方言非常複雜,民國之後,政府雖然大力的推行國語運動,但方言仍然大行其道,所以做為一個節目製作人,必領先去了解這個電台廣播的涵蓋面,以最通用的語言來廣播,以台灣為例,雖然國語的推行已非常普遍,但在許多農村中,仍然有許多較年長的人不太懂國語,如能以閩南語作為廣播語言,在偏遠的地區可能會有更多的聽眾,這是製作人應該了解的。

  ●共同的知識:聽眾的知識水準,也是決定節目方針的一項重要因素,節目製作人,對聽眾知識水準的了解,可以使節目的收聽率更高,某一地區,某一時段,哪一類的聽眾較多,應該要深入的加以了解和分析,以比較適宜於這一類聽眾聽眾的言詞來廣播,就容易使人接受了,因此,節目製作人除了對他所作節目曲高和寡,就失去大眾傳播的意義了。

  ●雙方的態度:節目製作人的態度應該與聽眾相契合,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當節目製作人有了一個節目的構想之後,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聽眾對這一節目,會產生什麼反映?會採取什麼態度來接受?然後再決定節目的製作方針,以目前對大陸同胞廣播的節目來說,我們先要了解的是;大陸上沒有新聞自由、消息閉塞,如果我們製作一個新聞節目,應先考慮到,大陸同胞對自由世界的嚮往,對人文科學新知的渴望,是多麼的迫切,我們就應該在節目中滿足他們的希望,在他們心中建立起信心和向心力。

  ●社會制度的了解:在同樣的社會制度中,廣播節目的製作重點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廣播的特性是無遠弗屆的,它的涵蓋範圍,往往超越了國界,以我們目前對海外僑胞廣播的節目來說,同樣是中國人,但由於生活地區的社會制度不同,有許多事,在國內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海外的華僑社會中,往往不能使人接受,因此,節目製作人在決定節目重點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其涵蓋範圍內,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習慣。

  ●領導能力:一個節目的播出,參加的工作人員很多,這裡面每一種工作人員,都有其獨到的專長和技術,所以領導起來,也比較吃力,製作人是當然的領導者,如果能有優異的領導力,必能更容易圓滿達成任務。

  ●判斷力與創作靈感:一個節目在製作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許多挫折,同時也會發現許多必須刪補的地方,這就要由製作人做果斷的決策,同時需要補充的地方,也賴製作人臨時的創作,以使節目更完善,這種果斷與創作的能力,不但能使節目更完善,同時也是領導部屬的最有力的條件。

  ●敏銳的聽覺與強記:廣播節目完全由聲音來表達,製作人對於撥出的音調、音色和音量,都應該有敏銳的反應,才能製作出悅耳動聽的節目,尤其是調頻廣播,傳真度非常的高,更需要敏銳的聽力,否則播出去的聲音就變得不堪入耳了。記憶力強的人,在製作節目時有很多方便,任何一個特殊情況,都要記住,因為導播不可能將注意力完全放在劇本上,您還得注意演員,控制員及音效人員,更需要隨時注意音量、音樂的情節、劇性的臨時增減,如果能將全部過程記得很清楚,在工作時就會胸有成竹了。

  ●舞台經驗:廣播用戲劇的方式來表現,是最容易使人接受的,所以節目製作人也應該有戲劇的經驗,廣播雖然沒有舞台,但播音室卻有如無形的舞台,在播音室表演,雖不需做動作,但要用聲音來表現,所以演員面布的表情還是要有的,有舞台經驗的人,比較容易了解觀眾心理,所以在掌握節目的情節上,有很大的幫助,如何製造高潮,如何安排「緩衝情景」如何用表情來補助聲音以發揮感情,這都不是書本上可以學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上舞台,這樣,可以得到許多具體的經驗。

  ●對戲劇、文學、音樂更深一層的了解:這三者,是廣播的骨幹,任何節目都與它脫不了關係,做為一個節目製作人,不但要了解,更要知道如何的去運用。

  ●機具的了解與運用:節目製作人大部分是偏重於文藝工作的,對於電子科學所知有限,但對所用這些高度電子科學所發展出來的機具,是必須達到某一程度的了解,製作廣播節目的機具在上一期已經提過,做為一個製作人至少要了解的有:

1.各種機件的特性。

2.正常的使用方法與特殊的技巧。

3.各種機具相互間的關係。

4.各種機具的缺點及補助之道。

  這些項目了解之後,便能充分的使用既有的器材,使節目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斷地吸收新知: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但對節目製作人尤其是重要,廣播節目常被認為是新知的來源之一,如果只談一些陳腔濫調是不會有人聽的,而且廣播的技術和機具也是日新月異的,製作人得花上雙份的時間去吸收新知識,才能完成任務。

  ●節目製作過程的掌握:就像工廠生產一樣,如果將生產的過程完全掌握住,產品的水準必然會高,節目製作也是一樣的,完全掌握住製作過程,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一個節目的推出,必須先有構想,然後形之於節目的寫作和音樂的編排,一般綜合性節目,到此已大致完成,播出前只須對主持人加以說明,由播音員現場播出,這裡面多少也含有一部份播音人員的表現,而製作人只做原則性的決定。但在戲劇節目中,就不一樣了,參加的人數增多,要先錄音,再經過剪輯和配音的工作,這才是製作人的重頭戲,我們就以錄製廣播劇的過程來說明製作人如何去掌握製作過程。

  1.撰稿或選稿:廣播劇的播出,首先要有劇本,製作人如果自己能寫則可根據節目的宗旨撰寫劇本,或請人撰寫,或選擇既有的劇本使用,有了劇本之後要先詳加閱讀,特別注意人物的刻劃、伏筆、高潮等狀況,對全劇有一通盤性的了解。

  2.分析劇情:對於劇情的起伏,語氣的變化都應在劇本中詳加註明,並指導配音人員選擇音樂。

  3.安排演員:根據劇中人物狀況安排演員,尤其要注意,音質相近的播音員,最好不要擔任經常碰頭的角色,否則易使聽眾不易辨別。

  4.預演: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對詞」,一方面可以使演員熟悉劇本以及本身與其他演員的相互關係,另一方面製作人或導播可以預先安排個人的位置,使每一個人的聲音,都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5.正式錄製:節目預演後即可開始錄音,製作人對於工作人員的指揮,除控制人員可以口頭指示外,在播音室裡面的演員,則要看製作人或導播的手勢進行演播。
At-16-003.jpgAt-16-004.jpg

  6.指導配音:節目錄音之後,由配音人員按照情節,配上適當的音樂和效果聲音,製作人必須隨時注意,使音樂能把原作襯托得更完美,至此,一個廣播劇算是製作完成,等待節目編排人員安排播出。

  7.費用的計畫與運用:一般電台製作廣播劇,不論是公營或民營電台,對演職員都有一定的酬勞,這是播音人員正常薪餉之外的收入,製作人必須先加以預算,如果是商業性的節目,多半在錄音完成後,就發給酬勞。

  8.聽眾反映調查:這是非常重要的,製作人常可從聽眾的意見中,吸取更多的長處,以為下次節目改進之依據。

播音員和主持人

  廣播節目,是用聲音來傳達的,除了音樂之外,所有的文字,都需要靠人來播講,因此,播音人員是直接影響到節目「品質」的關鍵,這裡面包括了播音員、演員,以及節目主持人等等,只要是在廣播節目中說過話的人(新聞節目中的新聞對象不算)我們統稱為播音人員。由於播音人員在廣播中,所佔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要化很大的篇幅來討論如何將播音工作做好。

  ●音色很重要:做為一個播音員,首先要使人感覺到他的聲音清楚、悅耳、自然、友好、親切和富於活力,這樣一定容易使聽眾接受,其次是要富於磁力,有些久享盛名的播音員,有多少聽眾為他的聲音所瘋迷,這就是因為他們的聲音,有著令人不可抗拒的魔力──磁性,第三點就是聲音要有彈性,也就是說,聲音必須要高就高、要低就低、抑、揚、頓、挫都能收發自如,這樣才能將節目的感情,用聲音表達出來,此外,口齒清晰、發音正確,才能使聽眾聽得明白。

  ●多才多藝才能勝任:當播音員,不單是聲音要好,而且要多才多藝,因為一位播音員在電台的各種節目中,必須扮演多種角色,報告新聞、播報廣告、介紹節目、參加廣播劇的演出等等,都需要很廣泛的才藝,才能應付裕如,在小型的電台中,播音員還要身兼控制員的工作,他一面播音,一面還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又要自己播放唱片或錄音帶,那種忙勁兒,可真是夠瞧的,有時甚至於還要改寫新聞稿,以及編輯新聞,還要準備自己節目裡所需要的資料,如果沒有充分的才藝,行嗎?有時遇到偶發事件,如突然發現稿子少了一頁,甚至於少掉一大段,您就得靠自己來補充了。

  ●敬業樂群:播音工作是一種非常辛苦的工作,有時黎明即起,有時深夜不歸,甚至於沒有假日,風雨無阻,而待遇又很菲薄,如果不是有興趣在支持著,絕幹不了三個月,所以非得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培養起敬業的精神,廣播工作可以說是一種集體創作的藝術,有許多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才能把節目做得好,從事廣播工作的人,一定得有與人為善的合群精神,所以很多電台中,人情味特別豐富。

播音技巧的運用

  一般人與人說話,除了聽到聲音之外,還能看到對方的表情和嘴型,因此,即使發音不清,也還能聽得懂,而在廣播中說話,就不一樣了,播音員看不見聽眾也無法隨時看見聽眾的反應,當然就無法靠聽眾的反應來增加播音的氣氛,其次是不能運用手勢和表情來幫助表達,所有的廣播內容,完全要用聲音表現出來,沒有反應播音員得模擬有反應,必須做到「聞其聲,如見其人」的地步,因此我們再進一步來談一談廣播講話的技巧。

  ●麥克風的作用:有一位廣播界的前輩曾說過這麼一段話:「使用麥克風的技巧最簡單不過了,當你要大聲講話時,站得離麥克風遠些,要柔聲說話時,就靠近些,當你要離開時,也就是要使你的聲音由大而小至逐漸消失時,你就一面說話一面遠離麥克風,一直到麥克風無法拾取你的聲音為止,如果要表現突然離去,你就一面說話,一面退離麥克風並向後轉,當然,還有很多技巧是從摸索中得來的,比方說,要表示一種非常親密的語調時,你要距離麥克風八至十英吋,然後很輕柔的讀出你的台詞就行了......」我們從這一段談話裡得到一個概念,那就是使用麥克風時,距離和位置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使用不當,會使整個節目走了樣。一般來說,有五種對麥克風講話的基本位置:

1.靠近麥克風。

2.離開麥克風。

3.加大聲音時。

4.減低聲音時。

5.在門後或其他物件後面發聲等。

  播音員的聲音太大,有時可能會損壞麥克風或其他機件,所以每當播音員的聲音太高或太大時,控制人員就會加以限制,這種被限制之後的聲音,就失去了音調的變化,使人感覺單調而缺乏美感,所以播音員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聲調和位置。

At-16-005.jpg

  在使用麥克風時,不要使氣噴到麥克風上面,尤其是許多在聲母上是出氣的音,如ㄅ、ㄆ、ㄉ、ㄊ、ㄎ、ㄔ、ㄘ、ㄑ、ㄒ、ㄕ......等很容易把氣噴到麥克風上而發出嘶嘶的雜音,只須將麥克風提高或降低一兩吋,不要對準嘴巴就可以避免了。

  ●聲調的應用:首先是音量的大小,前面已經說過,聲音太大的壞處,而且大聲嚷嚷也很容易疲勞甚至損壞嗓子,到底要用多大的聲音?最標準的聲音是如同在一間小屋裡,與三五朋友談話所需的聲音就夠了,這種音量,必會顯得自然而且經久不疲。其次是用丹田之氣來發聲,播音員有時需要連續好幾個小時不斷的播音,如果只靠嗓子發音,那是支持不了多久的,而且會有中氣不足的感覺,使廣播的份量減輕不少,因此必須用丹田之氣來發音,一般受過聲樂訓練的歌唱家,都知道如何使用丹田之氣來發音,播音員如果能受聲樂訓練當然是最好了,不但能了解運氣,同時口形的訓練也能幫助你發音時字正腔圓,不過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辦到的,那麼有一個好方法可以幫助你,就是練習腹式呼吸,當你很自然的使用腹式呼吸之後,自然你也會用丹田之氣來發音了,除此之外,你會發現,在長跑或登山時你的耐力也增加了不少。

  「抑揚頓挫」是使一篇廣播稿變得生動的主要因素,播音員一個人在播音室中,讀稿時很容易忽略了應有的語調和表情,因此你必須在心中有一個假設「你是在對著千萬聽眾說話,而不是在唸書」,但也不是要把「抑揚頓挫」表現得像演講時那麼誇張,而應該像是和朋友談話一般,同時面部的表情,甚至於手勢都要做出來,這些動作,會使我們的聲音變得更有感情。

  ●速度問題:廣播的速度太快了,聽眾聽不清楚,太慢了會使節目鬆散無力,以中國字的發音來說(一個字一個音比較標準)每分鐘播講的字數在一百五十字之間最標準,但由於節目的性質不同,快慢也有不同,不過快也不應該超過兩百字,慢也不要少於一百五十字,但有的時候是例外的,如轉播球賽的實況,就不能限制了,有時快到每分鐘三百多字,不過要緊的是再快也要把每一個字「讀」得很清楚。

  ●音韻問題:廣播說話和一般說話有一點不同,我們中國字的發音,是由「一組」或「一個」聲母,加上一個韻母而構成的,我們平時說話,常將有些字的聲母或韻母只用嘴型來表示而沒有實際的發出聲音來,再加上各地方言,比如北平人,常因為捲舌音太重,使音韻不分,弄得聲音像含在口中似的,南方人很難發得出捲舌音,四川人說國語ㄌ、ㄋ分不清,湖北一帶則ㄩ、ㄖ難辨,廣東人說不輕ㄕ和ㄒ,本省同胞ㄈ、ㄏ變成同一個音了,而福州口音幾乎每一個字都帶一點ㄏ或ㄒ的音,這都不能使大眾接受,所以要正確的發音,一定要把每一個字的拼音弄清楚,在發音的時候,把每一個字的聲母和韻母發得很完全,不論你說得多快,你必須把每一個字「說完」這就是廣播的發音方法,當然,播音技巧不只這些,如變因、變調、變輕、變重的發音技巧,在廣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多聽、多練、多查字典,總會得到益處的。

新聞人員和廣播記者

  廣播隻被列為新聞事業,主要因其有傳播新聞的功能,而且是所有大眾傳播工具中最快速的一種,所以新聞人員和廣播記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國的許多較大的電台,都有新聞部的設置,與節目部、工程部的地位平行,甚至要排名在所有的部門之前,但遺憾的也有些電台連一個記者也沒有,所有的新聞稿件只有靠剪剪報,甚至於連報都懶得剪,臨時拿張報來讀一下,而這些小電台的新聞政策,也只是應付一下,這實在是令人費解的事,因為廣播的特性中,以播放音樂與傳達新聞最為適宜,而且這兩者將是以後發展廣播事業的最有利的途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電台的新聞人員包括編輯、編譯、記者等人員,在國外較具規模的電台,另外還設體育節目轉播員專門負責體育活動的實況轉播,我國有幾家大電台,也常轉播球賽,但似乎並沒有專人的設置,甚至有一個電台的新聞主管,居然叫所有的記者去輪流轉播球賽,結果弄得笑話百出,這也算是一絕。

  ●編輯:按電台的新聞政策與風格,將記者採訪或編譯翻自外電的新聞稿件,編成新聞稿,再由播音員播報。許多電台中,這一工作常由記者輪流擔任。

  ●編譯:電台的新聞來源除了記者採訪之外,就靠通訊社的新聞稿,尤其是國外新聞,編譯人員的工作,就是將收到的新聞稿加以選擇,並改成口語化的廣播稿,(當然也得按電台的新聞政策),如係外電,則需翻譯成中文廣播稿,交由編輯人員安排播出,電台的編輯人員有時亦參加資料室蒐集資料或翻譯外文資料的工作。

  ●廣播記者:在各種新聞記者當中,廣播記者大概是最辛苦的,一位報社記者,帶一支筆、一本記事簿,就可以完成採訪任務,要相片,有攝影記者去拍,他只要在回到報社後,參考紀錄的重點,寫成新聞稿就可以交差,而交稿的時間,也遲達晚上八、九點鐘,(晚報則再早上九、十點中所以比較趕一點),而電台的新聞經常是一個小時一次,所以廣播記者所能運用的時間,就少得太多了。

  ●新聞採訪:廣播新聞,貴在神速,這是廣播新聞採訪必須把握的重點。因此,記者對本身所負採訪路線有關的事物,應做廣博的了解,遇到突發事件,才能在最快的狀況中,做最正確而完整的報導。

  ●採訪錄音:這是廣播記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廣播新聞如果光是播音員唸稿子,其吸引力是不夠的,如能插入訪問的錄音等有聲資料,就會生動多了。如何做好採訪錄問的工作呢?首先我們談採訪的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但要有好的工具,而且要充分的瞭解使用的方法,廣播記者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一部錄音機,筆者在本刊十二期日常錄音技巧淺談中,曾提到記者採訪錄音的方法,這裡不再重述,只談一些常被疏忽掉的細節,首先,得不怕麻煩,今天的卡式錄音機,已給採訪記者太多的方便,但仍有很多人怕麻煩,而使用最簡便的袖珍型卡式錄音機,還附有隱藏式麥克風,自動電平控制等,結果是錄音的效果奇差無筆,雜音、背景音甚至使得訪問者的聲音失真,是很不應該的,最起碼的,錄音機必須要手動音量控制,附加麥克風,更應帶一支輕便的麥克風支架,常看到許多記者會中,一個麥克風支架上,用橡皮圈捆上十幾個麥克風,使得支架搖搖欲墜,如果一倒下來,這些麥克風都會摔壞,如何完成任務?同時許多麥克風捆在一起,也容易引起感應而產生雜音,所以最好自己帶一支麥克風座。

  用卡式錄音機常會發生兩種尷尬的事,一是忘了帶錄音帶,一是錄了一半沒有電了,這些只要在每次出發前,先做一次檢查就可以避免,不論事情有多急,檢查電源與錄音帶是一定要做的,最好能試錄一句話,放出來聽了沒問題再出去。否則回來交白卷是很丟人的事。

  ●錄音訪問:我們先談音量的問題,被訪問者,很少是經過播音訓練的,他們說話的音量,記者也無權要求他講得大聲點或是壓低一點,所以記者最好能配合對方的音量,尤其是使用動電平控制時,高低的轉換常有不穩的現象,錄出來的聲音忽大忽小是很難聽的。

  ●如何訪問:在做錄音訪問的時候,會發生很多困難,但廣播記者必須加以克服,方能達成任務。首先是「懼麥克風症」,有些人平時很會說話,但一見麥克風就愣住了,在這種狀況下,記者應先不要將麥克風對著他,不妨先和他聊一會,使他精神上比較緩和一些,再慢慢的打開錄音機,錄下與他的談話。

  ●怎麼發問:如何深入的談問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記者採訪時,常因事前沒有時間作準備,而對此一事態的了解不夠而發生困難,如何深入的去問問題?「從他的口中去找問題」,這就是解決之道,從被訪問者的話中,找出問題來再問,自然就漸漸深入,而完成一次精采的訪問。

At-16-006.jpg

  ●實況轉播員:現場實況轉播,是廣播節目中最受歡迎的節目,一般做得最多的是體育活動,尤其是球賽,主要是有競爭性,才容易吸引觀眾,實況轉播員除了要能做非常快速的講話外,還得有靈敏的反應以及對轉播的活動有充分的了解,在轉播時才能得心應手,國外電台的體育轉播員,往往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他們經常與運動員們在一起,對運動員的動作、習慣都弄得很清楚,使得轉播工作的進行,特別流暢而生動。

機務與工程人員

  廣播是利用電力,將聲音傳播出去,除了節目人員負責節目的製作外,必須靠機務人員將這些節目播送出去,因此,機務工程人員的是否稱職,同樣也關係到節目的「品質」。

  ●控制員:在節目播出的時候,負責操作各種播音機件,他對於無線電的基本原理,不必有很深刻的了解,因為他只是「使用」這些器材,但他得有敏銳的音感和快速的反應,因為一個節目的播出,必須將聲音變成電能,這一個初步的工作,就是靠控制人員所操作的機器,音量的大小、音質的好壞、各種音樂音響的混入,都要靠控制員的操作,雖然有導播的指導,但工作人員自己也必須有很敏銳的音感。

  ●了解機器:每一部機器,可能都有其不同的特性,控制員對其所使用的每一部機器,都應該充分的了解,操作時才能得心應手,同時也能將每一部機器的特性發揮出來。

  ●了解節目,控制節目:控制人員如同拍電影時的攝影師,他是將節目完成的實際工作者,因此,對於節目的內容,進行的過程,都必須有充分的了解,廣播節目,也可以說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如何的表現、如何發揮,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控制員對節目的了解程度,往往亦成為一個節目是否生動的關鍵。

  ●錄音員:電台中的節目,除了現場播出之外,許多節目都是錄音播出,尤其是內容比較複雜,人員比較多的節目,都必須要在事前錄製完成,經過監聽之後才能播出,所以都有錄音師的設置。在原則上錄音師除了以上所述控制員必須做到的幾點之外,還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技能,才可勝任。

At-16-007.jpg

  ●對音樂的素養:錄音節目經常是各型的樂隊演奏,或現場音樂會,這不是隨便架一兩支麥克風就能錄得好的,他必須對樂隊的隊形、樂器的配置,甚至於和聲最佳的位置,都能了解,才能在適當的地方架上麥克風,錄出最美的音樂,大型樂隊在錄音室中錄製節目,往往要使用很多支麥克風,各類樂器也要用反射板加以隔開,而使音樂更有層次,這種錄音,所使用的麥克風,有多達數十支,錄音師在事先必須將每一支麥克風的音量,調到最適當的位置,這些,都要靠深厚的音樂素養,才能完成的。

  ●對播音人員的了解:廣播劇一類節目的錄製,是電台錄音師最多也是最重的工作,廣播劇的錄製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大家共用一支或兩支麥克風,其優點是演員比較容易入戲,氣氛比較容易掌握,但如果演員之間的音量相差太遠,錄出來的效果就差了,所以也有每人一支麥克風的錄法,中間也用一塊板子隔起來,這樣可以將每一個人的聲音加以控制,達到理想的要求,因此,錄音師必須對每一位演員的音量要有充分的了解,在操作時,也就比較容易了,由於劇情的需要,在音質的變化上,也要由控制員來操作音質選擇,使演員的聲音表現得更恰當,所以更須了解演員。

  ●配音師:節目配音的工作,要比錄音的工作再深一層,平常節目製作的過程是錄音之後再做配音,配音之後節目就算完成了,所以這算是最後的壓軸戲。

  ●音樂的運用:不論是背景音樂或者是橋樂都要配合節目的內容,導播往往只做原則性的要求,而選擇哪一段音樂來使用,則是配音者的工作,對於音樂感情的應用,處理各種情節的手法,都是配音師的工作,這一點,我們將在節目製作的時候,再深入的討論。

  ●聲效的運用:廣播節目除了音樂之外,還需要加入各種聲效,史的節目的真實感更具體,一般多用聲效唱片來配音,但效果唱片中的音源,並不一定都全,更何況要完全適合節目的情節?所以在運用效果時,必須加以製作,這些也是配音員應該解決的問題。如何製作效果,我們亦留待後文中討論。

  ●節目的啣接:時間的掌握,都是使節目更生動、更完善的要素,錄音節目在錄製時,往往無法做到精密的計算,在配音時,就要注意這些最後的修飾工作,配音師完成之後,節目就算大功告成了,在播出前,當然還有一道監聽的手續,除非內容有錯誤,或者音量高低相差很大必需重新製作外,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工程人員:廣播電台的設備,都是電子科學高度發展的產品,無論是成音設備、訊號的傳送、到天線的發射,在在都需要有電子科學專長的人員來維護,電台的工作,經常是廿四小時不斷的,所以機件必須經常的維護,以保持隨時可用的狀態。成音設備的調節、傳送機器、發射機......等,每一種設備,幾乎都有專門的技術和學問,大的電台當然可以分工合作,但很多電台的維護人員只有少數一兩位,就需要將所有的機器做通盤的了解,否則再好的節目,機器發生故障,是無法廣播出去的,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以上我們所談的,是電台中,與節目直接有關的工作人員,至於行政、業務等我們從略,從下期起,我們將討論節目的製作,本文的重點,是希望各電台的工作人員,重視自己的職責,使得廣播節目的「品質」得以提高,將這一優秀的傳播工具,發揮得更有效,同時也希望,對嚮往廣播工作的朋友,有一點幫助。更希望社會大眾,對廣播工作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解他們的辛苦、了解他們的困難,將責難改為鼓勵,那麼大家的聽官有福了。

轉載音響技術第16期APR. 1977 (3)無遠弗屆的音響˙廣播/楊川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