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001.jpg

  如有人問:「放眼今日的前級擴大機中,令人頓悟其音質之味者為何?」的話。我將毫不猶豫的說出:「Accuphase C-280」。尤其豐富的樂性感召而言,真不愧惜讚詞,這麼好的前級擴大機,至少在日本產品之中,尚無出其右者。

  C-280係應Digital的時代要求,並追求傳統類比式之至美的音樂再生之理想而開發。若說已窮Analogue(類比)音質之精髓亦不過言。尤以時值Digital之進步,Analogue系統因而更受重視之情形下,這部前級所散發的Compact Disc音質,其悠美動人處,仍令人深覺已達Audio之至高境界。

  以下之專訪,為研究C-280奧堂之秘,並了解一下和它搭配的後級擴大機P-600是怎麼樣的一部後級擴大機。

At-002.jpg

At-003.jpg

At-004.jpg

開發的時間背景

  三井:由橫濱市綠區Accuphase本社來到本刊的是Accuphase事務取締役的出原真澄先生。也是一位優秀的電機工程師,亦為數家Audio相關雜誌的健筆人物。

  問:出原先生,請問現已大獲好評的C-280前級擴大機,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著手開發的?有什麼特殊的背景?它針對著什麼目的?

  答(出原):大約三、四年前,與Digital相關的PCM出現,令人感到Compact Disc的問世已為期不遠矣!由此也把Digital相關的新科技,列入研究發展的計畫。例如PCM Processor的錄音與再生的觀察探討,由中觸及PCM Processor所得到的清純透明的音質,感到吃驚之餘,也感到Analogue的系統,仍具有相當不可忽視之潛力,從而希望在Digital時代來臨之時,能有相搭配的優秀機器出現。為此須對目前的水準再進一步提升,有了這種意念,於是著手開發這部機器。

  當著手之初,C-240 Preamp也開始發賣問世。此為四年前的事,就當時之條件而言,再做一番新的突破實為不易,過程極其迂迴曲折。基本藍圖有二次在中途從頭做起,也有二次重大的修改。其費時之理由是:非得先有失敗的克服,無從得到下一步的進境。尤其是新時代之展望無從估計,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合乎即將到來的潮流?摸索之間難以縮短下定決論的時間。亦即得到這部機器之經緯,卻是經過苦心的鍛鍊而來。

  一部高品質的Preamp,非僅Equalizer amp及Head amp做好就成了,還得再包括High level amp及Flat amp的一致優秀才成氣候。由於後者之好壞,也常被發覺到,特別是以PCM processor來做音樂在生的探討時,發覺由Line in輸入的軟體信號,經不同質地的前級處理之後,相較之下,有令人驚訝的高下。以此經驗所得來的出發點,來追求對應將來Digital的發展趨勢,同時也為傳統的LP唱片精製一部最高級的前級擴大機,此為應時生產C-280之理由。

  本機之上市,恰為Compact Disc上市二個月之後,當時值Digital Digital......的呼聲騷然於世,乘此轟動之氣勢,而獻上Digital & Analogdisc都好用的Preamp之舉。我們的本意是;在Digital時代的黎明,推出此種前級擴大機,給予平行(等)重視之意願,(一方面應對Digital的特性,另一方面Grade up(提升)Analogue disc的再生音樂指向)。從外界傳回的評語中,得知由許多評論家,在在的表述出這部新擴大機,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特別是當人們已經感到,Disc(唱片)的時代演變之時,對Analogue有過如此的用心的貢獻,不正表示出C-280為橫跨Analogue到Digital時代的產品。

  問:C-280是國產的前級擴大機中,擁有最佳音質的一部前級擴大機,你們如何的使它具備了,這樣優秀的音質呢?有什麼妙訣?

  答:我們確實針對著音質的表現,不惜一切的做到我們最大的努力。由於今後的Program Source之品質,將有大大的超前進步,意味著有更極端的發展,還有新式的Power Amp也有更新的驅動特性及成就,另外Analogue Disc方面的新式唱頭,也會有更高的順服姓及循軌能力(譯註:針尖的鑽石由於雷射鎗之發展,億餘切割得更小,並更能保證重播的傳真性,這些針尖為Van den Hul Stylus type I、II, Micro-Ridge Stylus, Shibata type III Stylus),揚聲器的製作,也很容易達到非常平坦的Frequency Response,面對這些新的發展局勢,自有重新估計已經使用多年的音響系統的必要。並且在前級擴大機的工作效率,無法勝任之情形下,將影響到再生音質的音質,為了避免預期的漏洞,繼之而必須面對想像中的許多相關的難題。即音質上的,以及特性上的新指標;要克服之,實非想像中之易事。

  一般以晶體來製作前級擴大機時,為了獲得較寬的頻率響應,在高音域的Highend部分,處理得好壞,對音質的影響最大,亦即為關鍵性之問題所在。若加以若干NFB(負回授),來做高音域之相位補正及防止高頻震盪,而確保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也往往因NFB而使用了必要多餘的電子零件,或因太重視測試特性的給予過量的NFB,都是音質妨害的成因。鑒於必須依賴NFB線路來維護高頻帶域之安定性,又得兼顧音質之情形下,我們採用Cascode放大方式來處理之,亦即以二放大單元的晶體,縱向的連接而成Cascode方式,於高頻的放大線路上,而達到相位補正之目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很奢侈的採用了Accuphase傳統的全放大段的Cascode A類Push-Pull線路,經測試的特性曲線顯示出,具有令人非常滿意的高音域特性。就如同一般的加上NFB那樣的好。而我們得到的是更為純淨的音質,也是本機音質之關鍵所在。另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是,Preamp仍主司信號的電壓增幅而已,而非提供驅動喇叭之動力來源,是故電源部之工作量,往往被看似非常輕易;可是若再考慮到音樂信號之多變化性以至於大量渲洩的情況,電源的充裕與否,對音質上所提供的能量,實為不可忽略的事。此外,前級與後級另一不同之處是:Preamp造就了非常高倍率之放大特性。以C-280的增益來說,最高可達92dB,92dB為原有信號之四萬倍,四萬倍的增幅,就是一單位信號,經過四萬單位之電壓放大。如果它用共通的電源(如一般Pre amp的電──電源),則在同樣信號之下,也要產生如此巨大之放大倍率時,該信號的放大過程中,其可能發生之不安定性,實為必然。由於這些顧慮,C-280在各部門,各放一獨立的電源部,那才是最安定的了。Head amp左右各一,Equalizer amp、Flat amp都左右各一,合計六個放大系統裡,各裝一套完整的獨立電源部。因此就是左右的成對的安裝上它們的電源變壓器,使各單元放大線路的卷線個自為政,互不相干。而且還各各徹底的完成了穩壓電源化的結構,是本擴大機在電源的處理特色,不亦全世界之首創。

At-005.jpg

At-006.jpg

  穩電壓電源在安排時的最大難題,就是電源部與放大線路,若非保持超短距離,則有效果不彰的結局。也就等於無效。是故必須把電源部各裝在一獨立的電源部基板上,由此而配線,才不致太長而失去意義,特別是超高音域時的高阻抗情形下。除非將電源部分成六個Unit安排,否則穩電壓電源就不可能如意,此可比喻在各家庭的屋頂上,徹底的安裝一部變電所,如果沒有這樣的覺悟,則無法指望好的音質,亦無高安定性之可言。Accuphase的C-280係徹底地執行了穩電壓電源的獨到,採用了一分厚的鋁板機盒把各單元放大級,以及定電壓電源部的組件,收納起來,也就得到最短距配線的長處。

  如此作法,也得考慮到它可能的副作用,例如最接近電源處的極性問題,還有外來的微弱的高頻信號干擾,這些問題在此可以想成並不致於影響Amp音質的事項。而一般的隔離(Shield)措施,往往對音質產生了不良的因素,在必須盡量避免之情形之下,因而全不採取Shield的製造成的Amp也有的是。我們的看法是,那些問題都不單純。在所謂的妨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情形之下,要Shield得該有某些程度的對策,我們採用的靜電隔離方式,是必然的將放大的組件,各包容於六個鋁片裝成的機盒中。(也有相當的隔離保護,又不必用漆包線)

  道理上,交流電經由電源變壓器,一出來的脈動電流,必得通過整流線路,亦即通過濾波電容器,於是乎良質的直流電,很平穩的在鋁機盒中,供給了定電壓電源電路,形成這部機器之供電方式,此中的另一問題是,為貪圖徹底的縮短信號的經路的好處,有些部分的配線,由於無對策下之縮短,而無法避免干擾的發生。必須設法解決,就是利用Delay開關器,這是一種經由邏輯線路伺服控制的Delay設施,利用這方式,就可免除用隔離線(會影響音質)之隔離,而得到安全的隔離效果,並得最短信號經路之配線.可是隨之而來的關鍵,則是Delay的品質了,說到Delay,有些人不太相信Delay的接點,甚至認為接點是罪惡之源,在線路上,多出來幾處接點,常為不少音響迷所非難之處。由於焊接的材料或技術上的問題,頗令一些客人對接點不滿的是事實,可是在C-280上面,則應屬多慮。認真的說來,金屬亦為一點一點的分子連結而成的,好的接點,也可看成金屬導體本身連接的毫無間斷之意,何況以好質料做成之Delay接點,應可放心。此特種的Delay係由NEC開發成功,在密閉的開關接點間隙裡,封入氮氣,而非普通之空氣。經試用之後感到非常之良好,接點更是銀鈀合金處理上一層包金,並且是很理想的單路(雙刀雙接點)接點。而小信號輸入的Head Amp或Equalizer的情形則是,四迴路並聯方式使用,從而接點電阻僅為1/4,同時也增加了四倍之可靠性。實為不惜工本之作法,再則開關是(不積極動作的)迴轉鈕,其中Logic Circuit主司控制Delay的動作,(電源來自鎳鉻電池)(譯註:C-280有自備的充電系統及Ni-Cd電流,專供Delay之動力及面板燈光,為防開關動作產生Shock Noise,於是所有的控制動作,雖由面板的開關,而動作於後信號經路變成很短之理由在此。

At-007.jpg

At-008.jpg

雖無音控但有音償

  問:現在的話題都是有關信號經路單純化的事,連Tone Control都被取消,可是在C-280上又見到有Compensater之設置,到底為什麼呢?

  答:由於最近的Program水準的確提高了不少,並且有許多人,在設置他的Audio System之同時,都不忘考慮到環境的因素與器材之配合,是故在聽音樂時,少有使用Tone control之機會。是故有許多人備而不用,也有些人的Preamp根本無Tone control的設備,問題是:在聽再生音樂時,大聲聽及小聲聽時音質必有不同,如想效果一樣,則得靠「音感補正」,這種補正之事,我認為是必要的。由於大多聆聽之場合,在音量小的時候,都感覺低音不夠豐滿,為了使音樂得到較好的平衡條件,必須做到真正之補償。那麼Compensater就派上了用場,用法和一般常見的Loudness control一樣,只是C-280用二段來選擇,亦可按下二種不同的補償曲線。

  我在E-303有過這種設計,該機發賣至今已五個年頭,仍為大受歡迎的Integrated amp。在當時開始了這種裝備,經過各種不同人士的使用之後,的到了許多不同的反應,贊成的人居多。理由是有Tone control的情形之下,使用錯誤的機率實在太高了,而滿意的人更少。比較正確與理想之Tone control應可依音量的大小變動,而保持應有之頻率響應曲線,或稱為自然之能量平衡。因此,才在C-280又採取Compensater的方式。如果將來,再發展成功一部品質非常良好的Graphic Equalizer時,那些無論如何都得使用Tone control的人,就得將之用於前後級擴大機之間。事實上,一般有Tone control的前級,有一個Bass control及一個Treble control。往往調一下Bass之後,要求的低頻有了;可是隨之而起的是其中若干不需要的低音部分又變成太強,可謂矯枉過正,或畫蛇添足之舉。是故不在Preamp之上,設Tone control恐怕是時代之所趨,不用反而好些。

  問:對MC唱頭的Best Matching(最佳搭配)你們好像特別重視市面McCartridge也有許多阻抗的不同以及增益的不同,您們是否對這些唱頭做過精密的衡量呢?

  答:是的。我最早在一部Disc專用的前級擴大機上,裝上了MC專用的Head amp亦即Accuphase C-220,其放大元件採用的是音域有良好特性及音質的RET,當時RET只能適用於小放大倍率,RET是一種並列連續式的晶體群,(譯註:目前只有日本做RET,並且在RET上發費了不少精力,對於Audio而言,RET已經進步到可以做功率放大機,Accuphase P-600即是),在實驗測試階段的表現中,有非常優秀的特性,在Head amp方面,經長久的多次實際經驗下,得到以100Ω的輸入阻抗來匹配MC唱頭,為最佳搭配.可是又考慮到Ortofon之低輸入阻抗型唱頭,也不能放棄使用這種Head amp之條件,由於太多人的唱頭是如Ortofon的低阻抗值,而他們都用了Ortofon專用的Head amp昇壓器,甚至覺得比Head amp來得優秀。經研究,在10Ω處的輸入阻抗對輸出阻抗3Ω的唱頭(約為1/3比率),效果非常好,如今我們努力的克服了阻抗配合的竅門,使Head amp與昇壓器相比較之下,具有更寬闊的及更平順的音質,顯為昇壓器所達不到的特性,對於種種不同阻抗的負載問題,在嚐試中發現同一唱頭對不同負載的效果,差異很大,特別的是這些差異昇壓器的材質有相當大的關係,雖同為銅線繞製之昇壓器,由於負載阻抗不同,音樂產生了許多微妙之變化,再加上不同MC唱頭的物理條件與個性,可以因負載阻抗值之不同,而得到廣泛的是硬性的想法是正確的,並經實驗之結論,在C-280的Head amp,才有了10Ω、30Ω、100Ω三點的選擇性,並且對於增益也有很合理之安排,(譯註:MC唱頭與昇壓器或Head amp的搭配往往非常出人意料之外,不一定以唱頭製造廠商之建議為最佳音質之搭配。最近Ortofon製出了出力特別低的唱頭,很顯然的,對許多增益較低的前級擴大機,造成了不能適應的事實,為了對付這種唱頭,必須在Head amp得到32dB的值益,才能得到良好的重播效果,可是如果把Head amp的增益固定到32dB時,對於高出力型的MC唱頭,又會構成增益太高,而至Equalizer(RIAA放大)amp之過荷,而致產生Clipping distortion(切割失真)。這情形之下,若把32dB之增益除去一半成26dB的話,就可保證無氾濫之Gain了。機器上二段Gain的作法,其實包容了出力0.01mV到0.5mV的範圍(50倍),足以應對市面上所能找到的MC唱頭了。(譯註:有了三段阻抗正配及二段Gain之選擇,與MM的切換很容易,不論Phono 1或Phono 2,都可以馬上的有以上的選擇性,此舉似給發燒友們帶來了莫大的方便)。

  我們將Head amp和Equalizer amp獨立分開的理由,是基於了解到一般的Equalizer amp要做到High Gain,是非常難的事。大家都知道,能維持RIAA等化線路的頻率響應特性曲線之主件,多已加入NFB,再要求它做到High Gain,則必犧牲掉從極低音域到極高音域間的安定性。在設計上,想在RIAA部分於不影響特性的情形下,加主件於斯,為的是提高這部份之增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於是才不得不將Head amp與Equalizer amp分開來用的事實(也是Audiophile的普遍認識),雖不得已,但可得到高水準之要求。信號輸入機器後的對應方式,誠如MC MM係之不同情形,也因為Eq amp和Head amp之可獨立性,在調整方面的自由自在,以及其多種性能的表現上,我們很感得意。

  問:後機面板上的信號輸入輸出的接頭,看起來像是非常考究!已有這麼好的RCA插座,為何仍看到有Cannon插座呢?用意何在?

  答:過去,除了特別大功率擴大機,很少使用到Cannon插座的方式。事實上,在C-240已安裝了Cannon插座,可惜不是600Ω的Balance輸出接頭。這次為了業務上的需要,視為當然的成為600Ω Balance 輸出方式,就如同前級擴大機的輸出變壓器的功能。不過必須是後級擴大機有可使前級600Ω Balance 輸出的輸入處理,否則就失去了意義。(譯註:此亦有別於OPT的方式,但是對音質上而言,除不怕信號線加長之損失之外,音質可得到更為圓滑的音樂性)與C-280同時開發的P-600以及已推出市面的M-100,都有這種輸入的設備.(其實有許多業務用的後級擴大機,都成了必備的插座)。與P-600用600Ω Balance的輸出方式,恰成一對佳偶。在實際的經驗中,也證實可以有更圓潤的音質。我們又在600輸入輸出中間的信號線上,做過了不少的干擾試驗,發現它比同樣情形之下的RCA插座連接,有更高的信賴度,也就是在600Ω的情況之下,雜音被完全封殺。並且在必要時,可把信號線作更大的延長,情況仍不改變。

  問:以一般的RCA插座也很好用嗎?在C-280上音質以Cannon接頭較優的理由安在?

  答:在一公尺左右長度的信號線之比較下,二者之好壞無法分辨,當信號線在3公尺的時候,其差別就明顯了。Cannon的使用,音樂有比較圓潤滑順之感,而少有刺激的味道存在,此亦感覺上之差別。

零件品質非常重要

  問:在機器上使用的零件之好壞,應與線路設計一樣的,可以為決定音質等級之因素,想就這方面來了解您的看法,以及如何選擇?

  答:我認為零件與線路結構,各佔50%的重要性。最具舉足輕重的零件,就是電容器了。它可以隨換隨變的影響到音質的個性,所以我們特別加以注意。以電源部的Nippon Chemiccon為例,為了對樣的電容器,曾將規格提出給許多廠家,拜託他們盡力做最高級樣品,得到了20幾件樣品,這些之中,是各為金屬皮膜後度之差異,或為金屬皮膜質地之不同,以及化學上處理之不同。還有容量方面也有大小之分,一般是儘可能的要大些的,我們將這些電容量,全部裝上試聽比較之後,才做決定。如此做確很費時又費事。可見我們對零件之重視。我們堅信,一部很好的前級擴大機,零件佔50%的重要性,若是後級擴大機的話,我們尚不只50%,而是高居80%的地位。為了零件之取捨,這回我們確實為了得到良好的音質,做足非常徹底之檢討。尤其是在各個電源Block(方塊)中所使用的,那些電容器,則操縱了放大線路的命脈,由於它對音質的微妙變化,有很重要之地位。因此,得將各廠家的Condenser,一一加以音質上的檢討,也就是選擇最佳音質的搭配了。也因而意味著必須特別訂做,甚至於那些東西,除了本社之外,別人沒有用在他們的機器之中。因此我們不得不提高機器之造價,但是為了音質上的要求,仍然得徹底實行這樣的要求。在此且舉一例:其決定RIAA等化特性曲線,也就是直接影響到唱片播放效果的,Equalizer amp(唱頭放大器)之好壞,仍取決於C(電容) R(電阻)零件之好壞。在這兒,C-280所用的是名貴的「雙信電機的SE Condenser」,這種電容器,仍為自作派(自己裝機迷)的業餘高手夢寐所求的寶物。雖貴些,仍不惜重金選用。然而對一般的廠家而言,因成本太高而不予考慮。我們不吝的用上了這種電容器,音質上得到了非常純正透明的預期效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配線的線材質料,也會影響音質,我們早已採用特製的純銅質線,來生產Accuphase擴大機。這次我們為了C-280,更要求做到仔細的安排,又特製了不同粗細的純銅質電線,用於該很粗就很粗,該很細就很細的地方。

  基板,也影響音質。C-280的基板為母板的型態(有如航空母艦之甲板),在這個大基板上,栽植了六個單元方盒放大線路,此母板成為各放大級配線交通之主幹,其優點是由此與各單元放大線路之間可得最小間隙。為此目的,必須在母板及玻璃纖維線路板之兩面,都予利用的印上線路。而印刷線路板上的材料,也必須考究其銅料之品質,由於印刷線路之好壞,影響線路的安定性,當然音質無法例外。線路排列與設計,成為各Amplifier Designer日以繼夜的生涯課題。也是他們互別苗頭的盛事。

開發的態度與苦心

  問:已知C-280於四年前著手開發,過程中令您感到最艱難的事是哪些?

  答:就是在完全就緒的:有了線路的基本設計,和技術問題突破之前,也就是在決定怎樣的採取全段A類Cascode Push Pull線路的基本之前的一段時間裡,的確非常著急,還不知道這種線路是否能夠達成目的,音為達成這種理想與實踐之間,還有不確定能否解決的許多問題,這些可變之未知數之複雜,對設計人員,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另外解決邏輯線路以縮短信號經路和避免雜音的問題,也是很苦惱的事。因為邏輯線路在使用中,必定產生電流的脈動(Pulse),(尤其在DC amp中,對開關接點的微小火花,都能造成被拾取的雜音,亦Shock noise來源之ㄧ)。解決這個問題的作法稱為Shock noise之對策。現代的前級擴大機,必須允許由任何順序的亂動開關都不會產生接點聲音,也就是不會產生Shock noise這是難題也是我們之責任,尤其在這種具備high gain head amp的背負情形之下,要辨別完全消除Shock noise,實非想像中的容易,因為任何地方產生的電壓變動,都有機會由Phono input進入,而被放大成Shock noise。這種事,往往許多較低價的普及品中(Low Fi),被廠商所忽視。在Separate amp的高級品(Mi-end)中,成為對策性的問題,在日本被視為當然,反觀歐美的高級品裡,無對策成為特徵。而我們辦到,將音量全開之下常是有電壓之變動情形,絕不致發生威脅到喇叭安全之noise存在。

  音質上的問題,倒是很意外的,在Amp完成的最終階段中,沒有令人頭痛的情形發生,這樣的水到渠成似的情形,我想應歸功於初期的努力。亦即有了非常周全的準備。於是排除種種困難於實際的經驗之累積;尤以各單位放大級的音質檢討,確是一一獨立取出來,作無數次的反覆改進,在初期以Head amp為例,亦獨立取出與C-240合用,由C-240的EQ amp加以放大後,測試及試驗,音質經過再三檢討。同樣的C-280的EQ amp也經單獨試用,音質經檢討過了,才成定局,如此一段一段的檢討,也就是製造過程中,花費在音質檢討的時間很多,至最後,工作反而愈見輕鬆,幾不發生波折,僅有一小部份再考慮是否必須變動一下零件的事可做。

  最後的試聽,是出貨前的必須過程。未經正式試聽當然無從判斷,也是最感困擾的事。無論哪一位生產者,在試聽階段,對音質所要求的,等於反映著製作者的「個性」指向,這種很情感化的事,也成為廠商的音質品味的代表,不是令人玩味的事嗎?

  問:稍前您說道,好像比較雜用Connon接頭的事,在C-280如此作法是否最適當呢?

  答:是的,我是這麼認為,也希望能多利用MC唱頭來發揮它的好處。這是非常鄭重的推薦,它有較MC昇壓器所無法找到的「味道」,此「味道」是比用昇壓器程度於MC唱頭所能做到的,更能淋漓盡致的,順暢的引出MC唱頭本身最原始的媚力而言。換言之,能更純正的來描述MC唱頭的音色,而叫人很正直的感覺出,而樂在其中的意思。如果要與MM唱頭輪番上陣時,以及再比較CD的重播效果,你會愕然於LP及CD二方面的極至,此結果令人感到十分欣慰。

P-600後級擴大機

At-009.jpg

  問:最後,想請教的是與C-280搭配的Power amp P-600的事,開發P-600是以何種看法來完成的呢?有什麼較特別的長處呢?

  答:其最大的特長是,低阻抗的情況之下,可以做良好的驅動。通常的情形,復再組抗低於2Ω時,被認為是驅動範圍所無法達到之事。製作後級最困難的情形之下,就是以8Ω為標準的負載之下,其出力在2Ω的情形之下,有不動作的情形。有輸出變壓器的機器,在半導體(功率晶體)的容許度達到顛峰狀態時,出力亦停滯於平均值接近8Ω的上下為最好,而於4Ω及2Ω的負載阻抗時,成為很重大的負擔,這時候到底剩下多少輸出功率實為可慮,也就是成為Power Amp被遮蔽實力的範圍了。4Ω是8Ω的一倍,而2Ω為8Ω之四倍,位了使Amp的輸出得到理想的狀況,電源部必須提供給出力段有相當寬裕的能量(Energy),才能及時的供給所需要的電力.在能量補充不及的情形之下,8Ω輸出100W,在2Ω時,可能只剩下4~5W,往往保護線路會自動的Action(動作)也就不定,又由於喇叭有Reactance load的性格(天性),也許是電容或線卷之於分音器上,而造成後級的額外負荷阻抗,這種情形若無法給予對策之道,則不足以有利的驅動,是故必須改用可以對應低阻抗驅動的後級,Power amp也是新時代的Power amp所追求的目標。Accuphase M-100。以及P-600都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尤以在1Ω的負載阻抗之下,仍可有效的驅動。在1Ω輸出時,晶體被供的電壓會少許下降,而成為大電流(high curent driving)驅動的情形。P-600在8Ω之load有300W/ch之出力時,其2Ω可有700W/ch,1Ω也有450W/ch的功率設計,在全世界的Power amp之中,可以說找不到其他的例子。

  用這樣的性能,來解釋無論面對何種喇叭而言,都能保持徹底的驅動能力,其優點實為一言難盡。在機身重量而言,以一部300W/ch Stereo Power amp而言,變成很重,也成造價較高的事實。在2Ω有700W/ch的出力情形之下,它的電源部與濾波電容器及出力段的組件必須非常的高級。出力段的晶體一個為有200W之PC,Collecter功率消耗之晶體。這樣的晶體共用了七對十四個,也就等於電力容量必達到2.8KW,作成一部必須這麼高的電力容量的P-600,實為300W Amp的製作歷史上所有的,最強大的一部了。

  它的另一優點是,可以Bridge成單聲道的Power amp來做超大功率驅動之需。Bridge起來可有1.000W/ch之出力,4Ω為1.400W/ch之大出力。

  問:請問也有人同樣的認為必須用8Ω有300W+300W這麼大的Power為必要的嗎?

  答:是的,我的確主張這樣。一部好的後級是以其所表現的音質而定論。這種事,對使用者而言,是容易理解的事。事實上,P-600只用到10W前後之功率,音量就可以很充沛了,當然太低效率的喇叭則為例外。以一般效率有92dB或93dB出力音壓的喇叭而言,以10W之驅動,再一般家庭應是足夠。為何得要300W或500W之大出力來推呢?為的是得到寬裕度而已。10W為300W之30分之1,是非常輕鬆之驅動了。若再看看P-600之電源,與純A級放大300W所用的電源相差無幾,是故能供給相當安定的能量。

  過去,被公認的是,為了得到大音量,必須大功率的擴大機的想法,以及適當的去使用後級之想法已深入人心。因為在當時,要做好大出力的困難與不易實現之條件下,才有大功率即大音量之錯認。而現在的想法,則有很大的不同,如今500W/ch的功率並不是用來做500W/ch的全出力工作,而是像吃生魚片,最好吃的部份是腹部的肉質最為美味,亦是500W之後級有最美味的一點點,那就是其中的10W以下之輸出所推動之「音質」。享受其精緻而非為果腹。

  三井:謝謝您接受我的訪問。(完)


資料轉載:音樂與音響第128期1984 二月號/採訪 三井啟(音樂之友社STEREO雜誌) 受訪 出原真澄(Accuphase社事務取締役) 翻譯 柯逸郎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