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理想的音響的效果雖然與每一環的器材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恐怕要推揚聲器。

  揚聲器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及觀點來將其分類,其中最普通的分類為二種,第一是書架式,第二為落地式,如果從其震動發音方式之不同來看,那麼他們可以被分為靜電式、動圈式、尖端放電式、火焰式等,如果裝箱方式之不同而分,則又有密閉型、低音反射型、兩面透風型、迷陣型等等。總而言之;揚聲器自從被發明以來,雖然進展極其有限,但是花樣卻絕不輸於音響的其他各環器材。

  一個觀察力比較強的人很容易地就會發覺,市場上的各種音響器材中,數量最大的是揚聲器,據美國Audio雜誌之統計,1981年美國高級揚聲器的製造商約有200家左右,而市場上的揚聲系統至少有1000種以上,其他的音響產品,例如唱盤、唱臂、錄音機、前後置器等之種類與其相形之下,有如小巫見大巫。

  由於喇叭是一套音響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很值得一點討論,以下是我對於喇叭的個人看法,希望大家有不同意時能多多包涵。

落地乎?書架乎?

  通常一般人在購買揚聲器時最先考慮的事項多半是:是買落地式或是書架式的?早期的揚聲器多半為落地式的,因為當時只有大型的揚聲器才真正有傳真的效果,自從AR推出了他們第一對Acoustic Suspension的喇叭以來,書架式的喇叭如雨後春筍一般地紛紛誕生,如今;書架式恐怕已是最暢銷,也最容易被接受的一種形式。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的體積小,不佔位置,並且不容易破壞房間的佈置。書架式喇叭雖然有很高的音響水準,有時高得令人無法相信,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缺點:低音不足。實際上,應該說,如果它們的高中音正好,那麼低音就會不足,如果低音加強,中高音就會受到損害,而且,絕大多數書架式的低音之低音均不夠格,因此,果想要最高水準,書架式是無法達到的,書架式的優點是置放容易,如果放在書架上,其音響效果至少不會離譜。

  如果想要達到更高的音響水準,那落地式的喇叭是無可避免的,落地式揚聲器範圍很廣,包括屏風式、號角式等。通常落地式的揚聲器之體積都比較大,放置起來雖然比書架式更有活動性,可是實際上卻很受室內陳設的限制,許多落地式的喇叭由於放置失當而無法發揮其長處,有時反而得到相反的效果,不過在正常的情況之下,落地的喇叭應該會比書架式的優秀。近年來,不少小型書架式的喇叭之效果往往超過一些落地型的巨物,但是這些小喇叭仍然免不了它們先天上的缺陷,落地式揚聲器之潛在能力是毫無疑問的超過書架式的。

屏風式與裝箱式

  多半的揚聲器都是裝在箱子內的,有些箱子是密封的,有些是透氣的,但是亦有少數揚聲器是不裝在箱子內的,通常這類喇叭的形狀有如屏風,面積比較大,幾乎所有靜電式揚聲器均為屏風型的,但是屏風型的喇叭不限於靜電式,MC型亦有,如MAGNEPAN等。

  屏風式的喇叭有一個最吸引人的特點─它的大場面。雖然裝箱的大型落地揚聲器亦可再製大場面,但是比屏風式的仍然要差一點點,比較矮小的屏風式揚聲器之場面亦不驚人,大場面似乎需要六呎高的喇叭才行。

  屏風式的另一個特點為它的開敞之音質,所有裝箱的喇叭,無論多好,總多少帶了一點悶氣,和屏風式的喇叭比較之下會顯得有逼出來的感覺,屏風式喇叭就沒有這個問題,至今為止,設計者尚無法完全消除這游牧鄉造成的染色音。這種「箱音」很容易感染到男人的聲音,AB比較很容易將其顯示出來。

  一個聽慣了屏風式喇叭的人對於從木箱中出來的比較不自由及不透明的聲音總會感到不滿意,但是如果不用屏風式喇叭來做準,箱型喇叭之染色經常不為人所注意。

  屏風式的揚聲器亦有缺點,其缺點與書架式一樣:低音不足,如果要達到很低的音域,其面積必須要非常大,大到令人無法接受的地步,同時;喇叭之相位,擴散力及影象亦會受到不良影響,如果使用裝箱式喇叭之低音來輔助,則雖然低音降低,但其音質卻無法與中高音配合而會產生音色脫節的現象。

全音域?電子分音?

  當人們決定了要購買的揚聲器之基本類型之後,可能會考慮是否買全音域的揚聲器或者是多路分音揚聲器,通常揚聲器中的分音線路均為被動式的,有些採用一個分音點,有些採用二個或三個分音點(所謂的三音路分音實際上只有二個分音點)。

  一般小型書架式均為二路分音,要加強低音則需使用三路分音。但到底因裕是否分得越細越好?這是多年來一直為設計者所爭論的問題,有人說,四路分音是最理想的,因為最重要的中音部分可以不受分音系統之干擾;有人說二路分音雖然有缺點,但是卻是最悅耳的一種分音方法;有人卻堅持,如果要最高效果,揚聲器必須是全音域的。

  如果稍微做一點調查,我們會發現,各種分音法均有傑出的代表作,因此,我們可以說,揚聲器之聲音好壞與分音多寡之關係並不大,重要的是分音系統設計好壞,分音線路越好,揚聲器的聲音也越好,不過,音域分得越多,其相位問題會越嚴重,設計則越得細心。全音域固然最理想,但是發音面積與頻率之間的干擾很大,不容易達到至善的地步。分音多寡與音響效果是一個取捨的問題,取捨得當,成品自然成功。

  由於為了加強或者彌補一些揚聲器之優點及缺點,有些人使用電子分音,有些揚聲器更可由使用者自行搭配電子分音。使用電子分音的系統多半很龐大,但其音響效果卻參差不齊,有些非常好,有些非常糟,實際情況要靠使用者之知識、技巧及鑑聽能力來決定。電子分音的好處在其活動性,壞處在其本身之失真的染色,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電子分音器之品質均不理想,所以到頭來可能反而不如使用被動式之分音。即使可以找到完美的電子分音,其使用人亦絕不能是等閒之輩即可的,所以讀者應該三思而行。

靜電乎?動圈乎?

  在前面比較屏風及裝箱式之揚聲器的段落中,許多評語可以適用到靜電喇叭與凍圈喇叭之上,主要是因為多半的靜電喇叭是屏風型的,而多半的動圈式喇叭是裝在箱子內的。因此;我們現在僅談談靜電式與動圈式在本身音質上所可能有的不同之處。

  靜電發音方式在基本上就要比動圈式發音方式來得優秀,歷年來許多文章均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在實際上,到底靜電式的喇叭是否比動圈式的來得好聽呢?這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喜歡靜電式的清脆聲音,有人卻比較喜歡動圈式的有勁的聲音,一般說來,喜好古典音樂的人可能比較會欣賞靜電式喇叭,而聽熱門音樂的人可能會比較喜歡動圈式的喇叭。

  靜電式的喇叭由於製造困難,而且面積龐大,所以一直無法受到廣泛的接受,但最近似乎有興起之勢,美國、歐陸及英國均有新產品問世,美國的Acoustat及英國的Quad更是受到廣泛的注目及良好的評語,對於靜電式喇叭聲音不熟悉者應該去試聽一下,因為它們的聲音與普通盆式喇叭在基本上即不同,很值得一比。多半的靜電式喇叭都有一個不太好的趨勢,那就是它們給予功率放大器負載很苛刻,有些功率放大器更會因此發生不穩定的現象,許多人認為靜電式喇叭必須配合真空管功率器才能使兩者發揮最高的潛在能力,這種說法很容易以耳聽去印證,不過目前有一些晶體式後級亦非常適用於靜電式喇叭上,所以請大家不要再捲入舌戰。

  上面說到,多半的靜電喇叭均為屏風式的,但是也有一些為箱式的,這些揚聲器為靜電、盆式合併型,它們的高音部分使用靜電式元件,而低音部份使用紙盆式的,歷年來許多名廠家都推出過這類型喇叭,其中包括Jans Zan、Infinity、ESS、Crown等等,但是均不甚成功,最近又有Cosmostatic牌問世,其生死尚未卜。

  這種混血型多半是在於靜電式與動圈式的聲音無法理想地混合之故─高低音永遠湊不到一塊兒,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對,有人說這是因為靜電式元件動作遠比盆式動作為快,所以無法配合,有人說是因為兩種元件所發出的音色太不相同的緣故,總而言之,這個難題迄今尚未解決,因此,想要聽「對」的聲音,那麼必須使用純靜電或者純動圈的系統,將兩者混合,則是自找煩惱。

喇叭與房間的大小

  毫無疑問的,有些喇叭是為小房間設計,而有些喇叭是為大房間設計的,許多書架式喇叭是為小型房間所設計,所以如果將它們使用於大房間之內可能會發生馬力不夠的現象,基於這點,有人就認為,如果將大喇巴使用於小房間之內則發生音量過大的問題,這種情況可能發生,但並不見得總會發生,實際上,許多大型喇叭雖然體積大,但在小房間內的聲音卻非常理想,例如IMF MK III,KLH9等在小房間內之音色及效果可謂奇佳,在大房間內反而較次。而有些氣墊式喇叭雖然體積不大,但是卻適合大房間用,在小房間內,如果將音量調整到適中,則死氣沉沉,沒有一點光采,如果將音量調整到每個樂器開始活生起來,則又是震耳欲聾了。這是由於喇叭本身性質及設計所造成的,與體積大小沒有關係。所以大房間並不一定要配大型喇叭,而小房間內並不一定不能用大型喇叭。

  在結束之前,我希望能以下列數點供給各位作考慮喇叭時的參考:

1.)不要忽視廠牌,廠牌名氣越大,購買者上「大」當的機會越小,名牌的價錢比較高,但是將來脫手時價錢亦高,而且遠比雜牌脫手容易。

2.)揚聲器內含的原件不是越多就越好,如果設計不良,元件再多也枉然。

3.)揚聲器之售後修護非常重要,如果要換新元件,原裝元件是必須的,有些設計奇特的喇叭單體更是非原裝不成,如果售後修護不周全,光是等零件的時間就不得了。

4.)在店家中之AB比較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正確,如果可能最好能夠請求店主讓你在家中試聽一兩星期,然後做最後決定。

 

轉載音樂與音響雜誌105期民國71年3月號 紐約客談/我對喇叭的看法˙本刊駐美代表˙劉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