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8-001.jpg

  聲頻混音器(AUDIO MIXER)顧名思義就是它能夠將多種不同的輸入訊號混合起來,在輸出端獲得一種總合的訊號,這種裝置也可以控制各輸入訊號的大小,使混音後各訊號的大小不同,例如在一端輸入麥克風所撿拾的語言訊號,在另一端則輸入音樂訊號,這樣在輸出端就有這兩種訊號的混合輸出,這時可將音樂訊號的輸入旋小,而突出講話的聲音,這樣就好像電台的節目,有背景音樂的效果,這是十分有趣的,願愛好音響者皆能把玩其中的樂趣。

  一般的錄音機很少設有混音的裝置,所以錄音時少能產生奇妙的音樂效果,尤其在錄音室或各種晚會的場合,往往須要有幾個不同性質的訊號輸入,這時混音器就可派上用場,將幾個麥克風、唱機、或錄音座的高電平訊號混合在一起。

  在此本文要介紹一種容許有五種輸入的混音器,可做單聲道亦可做立體聲混音控制,本機除了混音之外,最大的優點還在能隨時變換聲音出現的位置,及運用一個音位控制器,就能將聽到的訊源從左聲道轉移到右聲道,或將控制器的滑動桿反向滑動,則訊源又會從右聲道轉移到左聲道,控制隨心所欲。

電路結構及特性

 

AT-18-002.jpg

  早前混音器均使用鍺晶體做放大,其重大缺點就是鍺晶體在工作時,產生大量雜音,就算是使用矽晶體亦不容易將感應的雜音除去,因此在此介紹一部使用IC電路的混音器(線路圖請參閱圖一),由於整個電路使用了IC所以看起來極為簡潔的設計。這裡本機製作時有五組訊源可作輸入,錄音時可根據實際需要而組合,除此,每個輸入端均備有獨立的音量控制,包括輸入及主音量控制器都採用滑動式的電位器,為了便於說明起見,現將本機分為三大部份,低一部份為輸入電平控制部份,現以Channel 1為例,它是由R1,10K的電位器所構成,作用為供給10K輸入阻抗,而變化的音樂訊號從此輸往第二部份──音位控制電路,它是由R2和R16及滑動電位器所組成,操作時,將R3滑動桿朝上移動時,出現右聲道的訊號就會變弱,而在左聲道就變得愈強,反之,將滑動桿往下移,訊號就會由左向右移動,產生一種音位的變化。最後,因為控制電路的輸出訊號再經過由R3 R2 R23 R25 R27 R29 R31 R32 C1及IC 1A所組成的混合網路;將訊號混合及放大,這就是第三部份,這部份放大訊號的任務是利用一組747運算放大器來完成,除掉前面二部份所造成的衰減,其增益仍在15dB以上。IC 1A為採用747兩組運算放大器(dual op amp)中的一組,其輸出阻抗約為75,因此它的輸出端都能交連至任何中等或高輸入阻抗的前置或後置擴大機而推動之。同時注意IC 1的兩端輸出都採用電容耦合為輸出,作用為作直流隔斷之用。

裝置說明

  裝置本機並沒有什麼困難,全部組件皆可焊接在一個印刷電路板上,為了使零件佈置得合理而不會引起雜音,為此,請參考圖二所提供的佈置方法是較妥善的。

AT-18-003.jpg

此零件位置圖經過縮小,而圖三(刊頭)所示則為原寸(與實物同大)的印刷電路板,孔位已經鑽好,製作時可以仿製,長為25.4公分,寬為17.8公分。開始焊接時,最好先插上全部的固定電阻,然後一起焊接,接著再插入IC1完成焊接工作。普通滑動電位器都有三個引出接腳,並有兩個固定用的凸片,製作時,可先使兩凸片固結在電路板上,待電位器放正確後即可實施接腳銅片的焊接。

  為了避免感應雜音,所以要注意全部的輸入及輸出導線都必須採用屏蔽線,並留心線路排位問題,輸入與輸出線最好遠離,否則容易發生不穩定及振盪現象。各聲道的輸入及輸出插頭,可選擇個人所用慣的來用,用小型電話式插塞做輸入輸出之用也可,總之,品質以選用上乘者為佳。

  本機所採用的零件,皆極易購得,中華商場零料行都備有,例如IC 1也是運用最普遍得747雙運算放大器,而且IC所耗之電流甚微,本機為便於攜帶和免除討厭的交流聲起見,所以用兩節9V的電池供電,使用時,消耗的總電流量約為4mA~5mA左右。或者讀者願意採用家庭電源供電也可以,只要經變壓器降壓後並整流成±9V DC輸出即可,當然最好還要有完好的濾波及穩壓設備,實際電路接線圖可參考本刊第九期「你需要雙電源嗎?」一文。

  當全部的零件及連接引線焊接完畢後,本機的電路焊接就算告一段落。接著就要替本混音器做一個外殼,這個機殼可以自行設計,只要你合用。不過,我們還是提供一個製作方法讓你參考。前面板的設計是用一塊11 x 8½ 吋(或27.8 x 21.6 x 0.32公分)的鋁面板製作,只是業餘製作者,對滑動電位器的開孔較為困難,開孔位置首先要對應線路板上電位器的位置,然後方可在面板上切割成時二個2¼ x 吋的槽孔,以便容納十二支電位器的滑動桿,此外,還要在面板中央靠左邊之處鑽一個6.4mm的孔,此孔是備電源開關之用。至於整個機箱的組構情形請參考圖四所示,

AT-18-004.jpg

總需七塊木材,期中2塊硬木板9¾"x 3"x 1"用做端板外,其餘尺寸為11" x 2" x 1"(一塊,硬木),11" x ½" x ½"(一塊,硬木),7¾" x 1" x ½"(一塊,松木),3" x 1" x ½"(一塊,松木),½" x ½" x ½" (一塊,松木),於製作時,可將各部木料用萬能膠糊結合在一起。

  前面板及機箱完成後,就可將前面板用螺絲釘固定在支持架上,然後同時把S1開關裝上,其次再把印刷電路板上的電位器滑動桿,裝配在前面板的槽孔裡,裝上時試著移動滑桿,看是否靈活自如,也許此時須要稍稍修正滑動桿的位置,不過,要注意偏一滑動桿時,不要損及到電位器本身,待各滑動桿的位置都對準後,即可用螺絲釘把它固定在松木支柱上,而此時就可在控制滑動桿上裝入把柄。

  最後要完成的就是後面板,可用一塊30.5 x 3.8cm的鋁板,於兩端約1.25公分處折成直角,使其略成淺短的U字形狀,然後在U字形的兩短臂4角地方各鑽一小孔。另外後面板還要鑽好輸入及輸出用的插座孔,並同時將各插座就固定在面板上,至於兩節9V電池,只要裝妥於電池座上,即可固定在機箱內。最後一步,利用木螺絲穿過U字形的4個小孔,而將面板與機箱組合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

使用方法

  由於本機製作方便,也沒有UV表指示電平輸出,所以也不需要什麼調校手續,只要按圖焊接無誤後,大致不成問題。只要一切安裝完妥,即可測試機器的功能,例如你想錄音時,利用多支麥克風即可將全家合唱的聲音混合在一起,或在會議中可將會談內容混合在錄音機的一個或兩個音軌上,以供會後記錄用,或將多種樂器的演奏混為立體聲播放,運用之妙,全憑你的意念。

  但使用時要注意一點,要想使音位控制器滑動桿的滑動位置,配合面板的刻度相符合時,只有把左、右聲道的總音量控制器至於相同的音量位置,若兩聲道的音量控制器位置有差別時,則會使聽到的聲音集中一邊,如欲使用單聲道作混音時,就把音位控制器滑桿全部移至上邊或下邊,而使用同邊的相關輸出聲道即可,例如滑動桿上移,就單使用左聲道,下移時,就單使用右聲道。試聽時,將各控制器都仔細操作一遍,自會了解其中奧妙之處。現將本機全部零件規格列表如下: 

AT-18-005.jpg

轉載音響技術第18期 JUN. 1977 可做音效混合的混音器/丁 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