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9-001.jpg

  竊盜狂在英文叫Kleptomania,此字的意思是雖然被抓到很多次,而其盜性仍難改善。這是一種毛病,遺憾的是我沒有這種朋友,不然我就可以設法與他聊聊,明白知道在其盜性發作時的心境是怎樣?這顯然是一種很頭痛的毛病。

  在此我並不是要上小偷這門課,只是要說明Mania(狂迷)這個字眼而已,這個字可譯為「音響迷」(在香港譯為「發燒友」),簡而言之可稱為「音迷」,整個的譯意是「對聲音具有怪僻的人」。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此類的廣告詞句,比方「專為音響迷而設計的多音路放大系統」,意思是說「專為具有此種怪僻的人而設計的」,此類詞句常令廠家捧腹大笑,而對方是傻瓜或者是瘋子都沒有關係,只要成品賣得出去,並能賺錢就可以了。再加上音響店之類的電器行加油添錯的推銷,及帶有一點皮毛音響常識的音樂雜誌諸位評論家的胡亂吹噓,如「某種前後級是如何」等等美麗的詞句來形容所發出來的聲音會如天籟之音那樣美妙,這是一種「行話」,像我這樣的門外漢是沒有插嘴的餘地,然而真正說來這些都只是嚇唬人的語句罷了: 只要您看看那些評論家中,究竟是幾個真正懂得電學、聲學原理,便可以明白一切了: 

  被稱為音響迷而自覺洋洋得意的人,大多是從事於特殊職業,且比一般薪水階級的人多一位數字收入的人,由於他的錢太多不知如何運用,並經常由於雜誌等的宣傳煽動,而買下了價值數十萬元的擴音器或喇叭,這可說是很傻的行為; 這些人雖然被尊稱為音響迷,但對電氣方面卻大都一竅不通。其中多是對音樂一知半解的人,或許是由於電氣行的宣傳、雜誌的煽動,常以為把錢拿出去,就可以獲得音響迷的「頭銜」。他們雖然在自己如斗室般的公寓裡大聲地聆聽音樂(這種地方似乎連放張床都顯得擁擠),以致受到鄰居的抗議或訴苦,他仍自覺陶醉不已。

  文明是可能用金錢換來的,而文化卻是不能用金錢占為己有的,因此被尊稱音響迷的人,他的教養及理智多是用金錢換來的。假如他是暴發戶,這也許沒什麼關係,若是一般階層人士,要跟著流行走,那就太可憐了。

  至今為止已有上百位同我交談過的人,他們大部份對各廠家的名稱及各種型式都背得滾瓜爛熟,如「某種唱頭及某種擴大器配上某種擴大器配上某種喇叭是最佳的組合」等等。由此可知雜誌等的宣傳力實在太大了。然而這些人都是缺乏電氣或機械的知識,對音樂的聲音也多是一知半解,甚至於未曾參加過任合音樂演奏會,他們只是任憑諸位評論家的擺佈而已。

  在夏目漱石之著作中,曾提到有個古董店騙子,在我認為把他人的興趣作食物者皆為騙子,然而他們雖是騙子,並沒有連犯任何法律,被騙(如此說的話還可能被罵)這也該算是音響迷本身的傻勁吧。

  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 有個酒罎,據古董店騙子說是某富翁所愛用之物,並且有完整的證據,證明該物是稀世珍品,如此二百萬元就實在太便宜了。買者因而相信他,就不惜一切代價盡量想辦法把酒罎買下來,以便自己觀賞,並炫耀於人此物乃是傳家之寶。

  某日她請了一位大學教授來鑑定此酒罎,經過教授種種考證後,發現此物似乎是贗品,那就連五百元都不值。這使得物主整日坐立不安。

AT-19-002.jpg

  以酒罎和音響比較起來似乎不太恰當,現在另外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A君受音響潮流影響,而認為假如不能擁有一套音響就是趕不上時代,因此也買了一套音響,不但是要高級品且價錢要昂貴的。於是A均找了一家音響店。然而A君購買時我並不在場,也不知他與音響店的交談內容及決定購買何種機器的情形。但是後來我知道,A君使用的唱頭是Shure V15/II,唱臂是SME 3012/II,唱盤是Dual 1219,前後級是McIntosh C-22和MC-275,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喇叭位合不買JBL的Olympus或Paragon。我為何知道上述情形呢?是這樣的: 

  一天某電氣行老闆到我的貿易公司與我商談,他問「McIntosh MC-275送回美國換零件,是否可以再進口?」我回答說:「當然可以,但是還要繳進口稅和運費,而一台的運費可能比較貴」。

  就在交談中得知,原來A君的MC-275內真空管的標籤脫落,送到這家電氣行來更換,老板對A君說:「你在別的店當然會買到這種蹩腳貨,如果在本店買,我們的品質都經過保證的」,A君聽了非常失望,本來想全部都買舶來品當作家寶,卻反而買到二手貨,這使得他懊喪不已。

  經與電氣行商量的結果,決定把前後級賣掉。二個月後,前級賣掉了,而後級還仍未找到買主。

  問題是既然為了這個緣故而把機器賣掉,為何還要買全新的並附有保證的同類型的機器,到目前為止,A君只剩下喇叭及唱盤而已,而他甚至連聲音都還未聽過。以上是說明用金錢是不能買到文化的,這只是作一個簡單的比擬,與酒罎的故事不是很相似嗎?

  音響迷與汽車迷的毛病在日本蔓延得很厲害,我因工作的關係常到國外,但很少見到如此瘋狂的音響迷。最近曾到台灣訪問,覺得很驚奇的是在台灣這種瘋狂症更加嚴重,使人覺得這像是一種不治之症。

  日本鼓帶有一則故事: 有個住在平民區的老人,很喜歡唱「義太夫」(日本古代的一種調子),但卻唱得荒腔走板。他常常唱給鄰店的夥計們聽,儘管他「義太夫」唱得多難聽,聽他唱歌的人總有得吃喝,因此伙計們常爭著去聽他唱。雖然他唱得不好,但經這些人如此的捧場,他自己也覺得是一種樂趣。然而卻忙壞了他的太太,因為她時常要準備酒菜給伙計們吃喝,也常聽到種種的諂語,覺得自己的老伴「義太夫」遂唱得不好,但也不是最差的一個。

  這就像某些人總認為要買下百萬元左右的音響設備,希望報紙雜誌能替自己宣傳一番,這樣才能出盡當「音響名人」的風頭。

  我因有時在雜誌寫稿的關係,常會碰到這樣的音響迷,「老師,有時間來聽一下我的音響設備吧!」「是不是有什麼毛病?」「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只是自己沒有信心罷了」。像這種是謙虛也是炫耀,對這種邀請我都未予理會,而這種音響迷看上去對音響好像很內行,但4音路喇叭中,其中一只不響,他還聽不出來呢?

 

AT-19-003.jpg

轉載音響技術第19期 JULY. 1977 音響迷、音響狂、發燒友、Mania 非看不可!音響豈能狂?/柳谷英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