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1-001.jpg

  多年來我一直為「迷你型鑑聽喇叭」所困惑,我始終懷疑他們是否能「正確」重播100Hz以下的低頻?是否能表現適度的臨場感?是否能將大編制的管弦樂曲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儘管它們的廣告詞句是如何的說法,我還是選擇了以12吋單體做低音的三路揚聲系統──Celestion Ditton 44。

  Ditton 44陪著我將近有三年的時間,它的高音或許不是最纖細,低音或許不是最強勁,但是它的重播音色却極為「均衡」,而且不帶任何色彩,無論是播放古典樂曲,或是熱門流行歌曲,它都有極稱職的表現;無怪乎英國王室裡有不少達官顯貴都喜歡用這型喇叭。

  可是在五個月前,我不得不忍痛將Ditton 44脫手,因為我搬家了──搬入一間非常小的家,臥房很小、廚房很小、客廳也很小,小得幾乎放不下我引以自豪的全套音響。第一個被考慮更換的就是喇叭,經過多次研究、參觀試聽後終於購入一對由音技作者羅哲先生精心製作的Zylux MS-408小喇叭,並且由於大家都曾替音技爬過格子,他還打了點折扣,頗夠意思的。

AT-81-002.jpg

    MS-408是兩路密閉式,其高音單體是SCAN的D2008,低音則是羅哲先生自製的4吋紙盆式。根據音技40、71期「我的音響系統」一文看來,MS-408的分音器是片片特製,而且重播音色比美Rogers LS 3/5A。當我略為擔心它的低頻響應不夠時,羅哲先生很親熱的拍著我的肩膀說:「怕什麼,我還有Subwoofer呢!」

  一對小衛星喇叭加上一支Subwoofer(副低音喇叭)構成3-D系統,在國外已非常流行。由於Subwoofer重播的頻率很低(都在200Hz以下),不具方向性,故可以將其任意放置,因此倒也不佔地方,在居住空間不大的家庭裡,使用3-D系統可能還比較理想。

  就是這個主意,MS-408被請回家後,放在客廳正前方的長木櫃上,糟糕!低頻果然不夠!尤其在聽慣了Ditton 44之後,更覺得MS-408似乎缺少些什麼。狠狠心,弄個Subwoofer吧!但這回不再找羅哲,音技讀者服務部有現成的SEAS 13吋單體供應,而且還有分音器的PC板和很詳盡的製作資料(也是在70、71期上)。這難不倒我,花點錢照方抓藥就是了。Subwoofer另需一台Mono的Power Amp.來推,但功率不必很大,二、三十瓦就夠。我用的是音技的A-30,但機箱面板上另外開個孔,以便裝控制音量的電位器。

  就這樣用了幾個月,在此期間也曾翻閱幾本別的音響雜誌,發現某些小型喇叭似乎被「炒」的很熱,特別是Rogers LS 3/5A。記得在某雜誌上有篇「真空管與小精靈」的文章,作者對LS 3/5A極盡推崇備至,唯廣告味道太濃,頗失參考價值。另外在美國的一位朋友寄了些資料給我,才知Rogers LS 3/5A在國外已然掀起巨浪,並在許多Hi-Fi雜誌評介中名列前矛,看來是確有苗頭。但根據寄來的資料顯示,LS 3/5A最近遇上一位強勁對手──LINN KAN,有時3/5A還被這個對手揍的焦頭爛額。

  此時突然產生一個奇想:Rogers和LINN爭論不休,那麼其他的小型喇叭又如何?如果能夠將它們全部搬到家裡來,讓它們去打一場混戰,不知結果是如何?但相信一定非常吸引人。於是立刻搜尋資料並請音技蒲鴻慶先生幫忙,憑他的關係向代理商借。經過一個星期的忙碌,最後決定參加混戰的是:LINN的KAN、Rogers的LS 3/5A、HARBETH的ML、IMF的MCR-2。至於原有的MS-408,因是國產品,在價格及品位上無顏與上述四對原廠喇叭看齊,故只好暫時藏拙──將它收到臥房裡。

  經由蒲先生口裡得知,代理商對這次試聽是抱著謹慎與懷疑的態度。謹慎是因為誰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懷疑則從一再詢問所用器材上表露無遺──代理商是不可能信得過「自己裝」的;好在我還有一些值得他們信得過的器材。

  這四對喇叭在音技的文章及廣告中幾乎都未出現過,而且好像未來也不會出現,因此下筆時幾無顧忌,故文章之真實性自然勿需懷疑。但在試聽之前,先「公佈」所使用的器材:

●前級擴大機:QUAD 44

      SAE 2900(帶參變等化控制)

      PRO 212+213+214(自己裝)

●後級擴大機:SAE 2201(100W+100W)

      Modified Dynaco ST-150

●唱盤:KENWOOD KD-600

●唱臂:SME 3009R、SME 3009SII Improved

●唱頭:SHURE V15 Type IV(MM)

   Supex SD-909(MC)

●MC昇壓器Supex SDT-1000

●切換器:LUX AS-5

●喇叭線:以康堡公司SC-350為主

  在實際試聽時,前級係以QUAD 44為主,SAE 2900和自己裝的PRO序列前級都很少用,唱頭也是以SHURE V15 Type IV為主;後級則SAE 2201與Dynaco ST-150交換使用。並且經再三核對、檢查,保證所有喇叭線的左右及正負相位均未接錯,而且各接點都很牢靠的Touch。當喇叭正負相位接錯時,低音將削弱不少,如若試聽者不察,反而藉以評斷xx喇叭低音不夠,那不是錯殺它嗎?!

  另外是四對喇叭的效率各不相同,因此在切換試聽時,音量會時大時小,但我無意將它們的LEVEL都設定到相同處,反正四對喇叭都是別人的,以心靜如水的情境去試聽,倒還更容易洞察它們的差異何在,這幾對喇叭的概略特性分別是:

Rogers LS 3/5A

  無疑的,在這四對喇叭中,最富盛名的當屬Rogers LS 3/5A。其實3/5A試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所付予的型號,因此在BBC授權下,製造3/5A喇叭的廠家不只一家,至少有三家廠商,而且產品規格不見得完全相同。Audiomaster的LS 3/5A所使用的單體就有別於Rogers的LS 3/5A(當然售價也相差甚大)。

Rogers LS 3-5 A Monitor.jpg

  Rogers 3/5A使用的都是KEF的單體,高音是T-27,低音是B-110。Rogers工程師如何使3/5A發出動人心弦的低音?分音器也!3/5A的分音器相當複雜,包括6個電容、3個電感、4個電阻,總共13個元件,而系統阻抗是15Ω(最低是10KHz時之10.6Ω),故效率較低。

  Rogers原廠並未推薦非使用真空管擴大機不可,甚至提都未提,根據相關資料看來,使用最廣泛的擴大機還是Rogers和QUAD。我以前曾用A-30推過3/5A,搭配之好,令朋友大吃一驚。

AT-81-003.jpg

HARBETH ML

  HARBETH最著名的是HL,迷你型ML則鮮為人知。但到手的這一對ML似乎有些問題,雖是密閉式,但有嚴重的漏氣現象,把螺絲旋緊,情況依舊存在,故預測它在低音是好不到哪去的。ML使用的單體,高音是法國AUDAX的HD 12×9D25,低音是該公司自行開發以PP(聚丙烯膜)做振膜的4吋單體。分音器的設計也算簡單,3枚電容、2個電感。

HARBETH ML.jpgLINN KAN.jpg

LINN KAN

  LINN KAN似乎是針對Rogers 3/5A而設計的。由於使用迷你喇叭通常都是聆音環境較小,而且擴大機輸出功率也不大,因此LINN工程師認為效率低不合道理,故在KAN上使用效率較高(18dB/oct)的分音器,並說明KAN沒有分音網路的損失──雖未拆開看過,但預測其分音器必甚為簡單。但它的低音是怎麼來呢?LINN又說:靠著牆壁擺(但不能靠著牆角擺),低音自然就會出來。

  LINN KAN所用的高音是SCAN的D2008,低音是KEF的B110,並且整個木箱都用膠封死(連面板也不例外),用手按觸低音喇叭,則毫無漏氣現象,密閉式小喇叭而有如此高之效率,實在不簡單。

  KAN的效率高,但承受功率亦高,同時原廠也未推介使用真空管擴大機,LINN工程師認為與KAN搭配最完美的Naim Audio的前、後級。

AT-81-004.jpg

IMF MCR-2

  提起傳輸線式喇叭系統,首推IMF,但由於售價過於高昂,故問津者並不十分多;再加上傳輸線式木箱實在難做,品質無法控制(羅哲先生及音技蒲先生都不敢輕易嚐試),故IMF喇叭在本地一直未造成氣候。但最近短短數個月內,IMF一連推出三款小型喇叭,其中最小號的就是鑑聽喇叭MCR-2。

  MCR-2的體型比上述三種略大,高音是採用Celestion的HF-1300II(這個單體也被BBC指定為高音Monitor),低音則可能是該廠自行開發的,衝程很長。分音器也不簡單,包含12個元件,整塊PC板幾乎與背板同大。另外這對MCR-2也有輕微漏氣現象,但把螺絲旋緊後,情況就改善甚多。

  接下來就是試音,訊號源全是唱片,而且幾乎都是原版。就曲目來說,不能找頻域太窄,例如莫扎特長笛協奏曲的唱片,也不宜選用太過冷門的曲目,好比史特拉汶斯的「布欽奈拉」、法雅的「人生苦短」......等,使得讀者完全失去共同感。試聽的方式,係以唱片領導進行,唱片介紹以中文說明為主。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CBS/SONY 25AC 436,以薩克˙史坦演奏。就音樂性說,可能比不上DECCA AVAN LOVEDAY主奏那張,但錄音效果却是一流的。音量以3/5A為設定標準,因為KAN和MCR-2可以承受較高的功率。

AT-81-005.jpg

  整段「春」聽完,都未做切換動作,Rogers 3/5A的確不錯,音色相當均衡,倒真類似Celestion 44。但44曾被人評為「太悶」,3/5A會悶嗎?重新來一次,第一次切至IMF MCR-2,音色頓時開朗甚多,再切至LINN KAN也是一樣,甚至於HARBETH ML都比3/5A來得纖細。

  仔細再聽,則察覺出IMF MCR-2最明亮,小提琴聲音最細,而且琴音的尾端一點顫音都沒有,雖然並不刺耳,但總覺得MCR-2的高音似乎OVER了一點。LINN KAN和HARBETH非常好,比3/5A清晰很多。

AT-81-006.jpg

  但是否ROGERS 3/5A比較差呢?只怕也未必。回憶三年前在國父紀念館聽瑞士盧桑弦樂團演出的四技(西崎崇子主奏),我當時坐在第四排,曾留意過大鍵琴。/5A的表現是大鍵琴比較弱,在小音量時甚或模糊不清,但現場演出差不多就是這樣;反之,KAN和MCR-2雖然亮,但大鍵琴的聲音似乎是跳在小提琴前面。

  以定位及層次來說,3/5A、ML、KAN都是整個面,而IMF MCR-2却是有集在中間的趨勢。以弦樂唱片試聽,如不做切換比較,每對喇叭都是上上之選。

 莫扎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EMI ASD 2988,David Oistrakh主奏。這首小提琴曲真是美極了!但在數次切換後,發現3/5A確有略為沉悶(或者略帶箱音)的味道。趕忙將3/5A移動位置,忽而在上、忽而在下,但情況一樣。當初借這對喇叭給我的朋友(3/5A不是向代理商借的),就曾提到他常感覺3/5A略悶,Amp.用的是Audionics CC-2,換成真空管也是如此。

  用張頻域較廣的唱片或許可試出來,不過這個標準很難定,若以3/5A為標準,則KAN、MCR-2都太過明亮;若以KAN為準,則Rogers 3/5A真有悶葫蘆的感覺。

 Neil Diamond──天地一沙鷗:CBS/SONY SOPO 1。天地一沙鷗是本名著,也是部電影,但就Hi-Fi愛好者來說,更是喜愛它的音樂,全曲都是由Neil Diamond編寫及演唱。

  Lonely Looking Sky是A面最後一首,描寫主角Jonathan翱翔在天空,可是竟然發現Neil Diamond生病了!

  先聽MCR-2,層次很好,非常清晰,但主唱者聲音似乎有點變形,Neil Diamond的聲音應是低沉而富於磁性;磁性尚有,低沉則被拉高了一些;而且唱到Sky的「S」時,有輕微的嘶聲。

  再切至LINN KAN,主唱者有點感冒,但無大恙,中低頻部分有些混,沒有IMF的清楚。

  Rogers 3/5A呢?Neil Diamond的感冒更嚴重了!聲音大多悶在箱子裡,中低頻模糊得相當厲害。

  HARBETH也很怪,它的低音是「嘭嘭」中帶點「剝剝」聲,聽起來最不自然。

  以這張唱片試音,四對小喇叭真是各有特色。IMF還是最清,唯Neil Diamond的歌聲稍被扭曲;Rogers鼻音雖重,但它低頻最低,不知配上Rogers或QUAD的後級是否會清楚些?比較起來,LINN KAN應該是最討好。

 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DECCA SXL 6840,ASHKENAZY主奏。這張唱片十分划得來,因為B面就是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之畫。

  以鋼琴曲來說,IMF缺乏活生生的感覺,雖然它非常透明,鋼琴聲很華麗,可是很假,音色輕飄飄的,很可能就是「PRO」口中的「瘦」。而Rogers 3/5A則正好相反,老成持重,雖然還略帶鼻音,但每個音符都抓得很準,毫無矯飾;如果不在切換,並長時間聽的話,即可發現3/5A還是相當不錯的喇叭。

  LINN KAN則介於Rogers和IMF的中間,有它們的優點,也有它們的缺點。

 莫札特──費加洛的婚禮選曲:DG2537 023,播放的是「Nun vergiss leises Flehn」,男高音Hermann Prey獨唱。

  Prey的聲音在3/5A中似乎被拉低了些,但不再感冒;LINN KAN和HARBETH都很好,是屬於比較正常的聲音;IMF則過於清亮與修飾,男高音的聲音略有女性化的傾向。

  此時音技蒲先生帶著他自己製作的Jordon Watts來這裡(音技78期有詳文刊載),唱片是蒲契它的杜蘭朵公主,他幾乎立刻辨認出Rogers的聲音最像Celestion 44。兩個人聽完杜蘭朵公主的A面後,他頗同意我的看法,Rogers雖鼻音重,但却十分中肯,而低音雖混,却有其他辦法解決(例如加上Subwoofer)。

AT-81-007.jpg

  可是蒲兄的Jordon Watts呢?它清晰透明的中音,特別是聽樂曲,Rogers、LINN、IMF都比不上它。但低音就十分難為,大鼓的聲音就像是把大鋁盆翻過來敲一樣,不但沉悶,還帶有難聽的重金屬聲,情況比HARBETH尚嚴重數倍!不過他倒頗樂觀,自認稍加時日,即可將他的缺點「設計掉」──可能是裝入大型木箱中。

 管風琴曲──Crystal Clear直接刻片:CCS-7010。管風琴是所有樂器中唯一能發出16Hz低頻的,但以這張唱片來伺候小喇叭,不知是否正確?

  Rogers的聲音最低,但不夠結實,好像有些鬆散,情況頗似LINN KAN。IMF則每個音符都聽得很清楚,絲絲入扣,但整個頻率都被提高。最妙的是:管風琴特有的「嗡~~嗡」聲在IMF中失去不少,Rogers與LINN都相當豐富,頗有股小巨人的威力。

 西洋流行歌曲──Nana主唱:娜娜的Nicle and Dime竟然是HARBETH表現得最好,IMF略有刺音,LINN略悶,Rogers更悶。難道LINN和Rogers都不適合聽流行歌曲?再放一曲Carpenters的Please Mr. Postman,Rogers還是很悶,LINN尚可。實在不信,又放一張鄧麗君的原鄉情懷,小鄧的聲音大家都聽過,而且應該非常熟悉。妙透了,音色最悶的竟然是HARBETH ML!

  花費一點時間,把SHURE換下來,裝上Supex 909,再聽一遍,LINN和IMF實在好極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Rogers有些悶,但小鄧的歌聲非常好,HARBETH如果不是漏氣的話,表現應該甚佳才是。而假如有幸鄧麗君小姐在旁聆聽的話,哪對最像她的聲音?我想她不是選LINN KAN就是Rogers 3/5A。

  此時我不想再試聽下去,IMF、Rogers、LINN就像少棒賽的中、日、韓三強一樣,或許讓它們捉對廝殺反而能顯出實力來。但令我最感興趣的還是LINN KAN與Rogers 3/5A。

AT-81-008.jpg

KAN or 3/5A?

  3/5A出道已早,成名江湖多年,黑白兩道無不對它另眼相看;但LINN KAN實在也有後來居上之勢。「KAN or 3/5A?」是一篇文章的刊頭,原文登在英國Popular Hi-Fi雜誌上,作者Jonathan Kettle很大膽的提出這個問題並設法尋求解答:到底是KAN好,還是3/5A好?

  Kettle先生用來試聽的唱片有:Finzi的大提琴協奏曲(Lyrita),德布西的弦樂四重奏(Philips),搖滾樂JJ Cale的"Mama Don't off the Shades",Steely Dan的"Katy Lied"專集。最後Kettle先生的結論是:KAN比較好(原文是:the KAN do a better job)!

  有兩點可能是不公平之處,一是僅憑四張唱片就論斷KAN比3/5A好,二是Kettle先生使用的唱盤是LINN SONDEK,並配上Supex 900唱頭,如果他在用Naim Audio的擴大器,那我真會懷疑Kettle先生的這篇文章是受雇於LINN Products。

AT-81-009.jpg

  KAN和3/5A到底孰優孰劣,是很難評斷的,蒲兄和我換唱頭、換前級,忙得團團轉,但它倆始終有極大的差異,3/5A收放之間極有分寸,可惜中、低頻略混;KAN雖清亮,但常有大而化之的表現。

AT-81-010.jpg

  MCR-2和3/5A幾乎完全是不同的典型,如果播放流行音樂,10個人中會有8個人取MCR-2而捨3/5A。當然,器材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MCR-2如果用高頻響應「略差」的Amp.來推,重播音色可能還比較均衡;反之3/5A就要用稍微「利」一點的Amp.,不必擔心它會刺傷你的耳朵,KEF T-27是個相當好的單體。

  這次試聽真使我大開耳界,不但領教了它們的威力,更難得的是藉著音技協助,將四對「王不見王」的小喇叭一起擺在我的客廳中。非常遺憾的,我只能儘量的將它們的特點(好與壞)寫出來,而無法在文末排定名次,xxx第一、xxx第二......。

  加了Subwoofer之後會如何?我不敢嚐試,因為那必定又是另一種層面的差異。但對國內代理商而言,我倒希望他們能更為Hi-Fi愛好者提供適切的選購服務:志仁公司不但有KAN,也有3/5A,也有ML、MCR-2;上揚公司不但有Rogers,也有LINN、IMF、HARBETH;台音公司也應該有KAN、3/5A......。

  當幾對小巨人要歸還的時候,蒲兄來我這裡幫忙,面對它們,蒲兄說了一句話:「不管是買哪一對,錢都讓英國人賺走了!」花時間、寫文章,盡是為英國喇叭?不禁令我悚然!

轉載音響技術第81期SEP. 1982 小巨人的威力──四款迷你喇叭的試聽/宋長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