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穩定器日漸流行,上月筆者一時心血來潮,所以就準備了幾種唱片穩定器,想要觀察一下這玩意兒到底有何功效。由於唱盤的原設計者,在設計時是不會考慮到將來要加上穩定器的(新式唱盤或已有此考慮),故當用者加上了穩定器後,尤其是比較重的穩定器,很可能就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對唱片的「正」面影響,會改善音質,減少唱片共振等;另一方面,是對唱盤的「負」面影響,或許會對某些唱盤的顫抖率、轉速和中心軸磨損等有不良作用。所以在上月,就先針對這幾方面的問題,作一簡單的觀察。

  由上次觀察的結果,可以發現,大致上無論是重的或輕的唱片穩定器,對唱盤的顫抖率都不會有嚴重的影響,但是唱盤本身一定要保持水平。馬達力量較小的唱盤,則用輕型的唱片穩定器比較有利,如要用重型的穩定器,那麼唱盤最好也是重型的。

穩定器是否真正有效?

  這次實驗將以唱片穩定器的實際效用為主題,觀察下面三個項目:

  一、唱片穩定器對減少唱片共振是否有效?對不同頻率的共振效用是否有差別?

  二、不同的唱片穩定器功效差別在哪裡?使用起來哪一種方便?

  三、若唱片穩定器對壓抑共振果然有效,是否聽得出來,效果如何?

  以上是希望在本次實驗得到答案的幾個項目。一為本社梁副總用的鋼塊,可以作為一般重型唱片穩定器的代表;另一為POD的膠製唱片穩定器,由於質量極輕,故可作為輕型唱片穩定器的代表;第三種為鐵三角的AT-666真空吸氣式唱片穩定器。AT-666本身即不輕,可是比起它那相當於250公斤的吸力,恐怕任何超重量級的以重力來穩定唱片的穩定器都無法與之相比。

AT-666影響音色鉅大

  雖然前面的三個項目,試聽是擺在最後,但是筆者把唱片穩定器拿回家後,第一件做的事不是測什麼共振,而是先聽它一聽再說。在三種穩定器中除了AT-666外,另外二種,以前就用過了,對低音的音色,確有一些影響,但並不覺得有明顯的改進。而AT-666,却出乎意料的音色差異相當大,低音很容易的就聽得出來較未用AT-666前清晰了很多,而且連中、高音的音色都改變了,高音好像也清了一些。至於中音部分,音像更明確,聽聲樂時尤其明顯。換言之AT-666不可思議地幾乎使整個音域的音色都受到影響,而且影響還不算少。音量開得越大,AT-666用或不用的差異也跟著變大(這是必然的,因音量大,共振也大)。這是很出人意料的,因為筆者一直以為,像這種「發燒」級的穩定器,可能要用發燒級喇叭開到發燒級音量才會發揮作用,現在却在筆者這套十分Personal的音響有明顯效果。

  但筆者在此仍要一提的是,聲音清晰了很多,就感性方面來講,並不見得就是好了很多。有幾張唱片加了AT-666後,確實覺得有改進,聲音好了很多,但也有幾張唱片,加了AT-666後,却覺得原來特有的韻味消失了。所以就個人的聆賞嗜好言,AT-666不見得適用於每一張唱片,但對於長期為低音混淆不清而困惑的音響迷們言,AT-666是絕對值得一試的。

唱片共振的觀察法

  現在言歸正傳,由於實驗的目的是觀察唱片穩定器是否能減少唱片共振,所以筆者就設計了一種特別的實驗方式,以便「唱片共振」能被觀察到。實驗所用的器材,除了唱盤(PL-200)、穩定器外,另外還用到了一部信號產生器、一部示波器和兩部擴大機,實驗的程序如下:

  讓喇叭正對著唱盤,距離約一尺,但是唱盤和喇叭不要共用一個底座,以免喇叭的振動傳到唱盤,而影響到觀察結果的正確性。因為用同一底座,那麼振動便會從底座傳到唱盤上,底座和唱盤的共振便都會傳到唱片上,而無法分辨出何者是唱片共振了。若底座隔離,則振動僅由空氣傳達,觀察的結果就會正確。

  喇叭和唱盤都各接上一部擴大機,喇叭所接的擴大機,輸入端接上SPG-1000,以便得到各種不同頻率的信號,而唱盤所接的擴大機則負責把唱頭所撿拾到的信號放大,再以示波器觀察。

唱臂也會共振

  在預習的時候,筆者發現,不僅每一張唱片的共振頻率不同,就是同一張唱片上不同的位置,共振的程度也不一致,而且還和唱片的平度有關。若廠片外緣翹曲,則唱片外緣共振得最厲害,若唱片很平,則唱片有音槽的中心部份振幅最大。為此筆者還特別找了一張較平的唱片,把唱頭(SHURE V-15IV)放在第三條歌開始的地方測定,而且準備以後即使變換了頻率之後,或用不同的穩定器時,都在同一位置測試。

  為了便於觀察,信號產生器上的頻率並不是整數的,而是一面看著示波器,一面挑選共振比較強烈的頻率觀察,但是一旦選定了頻率之後,就不再調整信號產生器的頻率鈕,而連著換用不同的穩定器測試,穩定器有三種,加上不用穩定器的一種,所以每一頻率都有四種觀察結果,這些在圖表上讀者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觀察頻率的選擇,適從20Hz開始,逐漸往上調,大約每隔數拾Hz或100Hz,就會出現共振峯,這些共振峯有些是喇叭所引起的,例如55Hz,就是喇叭的諧振頻率,有些是唱片本身的共振,有些是唱臂的共振。唱片或唱臂的共振不難分別出來,方法之一是直接用手擦唱片或唱臂;另一方法是觀察測試結果。就是唱臂共振,筆者曾有發現四百餘Hz時,唱臂仍會有共振之現象,而唱片本身之共振頻率,可高達數千Hz,但振幅却非常小,難以量度。所以實測時,就只紀錄到550Hz的共振頻率。

穩定器可以試用

  若我們看一看實驗的結果,一定會大為驚訝,原來在未用唱片穩定器前,低頻共振竟如此強烈(相對於使用了穩定器後),尤其是200Hz以下,而更令人驚異的是每種唱片穩定器似乎都有很好的效果。就三種唱片穩定器來比較,AT-666效果最好,而鋼塊和POD效果相近,但POD在150Hz以上的共振抑制能力似不及鋼塊。

  如就學理上看,這三種唱片穩定器會有這種不同的結果,也是必然的,AT-666不用說,抗共振能力最強,因為250Kg的大氣壓力把整張唱片緊緊而且平均(這點很重要)地壓在圓盤上,此時唱片不僅平整,而且也振不起來。至於另外兩種穩定器的差異,就比較不易解釋了,或許因為POD和唱片接觸的面積小,使唱片的共振易於傳達至唱片各部而減低了200Hz以上頻率的抑制能力。

  實驗至此,大致已證明所謂的唱片穩定器並不是噱頭,確實能減少唱片自身的共振(附帶一提,唱盤蓋蓋下後,大部分頻率共振振幅減少),但就音色改進的程度和所花的代價值不值得,就得視個人而定。像AT-666,效果是肯定的,但它的價格貴而且用起來較麻煩,恐怕只適合燒得比較利害的音響迷用,另外兩種筆者不說讀者大概也能為自己挑選一種合適的來用了。

轉載音響技術第79期JULY. 1982 Hi-Fi小實驗/再談唱片穩定器的功用/蒲鴻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