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son Six.jpg

Allison:Six

構造:2路2單元

聲箱:密閉式書架型

單元:低音20厘米盆式,高音2.5厘米半球式

分頻點:2千週

阻抗:4歐姆

最大輸入:60瓦

輸出音壓:85分貝/瓦/米

音壓控制:無

外形大小:闊28.6×高28.6×深28.6厘米

重量:7.7千克

外觀:桃木箱,白色或黑色

Allison Three.jpg

Allison:Three

構造:3路3單元

聲箱:密閉式落地型

單元:低音25厘米盆式,中音9厘米半球式,高音2.5厘米半球式

分頻點:350週,3.75千週

重播頻率響應:45-20.000週

阻抗:4歐姆

最大輸入:70瓦(峰值)

音壓控制:中音高音分別3級選擇

外形大小:闊38.7×高102.0×深25.4厘米

重量:20.4千克

外觀:桃木箱

Allison One.jpg

Allison:One

構造:3路6單元

聲箱:密閉式落地型

單元:低音25厘米盆式×2,中音9厘米半球式×2,高音2.5厘米半球式×2

分頻點:350週,3.75千週

重播頻率響應:45-20.000週

阻抗:8歐姆

最大輸入:70瓦(峰值)

音壓控制:中音高音分別3級選擇

外形大小:闊48.3×高102.0×深27.3厘米

重量:30.4千克

外觀:桃木箱

Allison Four.jpg

Allison Four

構造:2路3單元

聲箱:密閉式書架型

單元:低音20厘米盆式,高音2.5厘米半球式×2

分頻點:2千週

阻抗:8歐姆

最大輸入:70瓦

輸出音壓:91分貝/瓦/米

外形大小:闊49.2×高27.9×深25.0厘米

重量:10.7千克

外觀:桃木箱

Allison Two.jpg

Allison :Two

構造:3路6單元

聲箱:密閉式落地型

單元:低音20厘米盆式×2,中音9厘米半球式×2,高音2.5厘米半球式×2

分頻點:350週,3.75千週

阻抗:8歐姆

最大輸入:70瓦(峰值)

音壓控制:中音高音分別3級選擇

外形大小:闊40.6×高91.4×深23.8厘米

重量:25.8千克

外觀:桃木箱

轉載香港 新音响半月刊 1983~84 (世界揚聲器大全) 特刊 ALLISON One/Two/Three/Four/Six/

 


資料來源:音響技術第49期JAN. 1980 Allison Five/Allison Six/

ALLISON 雅士音響.jpg

資料來源:音響技術第1期JAN. 1976 Allison 氣墊式外一章/

Allison Four-01.jpg

Allison Four 揚聲器

  每一個揚聲器廠家,對其發音單體的構造、及系統的處理都有強而顯明的理論在支持著,AR 如此、Celestion 如此,Allison 也如此。

  在 Allison 的揚聲器中(係以 1 至 4 號編排下來),第 4 型是最小也最便宜的;但是愛樂者可不能因此而錯看它,因為 Allison 4 也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

【外觀】類似 AR-MST 的外箱,正面左右兩側為 45° 的斜面,音箱上亦有一圓形網罩。若除去斜面的網罩和圓形網罩,則三支喇叭完全完全顯露出來;在頂上的是 8 吋的低音喇叭(正面朝上),在斜面處則左右各一支 1 吋的高音喇叭。

【特色】差不多所有的揚聲器製造廠都使用無響室來測試揚聲器,無響室的情況是非常理想的。但是愛樂者絕對不會在無響室內聽貝多芬的九大──那太沒意思了。

  Allison 是第一個具有「聽音環境與揚聲器原為一體」正確觀念的廠商,因此他們將這種理論實際引證在揚聲器中。由 Allison One 至 Three,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是多麼的重視音源擴散的問題。

  因此,為了達到「聽音環境與揚聲器原為一體」的境界,Allison 特別開發出振膜凸出式(Convex Diaphragm)中高音揚聲器,這種揚聲器的特點是使用了一種新的振動膜,它的各角度的剖面均為突出的圓弧,所以比一般同體積高音喇叭的擴散性好,而效率亦不低於號筒式的高音喇叭。

  這種振膜凸出式揚聲器的音圈直徑只有 0.5 英吋,但振動膜的邊緣卻向內凹,最外緣再牢固的附著在支架上,由於沒有彈性的支持部份,所以整個振動膜會隨著音圈的運動而變形,傳播聲音幾乎是以整個半球面的方向傳送出去。

  低音喇叭設計理論則是:反射波會造成揚聲器頻率響應的低陷,因而使得低音喇叭的分頻點常定在 400 赫以下,於是又必須加上一支中音喇叭才行。但是二音路設計中,若讓高音喇叭重播 400 赫~2K 赫的頻率又不適宜,因此若使揚聲器距離各反射面不同(對於某一種反射距離,便會有一特定頻率會造成反相),那麼造成反向的頻率也就不同,由於反射波反向造成的效果也就分散在各頻率上,其總合效果便不致很惡劣。

  Allison 4 的放置地點有充分的彈性,但最佳的位置則是貼牆而立,低音喇叭朝上,並且在揚聲器上方 10 至 12 吋範圍內不應有較大的物體。雖為兩音路設計但頻率響應極平滑且擴散良好,放置時也不可對準聆聽位置。

【廠商規格】

喇叭組成:8 吋×1(低音),1 吋×2(高音)

分頻點:2K 赫

阻抗:8 歐姆(最低 6.5 歐姆)

諧振頻率:52 赫

擴大機最低功率:每聲道 30 瓦(產生 100 分貝之音壓水平)

效率:大於0.7%(貼牆放置時)

外箱尺寸:11(高)×19 3/8(寬)×10(深)

重量:10.7 公斤

轉載音響技術第35期NOV. 1978 市售音響器材選介 Allison Four/

Allison One-01.jpg

【機型】Allison: One Speaker System直立型三面式揚聲系統。

【外型尺寸】寬19英吋,深10 3/4英吋,高40英吋。

【製造廠家】Allison

【述評】一個揚聲系統與其安裝場所空間界限之交互作用,會深切影響到音響效果,這一事實已經被大眾廣泛的認識,尤其是對於低音部分的影響更為顯著。由於絕大部分的揚聲器都有一個像箱子一般的形狀,使用者必須注意其安放的位置以獲致最佳的性能與音響效果。經過不斷研究空間界限對典型低頻圓錐是揚聲器的效應,羅伊˙艾立森先生獲得了最後的結論,他認為一個低音喇叭的工作頻率範圍內,最能預知最平直的功率輸出是當它的圓錐型紙盆與兩個空間表面的交叉線儘可能的保持接近,並且對於第三個介面最少有幾呎的距離。傳統式的喇叭箱實際上是無法符合上述情況,因此至少是無法得到最佳之效果。

  新式的Allison揚聲系統之設計是遵照艾立森先生及其助手研究創立的規範,在實用的家庭擺設情況下能產生最平直的功率及頻率響應。它看起來像一個三面柱,兩個前表面的每一面與後方的牆壁與前方的牆壁都成45度角,具有一個低音喇叭、一個中音喇叭及一個高音喇叭。10英吋的空氣懸垂式低音喇叭(一般稱之為氣墊式)位於每一面的底部,安裝位置盡可能的與牆壁及地板之交叉線接近。具有新穎設計之凸狀隔膜的中音喇叭及高音喇叭位於柱狀喇叭箱之上部。中音喇叭之工作頻率範圍從350到3.750Hz,其有效的圓錐式紙盆直徑為3 1/2英吋,音圈值近為1/2英吋。中音及高音推動器之效率相當好,而且有特殊的功率承受能力及寬廣的擴散角度。

  一個三段位槓桿是切換開關位於喇叭箱之後面上方,從前面也很容易切換。它在某一段位時可使揚聲器具有最平直的功率響應,在其他位置時,則對中頻與高頻有不同的衰減作用。事實上,它等於有三個頻率及功率響應斜率,讓使用者可依自己所喜愛的音響去選擇欣賞。

AT-05-002.jpg

  Allison:One的額定輸入阻抗在任何成音頻率與任何開關設定段位都是8歐姆,建議使用放大器功率為30瓦特,並且能產生100dB的聲壓電平。平均頻率響應從35到15.000Hz都維持在±2dB以內(斜率開關至於最平直的位置)。低音喇叭的響應尤其特出,從40到400Hz變化為±1dB而已。揚聲器阻抗在3.000Hz時最小為8歐姆,在40Hz時最大為18歐姆,在600Hz時為20歐姆。以一瓦特定值推動電平,在35 Hz時約有1%的下降,在30Hz下降則增加到2.5%,在25Hz時則為5%,在20Hz時為11%。以10瓦特的輸入所造成的失真只在30Hz以上有些微的增加,但是在較低頻率卻無任何變化。以1.000Hz為中心的一個音階頻率內輸入1瓦特的功率能在揚聲器前方一公尺處產生90dB的聲壓電平(SPL)。在操作範圍內,音質提升響應非常良好,只在1.000與5.000處有很小的振鈴現象,而在100處則有非常完善的響應。

  試聽Allison:One之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200Hz以下的音響,聽起來有身歷其境的完美感受。中音與高音能量的平衡與擴散均勻造成了最佳的原音重現。信號音源不論是哪一種節目性質,經由本揚聲器重現之後,不但聽起來圓潤不帶裝飾,而且音色寬廣音質細緻,令人意想不到這種只有10英吋低音喇叭的揚聲器能產生比12英吋喇叭更美妙的聲音。(輝雄取材自 Stereo Review Nov. 1975)

轉載音響技術第5期MAY. 1976 國外機種測試報告選譯 Allison: One Speaker System/

/tmp/phpEZ1z9U  

資料來源:音響技術第38期FEB.1979 ALLISON ONE/THREE/FOUR/
Allison One.jpgAllison Two.jpgAllison Three.jpgAllison Four.jpg
資料來源:67年音響指南 ALLISON /ONE/TWO/THREE/FOU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