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61-001.jpg

唐先生: 

  收到您的來信,真是謝謝您的鼓勵與指導。我曾把「音響技術」帶到學校多次,大部份有興趣的同學(電子課中的)都因看不懂中文而無法受益。有些人經我的解釋後用了一些「實用電路精粹」中的電路做電子科的作業;線路圖他們是看得懂的。我電子課中只有一位同學看懂中文,他在台灣與新加坡都住過多年,對電子很有興趣,即因美國電子方面的雜誌所含知識太少,學校電子科又教的太基本了而煩惱。我相信「音響技術」對他當必有裨益。

  說起知識的貧乏,我很感慨某些中國人常自認知識比外國人落後殊不知以普通人標準來看,美國知識落後的人比國內有過之而無不及; 卻是自以為滿腹心得而實在是「半瓶醋」者散步太多的歪曲「知識」及錯誤觀念(這些人常被人誤認為內行人)。很明顯的一個例子: 我的某友人曾告訴我它認識一位很懂音響的朋友,願意安排我們見面,互換心得。我與這位先生見面後談音響之天南地北,我問他喜歡什麼喇叭,他說AR。我問為何?他答說因AR的低音好之故。他聽音樂時Bass必扭大,Treble鈕也調小,Loudness in,若再加上AR的低音必更過癮。我又問他喜歡聽什麼類的音樂,他說他聽disco,所以才需要特別強的低音。我這時已知道了他的程度了,乃問他在他的標準中,最完美的什麼系統,他說用什麼無所為,最重要的是Bass聽來要「砰!砰!砰!」地強才夠勁兒。我心想若他只喜歡強低音可真容易打發,只要在RIAA部分動點兒手腳就可令他滿足了。「自然而延伸的低音」,「解析度」,「平衡(音場的),線性,低TIM及各類失真對這位先生來言,是毫無意義的。他卻能被人推崇為行家!真可悲。我的朋友也受了這位先生的影響,聽音響必把Bass調大,Treble調小,觀望著低音紙盆的抖動,就評頭論足地判斷這套音響的好壞。

  在美國有些人對這方面知識也貧乏得令人哭笑不得。在此詳細地告訴您我所遇到的一樁妙事吧!

  某日我接到一友Mr. Clark(且稱之克先生吧!)來的電話,說聽聞我對音響電子方面很靈通;他家的音響略有小恙,另想添置一個卡式座,不知我可前去檢查及建議一番否。我起初不太願意,第一因我很忙,時間緊湊,甚感無暇去。第二因我怕真空管機及陳年老機,那超高電壓或之諸往密佈,蟑螂撲面而來的情況我很吃不消,尤其我對真空管不太有研究,必出洋相。中國人畢竟心太軟,克先生恭維過我,我也不好意思不去了。帶著三用表及一大疊卡式座的說明書,即硬著頭皮與我爸驅車前去。克先生在我們到後就開門見山地引我入房看他的音響。據他的口氣他十分欣賞自己那套機器,儘管已有十五年歷史了(此時我十分緊張)。

  來到一個大木櫃子前,櫃頂有一滑門。克先生鄭重其事地把櫃門拉開,迎面出現的是一破舊不堪的Magnavox「收音擴大機」,「唱盤」,及裝設在一綢布後的十支喇叭單體。我心中嚷著「我的天啊!」,只見克先生隨手把Volume/Power一扭,一邊做出一付要試驗甚麼不對的樣子說:「FM似乎正常,唱盤我多年未用,只有AM失真很厲害。你看看吧!」我只見那「唱盤」其狀甚憐,滿布灰塵不說,那直徑只有約六吋的轉盤已生鏽,上面的橡皮墊摸來也黏黏的。又粗又重的塑膠唱臂懶洋洋地躺在一旁,唱頭(晶體式的)歪了,唱針也斷了。無論如何,AM不好,就聽聽AM看看吧。我心理已做準備: 對這套「音響」音質我無所要求,AM本身也不可能太美妙。於是我把Selector轉至AM,音量調大,調入一電台試聽。面板上的調諧表有所指示,但不很實用,因還未完全調到電台中心表針已打到底了。聽著AM,除了很窄的頻應(屬正常)之外,沒發現什麼不妥之處。克先生一手過來,把Tuning鈕調離電台頻率稍許,尖銳的失真出現了,他說這就是他說的毛病。我登時真是差點昏掉; 正常的AM現象居然被誤認成「毛病」,佩服!佩服!經過了我的一番解釋後,克先生似乎滿意了。我真奇怪這毛病為何等了十五年才找出來。

  聽著聽著,克先生突然心血來潮,謂他這套音響功率特大,要示範給我看。他把那又硬又緊的Selector撥至FM,選了一個電台突然地把音量調大,聲音是不小,但那刺耳的Clipping失真可令我耳鳴目眩。未料克先生還在一旁泰然自若地有所評語:「怎樣,大聲吧?我還沒把音量轉到底呢,不然隔鄰都會聽得到的。」(一付甚為得意之狀)。我心想這麼容易Clip的機器,充其量只有十瓦。他終於把音量扭低,我頓時爽快許多。克先生又說他想買一套FM室外天線來改進接收狀況,不知可否接入此系統。其實加上天線未必改善太多,因克家離發射塔群不遠,而且萬一訊號太強可能會使tuner部分過荷,我解釋給他聽,他卻不理解,非讓我幫他看看不可。我走到櫃子後面,克先生把後蓋一拉拉了下來,只見「收音擴大機」的內臟裸露相見。端詳了一番,此機居然是全晶體的!只怪自己窮緊張,剛才面板上明明印著Solid State,我怎麼沒注意到。本機是全晶體,配線法卻像極了真空管機之方式。一大堆的接線排座,零件們跨過來,跳過去地接著,逢山開洞,逢水架橋。目不轉睛地盯著滿佈灰塵的「內臟」,心中慶幸著沒有蟑螂蜘蛛,也慶幸此機居然活了這麼多年。機內一角一小塊接線版上印有FM-ANT字樣一對天線式的扁線從此引出,連到木櫃的另一邊,原來有一個T型的Dipole天線已接上,釘在木櫃後面。我告訴克先生只要把室外天線引進FM-ANT接端即可。他見狀甚喜,忙請我到客廳談有關卡式座之事。

  我原來以為克先生的音響會太舊,頂多只五、六年,因克先生與我爸通電話時所用的名詞等皆頗為摩登,如「唱盤」(turntable),「卡式座」(cassette deck)等;老的機器鮮少用此類名字,以前稱record player或phonograph及tape recorder較多之故。因我沒想到克先生的系統這麼舊,所以搭配卡式座可用高級些的,但這種舊系統配高級卡式座似乎有些不配(有鮮花插在XX上的感覺),甭說金屬微粒帶了,就是標準LH帶也比克先生的音響所能發出的音質高級得多。我帶來的說明書大部分是些頂尖的產品,如Nakamich的680ZX,Pioneer CT-F1250, Marantz SD9000,TechnicsRS-M95,Teac-1等,現在看情形這些都無法派上用場,我帶來的卡式座說明書中最便宜的機型是Sansui D-90及Technics RS-M11。克先生看中了RS-M11,郵購價格也很適中,但他還嘟嚷著謂可能不會用。我想現在解釋一下也無妨,於是就開始講解每個控制每個鈕的作用及功能。當我講到錄音部份時,克先生居然很驚訝地問道:「什麼?這個卡式座可用來錄音嗎?那倒是很有趣。但我大都會買市面已錄好的帶子聽,沒有機會自己錄,買這RS-M11豈不是浪費錢買來我用不到的錄音部分嗎?有沒有只能播唱的?」我一聽甚感失望,又覺得很好笑。卡式座能錄音都變成奇聞了!結果我還得解釋現在市面上的卡式座都能錄音,而RS-M11已算是簡單的機型了。談著談著,話題不知怎得又跳到唱盤上來了。克先生又表示有意買部唱機,因唱盤比卡式座容易操作,經我解釋說明今日的唱盤仍不能錄音,及市售唱片音質比錄音帶好後,他又心動了,連忙請我介紹「價廉物美」的唱盤。幸好我帶的Technics說明書中也有唱盤,我就推介了SL-D2直驅半自動唱盤,此型郵購只需約$120美金,堪稱合算,加上因KRHS的關係,我對Technics唱盤頗具信心。克先生即把RS-M11與SL-D2寫在紙卡上,說要親自到店裡看過才做決定。他又看了看SL-D2的照片,問尺寸有多大。我翻到後面規格部份找到尺寸,他一看謂太大,裝不進他現在舊唱盤的位子,有沒有小些的。我想現在唱盤尺寸都差不多,除非像Technics SL-10之類的,但SL-10絕不合克先生的胃口。我就建議克先生不要把唱盤裝在木櫃中,不如另置於一桌上,如此可避免從木櫃內喇叭所產生的振動而引起回授。克先生仍然為美觀問題重要,不願讓唱盤單獨坐在外面,仍叫我幫他留意找合他用的小唱盤。過了一會兒,克先生說有意改善電視音質及接收,問是否可雨FM合用一天線及是否可加一對喇叭聽電視,有「立體效果」(Stereo effect是他的字眼)。我說天線可合用,但要加個Antenna signal splitter, Radio Shack有賣。「立體」是無法達到的,因即使用兩支喇叭,仍使Mono的,克先生不開竅,仍以為兩個喇叭就是「立體」。我後來想若把一對新喇叭接在他的音響系統上,代替原有的喇叭,音質必大大改善。一方面他的電視訊號可由耳機插孔引出,接入Aux,就可得到他要的「立體效果」了。他一聽大喜,忙問有否價廉但音質良好的喇叭我可推介,我腦子一閃馬上想到AR-18。我自己用AR-18已三年餘,甚覺滿意,於是推介之。克先生也把AR-18寫在他的紙卡上。

  話題又回到卡式座及唱盤上。克先生說他有個朋友有一個唱盤可同時播放一大疊唱片,一張一張地掉下; 不是很方便嗎?我說那種換片唱機對唱片有損,尤其因美國唱片很貴($8~10之間),只要約15張唱片的價值就可買來一部SL-D2,不必因貪方便而犧牲寶貴的唱片,何況這種唱機的唱臂設計也不好,容易縮短唱針的壽命,花不少錢卻偷雞不著蝕把米。克先生問換針大概多少錢,我說看什麼唱頭而定,從$20左右到$500以上都有。克先生張口結舌,問以前不是只要幾毛錢嗎?通貨膨脹也不會到這種地步吧。我笑答他所指的是晶體或陶瓷式的針,用品質很低的寶石做的,不但很快磨損,也會損傷唱片。此類針現在價格約$1美金。說到此我突然想起他的Magnaavox無RIAA EQ輸入,無法接納唱盤(用MM唱頭的)。只好在告之若用唱盤必須加裝一個RIAA EQ部分,我可幫他做。他一聽似乎又想該脆買卡式座算了,免除這些麻煩; 左思右想,打不定主意。此時克太太也加入討論,謂若買卡式做就買個好些的,寧缺勿濫。未料克先生又有見解,說卡式座設有自己的音質,貴的與便宜的不同處乃開關旋鈕的多寡罷了,真正需要改善的是他的「收音擴大機」,因它影響音質最甚。但他又不願花太多錢換整套系統。唉!不知克先生這套理論哪兒來的?不同的卡式座音質相異之處在錄音後不難分辨,但是因克先生不會錄音就比較無所謂一些了。大家討論許久,沒有結論。後來克夫婦同意一起去實際看看這些東西再下決定並告訴我說東西買到仍需要我來幫忙他們裝。我與爸爸於是一腹牢騷地驅車返家。

  現在已過了二、三個月了,還沒有克夫婦的消息,大概是問題還未妥協呢!從這件妙事看來,在美國對音響常識貧乏未必比國內的人比數少,鬧出的笑話說不定更多呢!克先生連卡式座會錄音都不知道,也屬很奇特的例子了,不知四周的廣告,新聞媒介等宣傳為何未曾使他對這方面增加些起碼的知識呢?很奇怪。至於美國人對金錢價值的現實觀念(不難從克先生不願買BS-11的錄音能力看出),更是顯出花一分錢得一分代價的想法。

  若克夫婦有回音我必奉告!

    祝──編「樂」!

    學生

      甘棣 敬上

民國69年11月27日於美國檀香山

P.S. 祝您及各位新年快樂

轉載音響技術第61期 JAN. 1981 檀島音騎/美國佬買卡座/甘 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