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8-001.jpg

  自公元一八八三年愛迪生發明白熱燈為無線電之開始,也就是今天的二極管。湯姆生在公元一八九九年提出電子論,後來弗凝敏加以改進,才可以檢波。不然馬可尼在公元一九O一年的S字母飛越大西洋,還是不能發揚光大。因為馬可尼用的礦石檢波器效能不好,在當時只有數百英里之通信能力。公元一九O七年特福勒斯脫發明三極管才有放大能力,使微弱的電波可以收聽,今日的無線電通信才能實現。

  初來台灣,有用30、80等真空管。30燈絲是2V管座是小四腳,兩燈絲用粗腳,輸出才0.07W。整流用80管,管腳用中四腳5V燈絲。爾後用八腳式管座,變週用6SAF七柵管,中放用6SK7低放兼檢波用6SQ7,後來又用1N60等晶體檢波,效率大增,6V6強放,5Y3整流,以後又有人用硒質整流器,可以長時間工作,又不容易燒壞。

  為了聲音好,在中週上加一小線圈,使用一個開關變換HIF及普通兩段。電源變壓器又重又大,以後用12V管才減輕了一半,天線有用蛛網式的,架上去有方向性。收音時又雑又小和現在又清楚又大,不可以同日而語。最可笑的是礦石收音機,材料是自然銅,在何處買呢?現在年輕人作夢也想不到是在中藥房去買。也有將礦石固炭調整好了拿來賣的,當然是百音雜陳。近日閱報豐原鎮有瞎子能裝音響,用舌作電表。那時可用舌試耳機靈敏度,舌尖接耳機音大者上品。不要以為礦石機落伍了,民國廿五年中廣公司月製五百架出廠,後來又製中廣牌交直流式收音機在市上發售。勝利後在四川、重慶有的大茶館也擺上一台,以利公眾收聽。民國三十一年六月統計,其中以雲南一百四十架為最多,最少為青海一架。如湖南芷江航空站一架,報社還沒有呢!

  唱機是手搖式,七八轉,聞東正堂老闆陳茂榜最先就販賣過,唱針是鋼的,一針一張,十分麻煩。

  喇叭方面最先用電磁式,後面的磁鐵是馬蹄形,不像現在是圓形。後來又把電磁式上的線圈一物兩用,又兼作濾波線圈,以後用永磁式喇叭。

  電容器現在都買現成的了,那時書本上就介紹電容器的製作、線圈、變壓器都介紹自製法,是用香菸錫紙作的電容量為0.01至15微法而現在電解電容器有七千微法的。

  發射機方面,各電台機器有部份是聯合國牌,因為民國三十八年當搶運時時間有限,運出來就行,空間、運輸工具、人員精力,種種限制與困難,竟無法辦通常手續。故有一件裝一箱體機笨重者,有多件裝一箱分類未清者,有形狀特殊整套分散者,有裝置結實而運送分離者。有噸位已滿為船員堅拒致使遺放碼頭未能續運者,有輾轉拆搬受潮受損者。綜計意外之事,不勝枚舉。所以截長補短,裝配新機。不但電台如此,連故宮博物院也是這樣來台。如今各電台有新的了,除了少量人事費設備費外,廣告收入有了,前途遠大,可以進一步發展,辦電視台,向調頻台進軍。

  在民國十七年六月中央黨部創辦廣播電台,以便宣傳國父遺教,因為大陸地大文盲多,無線電廣播遠近適宜。比報紙快,值得提倡。在台灣廿餘年來,一切進步,無線電器材也由真空管至電晶體,從收音機進而到彩色電視機至四聲道音響,由輸入國而進步成電子輸出國,每年有許多人投身此一事業,由於政治安定,工業起飛比從前進步多多。

轉載音響技術第18期 JUN. 1977 ●今昔談●從二極管開始/蜀 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