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8-001.jpg

  自從十一月十九日那場Hi-Fi欣賞會領教過ESS 500大功率的威力之後,心中對家裡那套全段IC組成的小功率AMP頗為不滿,於是心中躍躍欲試──換過HI-POWER過過癮。現今後級已全部裝妥,經多位同好的嚴格試聽與測試,為一的缺憾是尚未有一Pre與其匹配(多數人總認為買了什麼後級就必須買同牌子的前級才能「匹配」)。自從去年十二月廿五日收到唐先生之前後級零件估價單後,後級部份早已完全做好了,但前級零件卻久久沒有下文; 一拖就拖到了三月底,其中不知打了多少電話去催了,還好四月初已拿到了前級之全部零件了,由此可見前級之籌劃想必是費了許多苦心的。現在我機器是裝好了,但許多事先所未知的因素卻接連地跑了出來; 可能我是第一個裝完的,唐先生硬逼著我寫報告,只好本著學習者不怕錯的精神勉強的寫了,不過我得事先聲明,我對電子方面我只具有一般常識而已,有些問題到現在為止還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下之報告乃是家父和我兄弟三人之裝機實際經驗,請讀者參考,謬誤之處還得請高明之讀者指正之。

裝機過程

(A)機箱之整理及PC板之插焊

  本機大小之零件均已完備,唯獨缺少一根保險絲及一個0.047u之陶片,數十根接線柱,10A之AC繼電器,其他零件應不多不少。拿到了機箱零件後先別興奮忙著裝機,先確實的把零件檢查表逐一校對,發現P-2 C202 20547P之陶片改成8P,P-3部份9632多了一個9633卻少了一個,零件大致還沒短缺,後經唐先生之指示47P用8P亦無妨,9632,與9633性能相近在影響不大就代了過去。

  零件檢查完後便把機箱組成固定,但L形片要等把前板之控制部份、耳機插座等,依面板之厚度耳機插入之方便候再予固定。面板請先用報紙包好收藏起來,等全機裝完再用強力膠黏上L片。背板輸入輸出座及AC座等此時均將鎖緊,若相加裝AC繼電器者,在Fuse邊機箱側板上開約一米厘之小洞固定此種大型繼電器之用。前板之VR及選擇開關等依面板所示之項目鎖上即可,待會接線時拆下線較易接。接著便是PC板之插焊,仔細地對照零件檢查表之編號發現與白金弘先生之線路圖中之編號略有不一致,如P-3部份Q301 304是2N2905但零件表卻是MJ9632,為了避免此種小謬誤造成大錯,我以白先生之影印圖為標準。PC板之插焊,依線路圖及PC板之佈線,每個元件均經三用表大略檢查及刮腳後逐一插上焊牢,完工後再以目視檢查一遍; 除了P-3之電源部份外,其他皆左右對稱才是,檢查完後再看看板下有無假焊及焊錫粒,電阻腳之黏附。如此一來三片PC板已大功告成了。鎖PC板時先考慮了佈線時之合理位置,上鎖時選用了零件包中較長的十二根螺絲,並且在P-1處最靠近PHONO,INPUT處之螺絲腳套上一焊片做為接地用,此處之底板亦得把烤漆刮掉。P-3+38V(DEC)旁0V之螺絲亦同樣做法。固定PC板是用一母螺絲把螺絲給固定在底板,向上之螺絲尾部再用二母螺絲把PC板固定這樣一來PC板就很牢了,但得注意一點,鎖PC板之母螺絲勿與PC板之地緣互碰,我的P-1就有這種情形,否則此處便又成了一處接地了。

(B)佈線及地迴路之安排

  起初我的佈線是這樣安排的,為了減少外界之感應,較長之導線一律用隔離線,但十二條到高低音控制仍用單線,其他輸出輸入一律用隔離線,背板INPUT之地線線皆不相連左右亦分開,但PHONO例外地線左右互連後,串聯一0.047uF之電容在P-1螺絲腳下之焊片接地。其他部份是這樣子的。輸入端子之地端及PHONO之輸出地端經隔離線之地線,集合到Selector與Tape-moni隔離線之地,然後交連到Balance及音量控制器之地線,之後再由VR之隔離線集合到P-2輸入地端如此構成訊號接地。

  輸出部份由P-2之輸出端,用隔離線到TONE後接磁簧開關,經磁簧開關輸出,其地線由P-2一直交連到輸出座,但左右仍分離的。再由一條單線由P-1置P-2再至P-3 0V旁之螺絲焊片接地。耳機之地線是接在輸出座上,完成了全機之接地系統,電源部份,是依線路圖上所述,只是在AC繼電器多加了二個0.02u之電解電容(防止接點接上時瞬間之衝擊雜音)。

(C)試機

  試機前在把機箱內所有的導電雜物清理乾淨,就是細如髮絲的小銅絲也一一予以撿去。打開了,POWER-ON後再至AC-OUT,繼電器噠的接上了,量取了電源上的電壓均正常後再予以Off,接上了信號產生器與示波器,再度打開了電源,但示波器卻不見訊耗輸出,此時以為一定是一大堆儀器間之連接線接錯了,此時又注意了下列四點: 如果在AUX 1輸入別忘了Selector也要在AUX 1,Volume不能沒轉開,Monitor要在Source上,Balance要扭至所測的一聲道,我即上述幾要項注意到了某點,卻又忘了某點。休息一下後,重新再查線。打開電源後,R20-3MΩ之電阻竟使磁簧開關延長了廿六秒後接上,之後一氣之下換了500KΩ,大約4秒後接上,但4秒末時全機尚未穩定,接通瞬間就有轟然巨響,約略的思考了一下,R-20好像與接通時間成了比例(近似),結果換上1MΩ後便在預料之內──8秒~9秒接通,延時線路已完全發揮了作用。接著輸入1KHz方波TONE置於Off時平平整整的,到了10KHz至20KHz間也不見其輸出衰減,上升時間與ESS後級差不多,但超低頻50Hz以下就有點歪「扭」了,但它已經很好了。轉動Bass與Treble(此時TONE-IN)方波有了傾斜了,但加入Loud後卻不見低音加強(我覺得反正這些皆為失真放大級)不大予以重視,迫不及待的搬到音響架試聽了。

(D)實際聆聽

  首先是聽: 雜音有多大,什麼都沒輸入,只接後級,Volume最大,在喇叭)正軸一台尺處哼聲隱約可聞,但PHONO就不行了,哼聲之大有如冷氣機一般(高級的)。即使是如此放上唱片唱唱歌吧,首先放的是AR的測試唱片,依聽之下發現小提琴的聲音清晰銳利,不再只是尖叫了,低音域部份若聽大型交響曲,其中大提琴之聲音及整個音樂廳之回響清楚可辨,若聽搖滾樂,低音吉他最能表現了,是真正的低沉而不再是隆隆聲了。儘管它「歌能唱得很好」但對還存在的哼聲心裡頗為不快,因此又嘗試了機內機外數十種的接地法──仍然無效因此決定抱著它找唐先生診療去。

(E)唐先生家之會診

  在唐先生家裡,我一打開機箱蓋,他便直接了當的說我整個地迴路皆錯了,但不管如何還是進行A-B比較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唐老編把它自己裝的那台轉至PHONO,Volume仍至最大,其喇叭之哼聲竟比我的還大,心中不禁一喜。以為唐先生出醜了,誰知,依樣測試,我的那一台Volume只至¼處卻出現了強烈哼聲及AM電台的吼叫聲,納悶之餘以為唐先生接上Tuner了,但背板除了PHONO輸入外,什麼也沒接,這才恍然大悟,由於我把所有輸入知地現在選擇開關後全部絞在一起,因此地迴路錯誤了,隔離線網成了天線!磁頭放大成了擴大機了(註: 唐先生家位於電台天線旁之強磁場區),後經唐先生之建議便完全依照17期一樣重新再佈線。

AT-18-002.jpg

(F)重新再佈線及其結果

  回家後,隔天第17期收到了,把選擇開關後的那一大堆隔離線網統統剪得乾淨,完全依雜誌上之所示,重新再整理連接線,所有的連線如圖所示,不必用隔離線的地方就不再用了,甚至輸出也不用隔離線。再度試機,示波器轉至0.02V檔高電平輸入部份的雜音幾乎看不見,PHONO部份若使用隔離罩罩住,僅件約0.04V之雜音,但若不使用隔離罩,只把機箱蓋蓋上亦有同樣的作用,只是效果較差。哼聲到此總算解決了,但Loudness部份仍是無效,結果把原來所附的0.22u及15K改成0.02u 2.2K後低音豁然而出,若你喜歡「低音」換成1KΩ更是令人興奮,若如果是使用ESS後級者,小心你的低音喇叭別給「碰」壞了,Bass與Treble之控制其波形完全和書上所攝得之完全一樣。再度試試喇叭發出的雜音有多大,我使用的是中華路買來的某牌高效率喇叭,音量最大時普通人在低音喇叭前5cm勉強可聞,「金耳朵」們在10cm處聽不見了,此時還包含了後級的雜音呢,PHONO部份雖然不能做到寂靜無聲,至少也能和原裝貨匹敵了; 此時我在換了一個原裝的低效率喇叭和剛才的高效率一比,妙極了!此喇叭竟一點聲音也沒有(高電平輸入部份)僅高音有一點嘶聲,但是PHONO部份雖然雜音還是存在但已比高效率的喇叭少多了,此機之裝配到此也暫告一段落了,以2500元購得如此性能優越的機器,該是「自己裝」們的一大鼓勵吧!

(G)記後

  各位讀者們一定會懷疑真得有那麼好嗎?其實只需照17期按圖裝機一定沒有什麼問題的。還有一點許多數據我並未寫出比如S/N, RIAA等化偏差等......,這些也只好等聯考完再去料理它了,我想還是讓唐先生去做吧!謝謝唐先生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最後我還想說: 雖然我們此次試裝的ESS-Pre不能與McIntosh Mark Levinson比,但相信擁有他們的人,不會有比擁有這台打著「Audio Technique」Mark的人,擁有更多!

  唐凌附註: 在零件包中附有一段熱縮套管,由於未作使用說明,大部份已試作者均未予利用,甚為可惜。其用法是先以尖物將壓扁之管套挑開,剪成約1.5公分一小段,套在隔離線剪去隔離網之一端,並用熱風機吹之,就可以把線頭緊縮了,由於該套管市上不易購得,已擬請本刊服務中心設法供應。

轉載音響技術第18期 JUN. 1977 ESS前置擴大機試製報告/鄭岫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