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01-001.jpg

如果有更多的人拿起烙鐵在沉思,那就是我們想做的事。

  香港音樂生活和台灣音樂與音響,創刊已有年,其發行的宗旨,原在希望藉現代音響設備之助,提倡音樂欣賞風氣。所以我們一向堅持「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想法,求其善盡推廣音樂之功。

  誠然,音響原為現代科學和藝術的結晶。音響技術離不開電和電子,只要是稍稍懂得電,稍稍認識一點電晶體或真空管,便可以毫不費事地去操作一套現成的音響,甚至自行拼拼湊湊也能湊出相當理想的擴大機來。但是如果想進一步使它響得更好,便須對音樂的構成,聲響的發生及傳播,聽覺原理和美感,乃至視聽器官之聲息相通,有所詮釋。揉合這些錯綜複雜的感性和知性因素,才是現代高傳真度音響的完整內涵。便是我們已有的音樂與音響音樂生活,所想闡述的內容。

  在這樣的內容涵蓋之下,其不能滿足於部份喜歡自己動動手的音響愛好者是必然的,甚而引起另外一些讀者們的疑惑; 愛好音響而又不喜歡音樂,究竟為什麼呢?

  事實上,我們非常明白,音響的目的雖是音樂,而音樂器材的構成,亦不過只是一些枯燥的電容、電阻、線圈和晶體,但是這些理性的構成,便代表了具有極其誘人的力量的技術層面。許多年輕的朋友,只要擺脫讀書的壓力,便會不期而然地翻開線路圖,拿起銲槍、鑽進電子音響實驗的園地。當然,他們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自己裝組一套「會響」的機器。

  對於某些人來說,「技術」之所以會誘人,往往是費解的,但我們敢於相信,它確是如此,至少我個人就常有這種感覺: 每當拿起烙鐵,不管為了焊脫機器上的一枚電阻,或者是在電阻上跨接一片電容,這樣簡單的動作就往往容易導我於沉思至忘我的境界,這種感覺,有些像棋奕一般的會神,但無棋奕的耽溺;也有些像寫詩一樣的凝聚,卻了無寫詩時的苦澀。

  於是乎,我們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所學所知,是否足以來做好這件事──辦一份屬於音響範疇的電子技術雜誌。我們只有非常誠懇地在接受諸多音樂與音響音樂生活雜誌讀者們的熱誠之後,投以更大的熱誠,開闢一方在音響的處理技術上,窮理致知,手腦並用的園地。因為這只是以往我們的編者和讀者間熱誠交織之後的一種嚐試,雖沒有高不可攀的抱負,卻有著讓大家的智慧與經驗融合為光為熱的理想。這個理想的達成,自然依賴您的支持與匡正。

  朋友們!該是拿起烙鐵的時候了!如果有更多的人拿起烙鐵在沉思,那就是我們想做的事。

轉載音響技術第1期 JAN. 1976 代發刊詞/我們想做的事/唐 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