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32-001.jpg

  醞釀多時的「電子情報」雙月刊終於在六月一日誕生了,在此電子技術飛揚的時代,我們欣見一位新的朋友,從另一個角度和範圍,為我萬千有志於電子技術鑽研的青年朋友們,開始提供更為廣泛的服務。

  誠然,電子技術的發展,是近半世紀以來,對人類文化及生活,提供了最不可思議的變化和震盪的科學之一。近在不到一個世紀之前,隔著浩瀚的海洋,人類想立時互通信息是不可能的。但到了二次大戰起,無線電技術已使世界巨變之姿,加入了戰爭,楔入了人類的生活。且這種巨變並稍無停止之刻,繼續著昨是今非的飛躍著。直到十幾年前,如果我們要學無線電,仍然要從五燈超外差式收音機開始,在那時,「無線電」幾乎涵蓋了電子技術的全部,因而時至今日,在我們的工商法令上,對於電工器材廠商的分類,依然只做簡單的「有線」和「無線」二分法。

  但是現在的電子技術,可就真是包羅萬象了,聲頻擴大機的A、B、C、D......類,只是電子技術終極小的依部份,收音機也未必是每個電子科系學生所必修,此外數字計算機是一部份,工業電子、醫學電子......都只是一小部份,而最近幾年發展出來的微處理系統(Microprocessor System)涵蓋及用途之廣,其前途更是無可限量。總之,今天的「電子人」,無論其知識領域或前途發展,可真是海闊天空任君翱翔。

  還憶兩年多以前,我們抱著只要大家拿起烙鐵來想一想為宗旨的心情,創刊了音響技術月刊。那時候,絲毫沒有想到「領域」的問題,下意識地覺得只要談音響就可以了,而後來才發現此中使命之沉重。大家在無情可寄的情形下,把一些純電路的、邏輯的、儀表的、零件工程的、電視技術的,乃至大小電腦軟體和硬體所需之知識均寄情於本刊。但是在這裡我們面臨了兩個問題: 第一是主題與內容的問題,本刊既定名為音響技術,多談邏輯電路或視頻技術甚至於廣播收音機高中頻電路均非所宜; 第二是能力問題,即如所知,本刊編輯同仁,多為文法科系出身,對音響只是一種業餘的興趣,正因為這種興趣才介入電子電路之中,如果要我們步向「全電子」的領域,雖非困難(可以招兵買馬一番),但畢竟與宗旨不合。

  所以我們一直寄盼著有一種「全電子」的刊物出現,一方面明確地劃分了不同的使命感,另外一方面,說實在的,我們自己也急於想從別人的努力中,偷懶地吸取一些必要的電子知識。

  現在,「電子情報」已經創刊了,原先讀者對我們的寄情,我們很願意轉寄於電子情報,並且誠懇地希望本刊讀者給予該刊必要的鼓舞和支持。因為現在(以二千萬人口的台灣島而言)辦雜誌乃非易事,賣書是鐵定賠本的,唯賴廣告來維持正常的營運,卻可憐在我們(電子類期刊)的廣告客戶中,沒有白蘭、沒有大陽製藥、沒有藍歌或鄉村芝麻城,每月三十頁的廣告,總收入還不超過十幾萬,後面卻有著龐大的支出......所以辦雜誌,是頗為需要一番勇氣和鼓勵的──當然指的像我們這樣的雜誌。

  另外,除了掌聲和喝采之外,我們更期盼「電子情報」抓住既定的方針與內容,為所有有志於電子技術的朋友們服務,萬勿因廣告而遷就內容。如果說目前音響市場還稍有一點成就的話(其實也可憐的很),音響技術雖不敢自負地自邀其功,至少我們曾經有過原則,否則我們大可高呼四聲道萬歲,而呼聲愈高,財源必愈滾滾而來。

  總之「電子人」的領域是海闊天空的,但只恨我們(本刊同仁)當初除了音響之外,不知有他,否則光是Microprocessor就足供我們翱翔而不下了。「電子情報」的朋友們卻是此中專家,該不會只有Audio中打轉吧!同時在能力的許可之下,我們建議儘速地由雙月刊改為月刊甚至旬刊,這樣才有「情報」的意味。

轉載音響技術第32期 AUG. 1978 技術人說話/電子人海闊天空-寄望電子情報月刊/唐 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