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輕而精密是前置擴大機的特性,雖然它的外型比不上後級來得壯觀,但由於兩者的「要求」出入甚大,因此有時它的「身價」要比後級來得「重」。

  相信許多人會有這種經驗:要想聽出音色的差異,換一部後級不如換一部前級。以今日的製造技藝而論,即令是國產品,後級擴大機已能給人們滿意的效果;而前級擴大機似乎是廠商們的秘密武器......。

  在前級擴大機間是否也存有相互矛盾的理論呢?我們且看 Mark Levison 的JC-2、Audio Research 的 SP-5、ONKYO 的 P-303、CROWN 的 IC-150A......,這些「名機」都是以簡潔為設計著眼點,為了免除失真、雜音、交流干擾等,能省就省,甚至認為音質放大電路就是失真放大電路......。我們再來看看 McIntosh C-32、YAMAHA C-1、Marantz 3800、SAE 2100......,這些不也都是「名機」嗎?由於設計得複雜,這些機器非但具有前置擴大機的功能,更可以說是一部「控制器」。

  這是需求的問題,Soundcraftsmen 的前置擴大機每部都具有等化器的功能,而 ACE 的零失真擴大機在高電平輸入時只有音量控制的功能。因此在看完本文後,您應該會對前置擴大機有了最基本的認識。

CROWN IC-150A.jpg

CROWN IC-150A 立體控音器

  美國 CROWN 所出產的各種型式的擴大機由於售價較為高昂,因此往往由日本或及其他廠牌佔住市場;但近年來,特別是近半年來,CROWN 一系列高水準的器材突然的受到音響愛好者的關注。

  所有 CROWN 的器材都夠份量標出「專業用」,M-600 如此,IC-150A 亦復如此,這自然得歸功於優秀的線路設計。本機由 IC-150 改良而來,面板上的設計非常簡潔,共有 6 個旋鈕,自左至右分別是輸入訊源選擇、音量控制、平衡控制、Panorama 控制、低音控制及高音控制。比較特殊的是 Panorama 控制,它的作用與 Mode 開關相類似,但較 Mode 更為靈活。但此鈕必須與平衡控制配合使用才能將立體音場完全表現出來;換句話說,如使用正確,則可以把「現場」搬到自己的客廳裡。

  面板上也有 6 枚按鍵式控制鈕,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分別是響度補償、電源開關、兩組錄音輸入鑑聽、低頻濾波、高頻濾波及音質控制失效按鈕。

  本機高電平輸入部分接有 100K 之負載電阻,從輸入至輸出,其增亦被設定在20.8 ±0.2 分貝;換句話說,當音量控制旋至最大,輸入電壓若為 0.5 伏,即可得到 5.5 伏之輸出。

  而兩組低電平輸入則要經過 RIAA 網路等化,其輸入阻抗為 47K 歐姆;本電路的增益為可調式,在後板上有兩個小螺絲可調整每聲道磁頭放大器的增益為 30 至 50 分貝,而使得電路總增益為 50 至 70 分貝。當調至 50 分貝時,則輸入 33mV 可得到 10 伏輸出,若調至 30 分貝時,則輸入 330mV 可得 10 伏輸出,故本機的輸入過荷為 33 至 330mV。

  CROWN 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的使用 IC,但各項規範都在水準以上,這也是其最成功之處。本機的電路中共用了 6 枚 IC (相當於 97 枚雙極電晶體、兩枚然納二極體、12 枚二極體及 24 枚場效應電晶體),以及金屬膜電阻、電容;其交連電容則用鉭質以杜絕漏電問題。

  在磁頭放大電路裡,除了第一級由兩枚晶體管構成互補對稱放大外,並使用 LM301 運算放大器;在音質控制電路裡亦使用編號為 LF-356H 的 FET 運算放大器,簡化了不少裝機程序,並有效的提高訊號雜音比。

  IC-150A 的音量控制鈕,其循跡誤差只有 ±0.2 分貝,而整衰減量為 58 分貝範圍的調整;高低頻濾波則在 5K 赫與 24 赫做 -3 分貝的衰減。本機的頻率響應再高電平輸入十為 3 至 100K 赫 ±0.6分貝,低電平輸入時為 3 至 100K 赫 ±0.6分貝,低電平輸入時則為 10 至 20K 赫 ±0.1分貝;訊號雜音比在高電平為 95 分貝,互調失真低於 0.002%,總諧波失真低於 0.0005%(失真儀幾乎測不出)。

  各項規範的確實,也是 CROWN 的一大特色,每部機器都附有 Owner's Manual,如果看過隨機測試報告,我們就可以知道 CROWN 所公佈的規範是值得信賴的。

SANSUI CA3000 前置擴大器

  如果光看本機的外型架構,針難令人相信它是部前及擴大器,特別是面板上還有兩個電平表;但如果打開機蓋的話,那巨型的線圈捲繞式電源變壓器會更令人感到疑惑。

  在 CA-300 中,磁頭放大電路是該廠的一大革新,在第一級輸入使用了低雜音而經過特別挑選的 FET 做為差動放大,而以 A 類單端推挽式電路做輸出。在第一級電路裡,由於增益高,並為防止極高頻,而採用了 CR 濾波電路;在第二級的 FET 放大電路裡,則採用 NF 網路,來加強低音頻。因此當使用了 CR-NF 網路後,不但雜音、失真均大為降低,而且在 30 至 15K 赫之聲譜中,其 RIAA 等化誤差不超過 ±0.2分貝。

SANSUI CA3000.jpg

  本機可輸入兩組唱頭訊號,因此有兩塊立體聲磁頭放大器印刷電路板;其銅箔位置及零件位置完全一樣,但有部分電容器稍有不同,一為黑、一為白──這又是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

  高電平放大部分則仍使用差動放大,並配合射極隨耦器及單端推挽緩衝放大電路,使得動態範圍極寬,這也是本機的特點之一。

  本機音質控制為高、中、低頻三段控制,並在後面板上裝有唱頭負載電容選擇(10P、100P、200P),這亦是與其他機種相異之處。當然最特殊的還是它的輸入過荷,由於其磁頭放大電路所加電壓為 ±50 伏,並採用 A 類單端推挽式電路,因此它的唱頭輸入過荷高達 1000mV。

  本機的總諧波失真和互調失真都低於 0.03%,頻率響應為 10 至 100K 赫 +0.5, -1 分貝。聲道分離度優於 60 分貝,訊號雜音比於低電平時為 70 分貝,高電平時為 90 分貝,輸出額定電壓為 1.3 伏,最大為 8 伏。本機共使用 103 枚電晶體、四枚 FET、26 個二極體和 4 個 IC。

Audio Reserch SP-5 前級擴大機

  Audio Reserch 的真空管機 SP-3A-1、D76A 等,在本省是出盡了風頭,大概所有的「玩家」都擺設有一套此真空管機。然而在電晶體不斷的研究開發進步的趨勢之下,該廠也暫時的收起了發燙的管球仔,走入固態零件的領域內。

Audio Reserch SP-5.jpg

  SP-5的面板設計較 CROWN IC-150A 更為簡潔,音量級平衡控制,Mode 及輸入訊源選擇,在加上電源、鑑聽開關和一枚指示燈,如此而已,根本的就省略掉了音質控制放大電路。

  如若打開機蓋,則可發現到一只大塊的印刷電路板,所有的零件(電源變壓器除外)包括電位器都焊在這塊印刷電路板上。前研該廠已開始研究電晶體機器,但他們的工程師先稱他們業已發明一種能夠「產生真空管聲音」的固態元件──類比模體(Analog Module);因此在 PC 板上將可發現有六塊類比模體。除此之外,再電源部分使用了四枚電晶體,其中有兩枚為達靈頓管。

  本機面板上的輸入訊號選擇控制上只有一檔唱頭輸入,而面板上的輸入插座卻有兩檔唱頭輸入。原因是其中有一組為動圈唱頭輸入,但在 PC 板之前需加上 Pre-Pre Amp. 的 PC 板方可使用。

  本機的頻率響應為 1 至 100K 赫 ±3分貝,額定輸出為 2 伏;總諧波失真與互調失真皆為 0.005%,訊號雜音比為 80 分貝。

Mark Levison JC-2 前置擴大機

  如果說 Mark Levison 是一支突起的異軍並不為過。而近兩三年來,由這家音響製造公司所生產的各型機種,已在音響市場上(特別是在日本)掀起一陣陣的熱潮。

  在 JC-2 之後是 LNP-2,這部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前級」除有低電平放大器外,並包含音質控制放大電路,是很「完整」的前置放大器。JC-2 則省掉音控電路;當然,為了得到更佳的效果,Mark Levison 或許會很快的推出高水準的等化器以搭配之。

Mark Levison JC-2.jpg

   本前置擴大機可分成兩部分,即放大器部分和電源供應部份。金屬機殼折成為具有前、後板及兩邊的封閉形狀,兩吋高的面板是用旋轉控制器的螺絲固定在機殼上;獨立的頂蓋及底蓋可鎖上機殼用以封閉機體。所有的金屬部分都是經由陽極處理過的黑色鋁板所構成;主印刷電路板用十個螺絲固定在底板上,佔據了機內大部分的空間,在這塊主印刷電路板上裝置有 5 塊活動式插入單體(Active Potted Module)和用來濾波、增益控制、耦合的各種不同的電阻和電容。另外兩塊插入式電路板是唱頭放大用的均衡器;另外還留有一個空間供 JC-1SM 動圈唱頭放大器(Pre-Pre Amp.)插入使用。

  本機所使用的 Module 與 Audio Reserch 的 Module 並不相同,它具有一塊印刷電路板,上面亦是插滿晶體、電阻和電容;由於這些電路都是工作於 A 類放大,為要獲得絕對正確的恆溫並避免外來的干擾,因此將整塊密封,並引出數支鍍金的接腳插在主印刷電路板的鍍金插座上。在每塊 Module 上都標明有 A 類對稱推挽線性放大器字樣,除了直流電壓濾波器外,其餘的 Module 都是 ±15 伏的供電。

  本機的磁頭放大電路恰好構成一非反向均衡放大器,當頻率為 1K 赫時具有 33 分貝的閉環路增益,RC 回授網路之作用則為 RIAA 均衡放大器。這些個單體所消耗的靜電流頗大,當供應電壓為 ±15 伏時大約有 65mA,大部分的靜電流入輸出及以使在高頻段能充分的驅動回授環路,因為回授網路的阻抗甚低──頻率 20K 赫時大約只有 160 歐姆。

  當本機的平衡控制器調於 0 分貝的位置時,JC-2 內部的輸出放大級其正常的必環路增益為 21 分貝。本機的每一聲道軍裝致有獨立的平衡控制器,其作用就是改變輸出放大級的串聯回授電阻值,每變動一格,增益就會改變 1 分貝,當反時針旋到底時,控制器即因接地而無輸出。

  本機的電源供應器密封在一個經過陽極處理的鋁盒內(鋁盒可防止磁場干擾),一條 3 呎的交流線和一條 5 呎的電源線分別連接市電及前置擴大機,並且有足夠的隔離效果以使前置放大器不會產生交流哼聲。在選用的零件方面,電阻都是採用誤差 1% 以內的金屬膜電阻,電容則是選用雲母、塑料或更好的鉭質電容,本機的內部所使用的接線都是具有鐵佛龍外皮的隔離線。

ROTEL RC-5000 立體前置擴大機

  在本刊上期的「13種高電力擴大機」一文中曾經介紹有 ROTEL RB-5000 型 500 瓦後級擴大機,因而引起許多讀者的興趣,並驚奇 ROTEL 有如此高超的製造技藝;唯可惜的是,新樂得公司並為進口此兩型(含 RC-5000)高水準的機器,使得國內的音響愛好者均失之交臂。

  RC-5000 是與 RB-5000 配合使用的前置擴大機,其品質水準自非等閒。我們可以從圖片上清楚的看出它具等化器的作用,自 32 赫至 16K 赫以八度音程分成 10 段頻率控制,每段控制範圍為 ±10 分貝。

ROTEL RC-5000.jpg

  本機的唱頭輸入有三組,前兩組 MM 用,第三組則為 MC 唱頭專用。第一組唱頭輸入的負載阻抗、電容及增益,可由面板上三枚旋鈕操作選擇之。RC-5000 的最奇特之處大概要算三電源電路了,因為在這部機器內竟使用了三個電源變壓器!

  本機的額定輸出較低(只有 1 伏),但若與 RB-5000 搭配使用則毫無問題;總諧波失真低於 0.005%,RIAA 等化誤差為 ±0.2 分貝,訊號雜音比再低電平輸入時為 85 分貝,高電平輸入時則為 95 分貝,這都證明了本機足夠被稱為專業級水準的機器。

McIntosh C-32 前置擴大器

  美國 McIntosh 的器材在本地一直受到好評,實源由其具有高水準的品質,由 C-32 前置擴大機即可看出功夫所在。

  面板上中央為 5 段音頻控制器,其中心頻率定在 30 赫、150 赫、500 赫、1.5K 赫、10K 赫,每段均可作 ±12 分貝的調整。這種分段音頻控制比起採用八度音程或三分之一度音程圖示型等化器的效果來得差,但比起普通的高、低音控制又要來得高明得多。

McIntosh C-32.JPG

  左方為 Listen 及 Record 選擇鈕,此二鈕可使此裝備於輸送任何節目源至錄音輸出線路之任何線路時,仍能聆聽任何其他連接之節目源。由於 Listen 及 Record 之輸送完全獨立無關,故可自此裝備之後面以幾條簡短的接線將一錄音機接至 Listen Program 線路。

  平衡及響度補償為使用同軸之雙連電位器,其左為一線性擴展器(Expander),藉此擴展器可調定由 1.0 至 2.0 間任何位置之分貝擴展比。而兩個立體耳機插座,一為駁接靜電式耳機,一為接駁動圈式耳機;前者由機內附有的高功率放大電路輸出,後者則直接經由一阻抗匹配電路。

  若詳看 C-32 之線路圖,則不難了解其品質與高價格之理由。所有的訊源均經過 FET 類比開關,唱頭輸入則在經磁頭放大與 RIAA 等化回授網路後進入 FET 綜合運算放大電路、高電平運算電路......等。音量控制器為超低頻循跡誤差之電位器,其後為 FET 高電平運算放大器,均衡運算放大器、FET 濾波運算放大器,然後經由等化失效開關進入擴展線路。

  為減低哼聲之感應,C-32 之電源變壓器有三重隔離罩,次級線圈電壓經由一 5000uF 電容做橋式全波整流,提供 ±26 伏之直流電壓。而低電平運算放大電路所需之 ±18 伏一來自此 26 伏之電源,並經由一枚 IC 穩壓器所控制。

  前級放大器之輸出端至輸出插座間接有一個繼電器,其動作時間由一電晶體開關所控制,電晶體開關則由一長時間常數之電容器充電網路所控制,此網路約於開機 2 秒鐘後接通繼電器。而切斷時間常數較短,於前置放大器之主電源有機會放電前即可切斷繼電器。

  本機的額定輸出為 2.5 伏,頻率響應為 20 至 20K赫 +0、-0.5 分貝。諧波失真不大於 0.05%,訊號雜音比在電平輸入時為 80 分貝;高電平輸入時則為 90 分貝。

GAS Thaedra 前級擴大機

  美國 GAS 是以生產「怪獸」擴大機而著名於世,其高功率後級擴大機在音響愛好者的心目中確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家以「大猩猩、小猩猩」為號召的音響製造公司,除設計高功率的機器外,並也推出了高水準的前置擴大機。

  Thaedra 是一部經過長期設計而徹底改良的前置擴大機。其唱頭放大部分除適合一般的動磁唱頭外,並有專供動圈式唱頭使用的 Pre-Pre Amp.;固然目前已有許多擴大機都能適用動圈式唱頭,但 GAS 的設計已比它們早了半年。

  由面板的控制器來看,本機的功能已相當的完整。左方四個旋鈕分別是方式選擇、錄音鑑聽選擇、錄音拷貝選擇和低頻濾波器頻率選擇鈕。下方則有 5 個按鍵開關可選擇 5 種不同的訊源輸入,包括動圈式唱頭、電磁式唱頭、調諧器和兩組輔助輸入。中間旋鈕則為 A 聲道的高低音控制器和錄音輸入、輸出連接插孔;其右則為只電平控制和左右推槓式的平衡控制;最右方式 B 聲道的高低音控制器、兩個立體耳機的插孔及一個長方形的電源開關、指示燈等。

GAS Thaedra.jpg

  在 DC 擴大機裡,無論是前級或是後級,極低頻濾波器是不可缺的一項設備;而本機的低頻濾波則有 OFF、10、20、30、50 數檔選擇,當控制器置於 OFF 時,本機即完全是直流擴大機了。

  如前所述,動圈唱頭為高傳真帶入一個新的境界,但由於其輸出極低,故先需加以放大。利用昇壓器(Set-up Transformer)是一種方式,但 GAS 卻更進一步的採用前端放大器(Pre-Pre Amp.)來提高動圈是唱頭的輸入電壓。而唱頭訊源經前端放大、音質放大後即至輸出端,由於只有兩級放大,因此能降低諧波失真的複和性(諧波失真的複和性是隨著放大器串級數的增加成等比級數的增加)。而降低諧波失真、為提高輸入靈敏度,並要防止直流擴大機的直流漂移,GAS 就設計出一種伺服環路(Servo Loop)電路來解決上述問題。

  伺服環路是將兩級合而為一,其一是專供音頻訊號放大使用的主音頻放大器;其一是伺服放大器,僅做為控制直流之用。伺服放大器可以將直流漂移現象完全消除,同時因為伺服放大器可以連續鑑視直流輸出電平,即使驅動大量的高頻訊號輸經前置擴大機,亦絕對不會產生低頻調變效應。

  除了伺服唱頭放大器外,Thaedra 亦設置有供傳統動磁唱頭使用之放大電路,其輸出之能力、失真與過荷之特性與伺服動圈唱頭放大電路同具有絲毫不差的優異。而高電平伺服音調放大級電路採用兩個 FET 級特製之雙極電晶體,因此具有其獨特之性能。

  本機的電源電路亦採精密之設計,變壓器有兩組獨立的次級輸出;交流輸入座與輸出座和變壓器引線均完全以金屬板密閉在一小隔間內,免除了交流哼聲的問題。

Phase Linear 4000 前置擴大機

  這部 4000 型前級擴大機與舊型的 4000 迥然不同,Phase Linear 最近推出 Series Two 一系列的前後級擴大機,完全並除了以往的設計,4000 型就是其中之一。

  本機面板之設計亦相當複雜,當然亦表示其具有多種用途的功能。左方的旋鈕為轉錄及拷貝開關,四枚按鈕為兩組錄音鑑聽和立體單音選擇,以及 -20 分貝的衰減按鈕。中間三枚旋鈕為輸入訊源選擇及音量、平衡控制,右方則為高低音控制。

Phase Linear 4000.jpg

  比較特殊的按鈕控制中, Infrasonic Filter 作用類似於 Subsonic 開關,當按下此鈕及對 15 赫之低頻衰減。Active Equlizer 則能加強揚聲器低頻響應的效果;另外 Correlator 之作用為連接或旁路所有降低雜音的電路。而 Unimit 和 Correlation 兩枚 Threshold 旋鈕分別是改變節目訊源的動態範圍和失真度。

  該廠的另外兩種前置擴大機 3000 型與 2000 型則較易操作,且 3000 型的唱頭輸入分動圈與動磁兩組,動圈磁頭放大器尚為 A 類設計,因此失真特低。2000 型雖更為簡單,但與其他兩型一樣,都是選用低失真、高迴轉率的元件。

  本機的額定輸出為 2 伏,總諧波失真與互調失真低於 0.04%,頻率響應為 20 至 20K 赫 ±0.4 分貝,音質控制交越頻率為 40、150 赫及 2K、8K 赫(可調)。本機音量控制器的循跡誤差為 ±0.5分貝,唱頭輸入阻抗為 47K,負載電容為 100P。

Accuphase C-200 前置控音擴大機

  Accuphase (by Kensonic) C-200 前級控音擴大機試一部頗為誘人而且製作精良的前置放大器,具有罕見而十分良好的特點,該機的底部採用厚約 1 吋的基座,其上安置有一排垂直插入的印刷電路板、電源變壓器、濾波電容器以及穩壓用功率電晶體附帶其散熱片。本機在設計時十分嚴謹,選用零件之品質均十分優異,由音量控制器置於任何位置而兩聲道的循跡誤差只有 1 分貝,可見一斑。

Accuphase C-200.JPG

  以線路設計來說,採用了完全互補對稱式的線路設計。每聲道共使用六級放大電路,包括唱頭放大級、高電平放大級(音調控制放大級)、低頻與高頻截止動態濾波器、輸出緩衝放大級,以及耳機放大級。

  當面板上的音調控制開關按鈕按下時,高電平放大級裡的平直回授網路即被 RC 回授網路取而代之。因此,當音調控制迴路被應用之時,線路在操作上僅發生微小的差異變化。這是與傳統上前級擴大機之倒增益放大級在設計上的不同點。

  高電平放大級之後的平衡控制亦是本機線路設計的特點之一。通常在一般的前置擴大機裡,平衡控制器總是緊跟著音量控制器在一起。此處則不然在高電平放大級與平衡控制器的中間同時亦設計了一個靜音繼電器(Muting Relay)之裝置,該裝置係與電源電路裡所附屬的時間延遲線路連動,由於此設計,可以防止電源開啟時所產生的「噗」聲。

  耳機放大級駁接在前置放大輸出級的輸出端。該即將主前置放大輸出級的輸出電壓衰減大約五分之一,這是一個純粹的功率放大級,可以驅動 4、8 或 16 歐姆的耳機而產生大約 0.2 瓦的功率;因其具有低輸出阻抗,所以可使動圈耳機獲得較佳的阻尼。

  唱頭放大級是本機最佳之設計,不但採用全對稱互補式,而 ±60 伏的供電壓是許多名機所不能望其項背的;而在後板上也裝置有電位器,供兩聲道的兩組磁頭輸入電平調整用,以確保不會產生輸入過荷現象。整個唱頭放大級線路具有極高的開環路增益,而且由於完全互補對稱的動作,偶次諧波失真可以徹底被抑除掉。

  麥克風的輸入放大操作是由唱頭放大級的回授網路(RIAA)裡另外再加上一只平直的串連回授電阻以達成,此設置提供給麥克風輸入大約 40 分貝的非控制性增益。

  本機的頻率響應為 20 至 20 赫 +0、-0.5 分貝,失真低於 0.05%,訊號雜音比再輸入低電平時為 78 分貝,高電平時為 90 分貝。輸出電壓為 2 伏(200 歐姆),最高 10 伏。唱頭輸入靈敏度為 2 至 6mV(連續可調),高電平則為 200mV;本機之重量為 30.8 磅,在美售價約 600 元。

ESS 前置擴大機

  這是在本文介紹的13 種前置擴大機唯一沒有型號的機種,也是音響技術讀者最熟悉的機種,它曾經使很多人拿著烙鐵睡不著覺。

ESS PRE AMPLIFIER.jpg

  本機的外型設計亦非常實用簡潔,旋轉訊源選擇鈕則可接通唱盤、錄音座、調諧器和兩組輔助輸入;並有錄音鑑聽和高、低頻濾波器控制。移去機蓋則又是一番新的氣象,就是一大塊的 PC 板;所有的電位器與按鍵開關均不是直接裝在 PC 板上,而必須由 PC 板引線拉出,因此機內的佈線比起其他機種要來得有些亂;但 ESS 卻處理得很好,在高電平輸入時本機可得 100 分貝的訊號雜音比。

  本機的線路若以方塊來分析,則包含有磁頭等化電路、10 倍放大電路、音質控制電路、耳機放大電路和電源穩壓電路。而較特殊的式電源穩壓電路中並未使用常見的然納(Zener)二極體和大容量的電容器,由於它採用了延時接通網路並配合一枚磁簧開關,因此很巧妙的解決了開關機的問題。

  ESS 前置擴大器的工作特性非常穩定,這是本刊仿製的最大原因,由以下的規格亦可看出它確實是高品質的前置擴大機:頻率響應為 2 赫至 200K 赫 ±1 分貝,RIAA 等化誤差為 ±0.25 分貝,總諧波失真為 0.0075%,互調失真為 0.005%;訊號雜音比再低電平輸入時為 96 分貝,額定輸出為 2.5 伏。

YAMAHA C-1 前置控音器

  當數年前日本 YAMAHA 推出了高水準的 B-1 後級擴大機之後,音響界遂矚目於最新開發完成的場效應電晶體(FET)功率管,而這種晶體管的閘極與源極洩極之通路垂直,故又稱垂直場效應電晶體(V-FET)。因此為了配合性能優越的 B-1 後級擴大機,YAMAHA 特製造出高品質的 C-1 前置控音器。

  訊號系統的使用 FET 自然是它的一大特色,FET 運用於擴大機線路中具有數個優點:(1)對於脈衝訊號的響應極快,低失真並具有極佳的相位響應;(2)高輸入阻抗及低輸出阻抗之特性最適於設計高性能之線路;(3)柔順的壓止(Pinch-Off)特性,使失真度減至最低;隨著電壓控制的輸入特性,使得完全沒有部分電流集中的現象,能保持極為穩定的溫度特性。

  磁頭放大電路之設計亦是一大特色。若以方塊圖析之,則再 RIAA 回授網路前後端各有一級平直放大器(Flat Amp.);而先端平直放大器所加電壓為 +100 伏、-110 伏,後者則為 ±33 伏供電,這是與其他廠牌大不相同之處。

  RIAA 特性的等化線路,在早些時候大多採用 RC 型,雖線路單純明快,但在音質方面頗不理想,訊號雜音比及容許輸入電平欠佳,一直無法改善,所以多採用 NF 型或低頻 CR 型、高頻 NF 型等化線路。而 YAMAHA 研究設計了新的全頻帶 RC 型等化線路,解決了訊號雜音比及輸入電平的問題。

YAMAHA C-1.jpg

  通常 NF 型等化線路,採用電容、電阻零件做負回授以得 RIAA 特性,然而低頻時負回授小,使失真大,反之高頻負回授過大,易造成振盪不穩定。而本機純 CR 型等化線路設計觀點是使用高耐壓的 V-FET(YAMAHA 稱之為 SIT)來解決容許輸入電平問題;以低雜音 FET 來解決訊號雜音比問題。而在 RIAA 網路中所用的電阻為誤差 ±1% 的金屬膜電阻,電容為誤差 ±1% 的 Mylar 電容。

  唱頭的電感量與隔離縣及放大器的輸入電容量構成 LC 共振現象,唱頭放音的頻率特性依唱頭的負載電阻,電容量及唱頭本身的電感量而變。在本機,只有負載電阻可以調整,使配合唱頭及唱盤的電容量,控制至最佳的音色;負載電阻有 30K、41K、47K、53K、59K、100K 等不同之阻值。

  在前置放大器上裝設 VU 表示極少見的,本機採用可以追隨 10K 赫變化,電平由 -50 分貝 至 +5 分貝(0 分貝 = 0.775伏)的寬廣電平範圍峯值電平表,若與衰減 30 分貝電表衰減器合用,0 分貝即指示 +30 分貝,可用來指示功率擴大機的輸出功率,附再 8 歐姆時,0 分貝相當於輸出功率 +75 瓦,+5 分貝時為237 瓦。此電表可經由開關來監視前級輸出及錄音輸出電平,磁帶錄音的電平亦可指示出來。

  本機的頻率響應為 5~100K 赫 ±1.5 分貝,總諧波失真級互調失真低於 0.02%,訊號雜音比再低電平輸入時為 90 分貝,重量為 17 公斤。

  於生產 C-1 的同時,YAMAHA 亦推出 C-2 前置擴大器。後者為一般家庭使用中的佼佼者(當然也可用作專業),可接連三部唱盤,其中包括一組動圈唱頭輸入。C-2 的價格與機型結構約為 C-1 的二分之一,但除頻率響應外,失真與訊號雜音比卻較 C-1 更優,是很值得做購買者參考的機種。

ONKYO P-303 前置放大器

  在本文所介紹的 13 種前置擴大機中,ONKYO P-303 最為一操作與價格較廉宜者;但雖然它具有這兩種特色,其高超的水準還是值得愛好者加以注意。

  本機適合三組訊源輸入,計唱頭兩組和錄音座一組;所有輸入與鑑聽選擇都由面板右方的三枚按鈕來操作,非常的簡便;剩下的就是音量和平衡控制了。

ONKYO P-303-01.jpg

  以線路方塊圖來說,第一級為動圈唱頭放大器(適合動磁唱頭)、平衡放大器和緩衝放大電路,最後為輸出。如果移去機蓋則更一目了然,左右聲道完全分離,最前面的動圈放大電路固定在兩塊密封的金屬罩內以免除哼聲及交流雜訊的感染,其餘各級電路均排列整潔。在緩衝放大電路之前為第二級電源供應電路,緩衝級之後為初級穩壓電路。在左右聲道電路間共加入 5 條金屬條,中間兩條為匯流排地線(Bus Ground),其餘三條命之為匯流排輸送熱線(Bus Feeder Hot Line)。

  本機的元件自然是選取低雜音、低失真者,並且為了防止機器開與關時所產生的脈衝,在電路內並加裝一磁簧繼電器以防止之。

  由於 P-303 的功能較為「單薄」,故原廠建議應配合 U-30 (選擇器)使用,如此便可連接四部唱頭、三部錄音座等;如再加上 E-30 (等化器)和 M-505 (功率放大器),則成為 ONKYO 之最佳組合。

AGI 511A 前置放大器

  AGI 511A 型前置放大器的嬌小身段或許不會受到音響愛好者的注意,但由於它的電路零件排列及最簡潔的佈線,已使得本機成為最近半年來最受歡迎的幾部前置放大器之一。

  面板上控制部份呈左右對稱,兩只旋鈕為音量及平衡控制;左下方 5 個按鍵式開關為輸入訊源選擇,分別是磁頭、調諧器、輔助及兩個錄音座輸入。右下方 5 個按鍵是開關則為轉錄、鑑聽、立體單音選擇和一只 TONE SEND 按鈕。每只按鍵控制器都有指示燈來表示使用者的操作意願,而兩旁則為電源開關和電源指示燈。

  在一般前置擴大機的音質控制電路,如不是使用高、低音控制旋鈕,就是省掉它以便接續等化器,而本機的音控電路則非常特殊,它的 TONE SEND 電路能傳送高電平的訊號至等化器,而對於正在鑑聽的錄音訊源毫不影響。

  為了得到「高度忠實」的音樂重播,AGI 的工程師除了在設計時力求簡潔外,零件的選擇更是大下工夫;所有的輸入、輸出接座都鍍上 24K,以求得最低的電容損耗;所有的螺絲都使用不銹鋼製成;回授網路內使用金屬皮膜電阻,以求最低的雜音,所有的控制器都使用 Allen-Bradley 所製的;就連印刷電路板也是用特殊材料製成。而最值得注意的是:AGI 已開始重視 Slew Rate、SID 等規範(編註:請參看本刊 28 期音頻放大器的 SID 詳論),在別的廠商還忙著要如何降低總諧波失真的時候,AGI 的磁頭放大電路已能提供最低 250V/uS 的迴轉率。

AGI-511A-03.jpg

  本機的磁頭放大線路為 Bi-Amp.設計,即訊源輸入後,一組經由低失真、低雜音的運算放大電路後進入高速綜合輸出放大級;一組則經高通濾波電路後進入高速綜合輸出放大級,最後再經由高頻反交連網路輸出。而在高頻反交連網路前有一負回授經由 RIAA 網路回饋到運算放大電路。本機的運算放大電路是使用了一枚(兩聲道用)編號為 749 的 IC。

  511 型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解決了 DC 或 AC 交連的問題。目前的擴大機都以 DC Amp.為先進設計,DC Amp.雖有優點,但亦增加了「危險性」,使得許多愛好者仍採觀望的態度。而本機的輸出端仍有交連電容,但在此電容的前端有 DC 回授線路,在電容的後端有 AC 回授網路,AGI 是以雙回授來解決交連的問題。

  為了免除惱人的哼聲,除使用金屬隔離罩及鍍金的晶體座外,AGI 將一切引線都儘可能的設計在印刷電路板上,而真正能達到 100 分貝的訊號雜音比,恐怕還是該廠確實遵守了一點接地(Single Point Grounding)的原則。

  511A 型前置放大器除可加裝硬木殼外,並可將面板換成標準 19 英吋的鍍銀面板。其一般特性如下:磁頭放大器增益 40 分貝,訊號雜音比最低為 80 分貝,RIAA 等化誤差為 ±0.25 分貝,輸入阻抗為 47K(負載電容為 85P)。

轉載音響技術第33期SEP. 1978 音響器材的13種新貴˙13種高貴的前置擴大機/音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