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債技巧之一
一位許姓信徒數年前向某神壇壇主夫人借錢,壇主夫人表示她雖管理宮壇的財務,但無權將錢借與信徒,但該信徒表示他可以向主神擲筶請示,如若神明答允,就請壇主夫人將錢借給他,經過擲筶請示後,神明答允借與該許姓信徒200萬元,於是壇主夫人便領取200萬元借給許姓信徒。
討債技巧之一
一位許姓信徒數年前向某神壇壇主夫人借錢,壇主夫人表示她雖管理宮壇的財務,但無權將錢借與信徒,但該信徒表示他可以向主神擲筶請示,如若神明答允,就請壇主夫人將錢借給他,經過擲筶請示後,神明答允借與該許姓信徒200萬元,於是壇主夫人便領取200萬元借給許姓信徒。
陳典老先生生平: http://tw.myblog.yahoo.com/agoodman-suson/article?mid=117&prev=154&l=f&fid=1
1.錢無工擱缺:諷喻世人愛爭地位,卻只是爭名而無才學、無貢獻。
某日在花蓮的一家石材工廠,門口開來一部賓士350轎車,車上下來一位穿著得體的中年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位老闆級人物,這石材廠老闆看到客人蒞臨,也客氣的上前打招呼 :「董仔!您好!需要什麼?」
照片來源:網路圖片
民國67年我還在台北市當兵,時常到中華商場逛電子街,因此結識一位專修儀表的張姓老闆兼師傅,張老闆很年輕,對儀表修護很有心得,因為技術高超深獲顧客肯定,張老闆很年輕本身並不善言詞一付老實模樣,他的待客之道給人很親切的感覺!所以我每到中華商場總會到他店裡坐坐和他聊聊。
自從去過小嚴家後才知道,歐吉桑本姓葉名X福,南州鄉人士,夫婦倆為著名精修裁縫車師傅,遠近馳名,因買地建屋故租借小嚴家暫住。
葉老先生受日本教育,因此行為觀念與老一輩日本人相彷,做事細心對品質要求近乎苛求龜毛。
卅多年前,我還在高職唸高二那年,我一位嚴姓學弟帶我到他家裡玩,他住2樓,可是他們家1樓客廳擺著許多音響器材,大喇叭、音響櫃、最令我著迷的是放在音響櫃上頭的一台TEAC盤式錄音座,在當時這種東西除了大型錄音室和廣播電台外,一般家庭根本看不到,因此我一直好奇的看著這台盤式座。
在鄉下的地方廟宇由於大部分的委員都是地方長者,由於早年就學不易教育程度較低,長年務農知識也普遍較貧乏,故發生一些荒謬的事也就不足為奇,特將近年來個人所遇上一些故事寫出來自娛娛人,請勿過度遐想。
認識歐吉桑算算也經過二年多,就這二年中我對歐吉桑的了解;他為人很誠懇實在,雖感覺有點吝嗇,但對某些事卻不像平常那樣,感覺變得很慷慨,我覺得他對錢的態度是二個極端,一般吃喝玩樂,他是一毛不拔的,平時生活消費,他是斤斤計較的,但對陷於困境的人,他卻義無反顧伸出援手。
有次他告訴我他有個朋友曾開一張支票向他調借五十萬元應急,結果票期一到卻跳票了!他急忙趕到這位朋友店裡去,一進門就問:「阿進仔!你現在到底情形怎樣啦!」這阿進仔說:「債主逼的我沒辦法做生意!我看做不下去了啦!歐吉桑,對不起啦!」「你到底還欠人家多少?」歐吉桑問,阿進仔低著頭說:「二十多萬...」,歐吉桑問:「是不是二十幾萬還人家就可以繼續做生意?」阿進仔點點頭,歐吉桑看看自己手裡拿著的那張退票的支票,想了一下吐了口氣說:「阿進仔!這張票你拿回去!」阿進仔接過支票不安的看著歐吉桑:「歐吉桑...這...」歐吉桑起身戴起斗笠說:「回頭到家裡來,我幫你想辦法!」其實阿進仔不是生意做不好,是因為被人連倒2筆貨款,導致週轉不靈。
話說這買了音響的老伯,買過之後也是天天到音響店泡茶聊天,和老闆跟我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言談裡我們知道老伯的兒子現在開了一家金屬工廠,在國內也算知名的,女兒嫁到日本,夫家是做國際貿易的,老伯就跟兒子媳婦同住,只是白天兒子媳婦都上班老伯一個人也很無聊的,所以才天天到音響店跟我們泡茶聊天。
跟老伯這樣認識了大約六、七個月,每天都聊的很開心,有一天老伯到音響店坐下之後一直都低頭不語,我感到好奇,因為老伯一向很健談的呀?今天怎地不說話呢?於是我好奇的問:「歐吉桑!你是在煩惱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