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Hi-Fi已由單聲道進而為雙聲道,現今已從雙聲道進入四聲道系統,盡臻至最善美階段。自唱片面世至今,人們日夕尋求如何將重播音質聽來猶如處身於現場內的感受,重播的音響電路因此而不斷革新以期獲得高度原音,除此,重播系統最末的一環節──揚聲器亦於製作上不斷改良,從單紙盆改為雙紙盆,各展所長分別發出低音及高音,效果總比一個揚聲器作播放為佳,由單一個揚聲器組成的系統進而為利用多個不同直徑的揚聲器分別做不同音頻播放,各揚聲器加上獨立設計的分音器,使重播效果比以前有更佳的表現,但在不斷尋求盡善盡美的境界下,對以上改良還未滿足,分音效果亦與理想中有一段距離,音響技師終研究以電子電路做分音,再生音響漸趨真善美領域。
電子分音分為二路即高低音頻段及三路即高、中及低音頻段二種,在不大追求高度效果下,二路分音已適合一般人負擔,因每一音頻經電子分音後,需將不同的音頻獨自輸進一部後級放大器去放大,在雙聲道環境下需要四部後級放大器才能達成工作,對一般經濟不大充裕的玩家已是吃力的一回事。若以三路分音計算則需六部後級,以四聲道計算需要十二部後級放大器工作,試想一下整套音響的投資非大多數人所能負擔。為此現介紹一實用、價廉及易製的二路分音器,以真空管組成,方便一般裝製者及易有較佳的效果。
電路設計
圖(1)為二路電子分音線路圖,外輸入唱頭或磁帶的訊號經前置放大器放大後才輸入至本文介紹的電路。各聲道以三支三極管構成,訊號經V1放大及從陰極輸出至二組濾波電路。從陰極取出訊號的目的是能使放大後的音頻失真度盡量保持最低,濾波電路分為兩組,一為低頻段及另一為高頻段,電路中接V2管柵極前的一組電路(電容0.1及0.01與電阻50K及500K)稱為高通濾波電路,使外來輸入廣寬頻率的音頻經該電路濾減後只餘高頻通過經V2放大。經V3管柵極前的一組電路(電阻50K及500K與電容0.004及400p)稱為低通濾波電路,外來音頻經該電路後只餘低頻通過至V3放大。本電路的分頻點選在500Hz處,但因電路各元件值非準確,故分頻點稍偏移至550Hz處。高通及低通濾波器上的電容與電阻值之積為一時間常數,直接影響分頻率頻段。製作時各零件值務求準確。
高通、低通網路中的電容值決定可依據圖(2)決定,圖(2)橫軸代表分頻頻率數(Hz)縱軸代表電容與電阻乘積之時間常數。在橫軸500Hz處與B線相交點為縱軸的0.2(uf˙KΩ),在A線相交點為0.5(uf˙KΩ),將以上數值代入下式求得各網路的電容量:CL=0.2/50=0.004(uf)及CH=0.5/50=0.01(uf)。各分頻網路的第二段網路的電容值依以上求得的再小十分之一。
高頻與低頻段經分頻後各自輸入一級三極管放大即圖中V2及V3,放大後亦從陰極取出輸至後級放大電路。電源回路共分二組,一為電子管屏壓,以全波整流方式獲取。二為電子管燈絲電壓,為使輸入訊號不吸拾本電路的交流訊號而產生失真,故各放大管的燈絲電壓不以交流電供應,在電源變壓器次級另一組67V經全波整流後供各管燈絲使用。本電路真空管的燈絲與電壓成串聯相接,不是並聯形式,故三枚12AU7燈絲相連共為37.5V。
製作
本機因電路並不複雜,對一般裝製真空管電路稍有經驗的愛好者我想不會有困難出現,安裝時先裝焊整流部份,然後順序是各管燈絲,陰極附屬零件,柵極零件,最後才是屏極部分。
各零件排列於機座的情況可參看實體照片圖,電源部份放於右邊,電源變壓器在最右端,濾波電容直線順序排列靠近變壓器,使焊線最短。左端為三枚12AU7。機座面邊緣共有四枚電位器,分別為左及右聲道的高及低音頻控制,右端為電源開關與指示氖燈。輸入及輸出插安裝在機座後。
試機
裝製妥後以萬用表測量整流後電壓與各管屏壓是否正確,燈絲是否燃亮,當一切正常時可接入訊號及將輸出分別接上後級放大器,在兩個專為高低頻重播的揚聲器中欣賞到透徹音響。揚聲器一般以12吋或10吋做低頻段重播,3吋或2吋作高頻段重播,以適應不同口徑紙盆的性能。
電子分音器的效果遠勝一般以LC組成的分音器,普通市上出售的多為後者,取其經濟,存在的缺點很多,在以電子分音器相較之下,你必定會選擇前者,現在能追上欣賞到Hi-Fi最高的效果,必配有電子分音設備。
底板尺寸圖
轉載自無线電技術31期JAN. 1972 12AU7*3真空管式二路電子分音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