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工廠看起來平實簡潔,部份的工廠是Linn的母公司──Castle工程公司為日後的擴充所準備的,另一部份原來是製造風笛的舊工廠。69名員工在這所位於Glasgow郊區林氏園區(Linn Park)內設計、製造、發展和銷售Linn的高級音響器材。
一走進工廠,從你看到的、聽到的,你知道自己進入的不是電子中心而是精密的機械工廠。Linn Sondek唱盤的生產線由主工廠的末端開始,一堆堆整齊的軟鋼棒正等著被切割、研磨成Sondek著名軸承的嵌座,嵌座內的軸是由Linn特別訂做的高張力鋼製造的。幾步以外,靠近150頓壓模的是做為唱盤內殼正閃閃發光的軟鐵片,及製成上面部份的不鏽鋼。
從28歲的業務經理Charlie Brennan談話中你會發現Linn與眾不同的哲學,他說:「這是一種很無聊的工作,所以我們整批的做,一次把它做完。雖然庫存的利息高,但是為了員工的利益和福祉我們願意負擔這些損失。」
轉盤精工打磨
旁邊是工廠裡最顯眼的東西,閃亮的Mazak合金圓型盤,這些圓型盤即將成為Sondek最特殊的組件。這些粗步打磨的合金遠從20英哩以外的工廠運來,來的時候重4Kg,研磨後僅剩2Kg。由兩部先進的電腦控制車床所控制的四個精確過程將鋅、鋁合金一層層磨掉,直到轉盤的誤差在2/1000英吋。
操作人員謹慎地把轉盤由車床拿下來噴上一層透明的壓克力漆,以免光亮的表面沾上指紋,用來安置外盤的內盤也經過相同的處理。
要壓進內盤的硬化鋼支軸也經過另一個複雜的處理過程: 在鉋過、硬化以後還要在大家公認為目前最好的Jones & Shipman工廠研磨機上經過35分鐘、7個階段的研磨。最後的誤差在2/1000英吋以內,之軸尖像鏡子一樣光滑,然後之軸的光滑程度、角度、大小、半徑都要再檢查一次。裝上轉盤時,支軸還要套在一個研磨過的圓型墊片,Linn認為這樣可以降低噪音、減少磨損。
Sondek馬達的精密傳動倫是利用和轉盤有相同膨脹係數的鋁削模製成的,因此兩者對溫度有相同的變化而不致於影響Sondek的驅動軸。
傳動輪的形狀和裝設的角度使得唱盤在啟動的一瞬間帶動皮帶會有升降的變化,Sondek唱盤利用了離合器的原理使唱盤的啟動更平順。
馬達是菲利浦公司特別為Linn所做的,Linn則設計了特別的墊片來支持馬達並且防止垂直移動。
大量使用別人的產品
Linn所設計的線路,保證馬達有足夠的穩定電流,線路的製作則由蘇格蘭電子公司負責,有趣的是他們的關係始於蘇格蘭電子公司先向他們買Linn文字處理系統。為什麼不自己做呢?Charlie Brennan說:「我們是精密的機械公司,如果別人能做出我們想要的而且比我們的還好,我們何必自己做?」
Linn本身也不做木工,傢俱工廠用乾燥的硬木為他們做底座。底座到達後,檢驗合格的每一個底座,單獨的用罩子罩起來收藏好,直到需要的時候才取出來。
Sondek的防塵也是這樣,不斷要求品質的Linn最近更以兩倍的代價換了一種新型的蓋子。當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Sondek可以開始裝了。
這兒沒有生產線,一個人員在工廠的中央地帶將他們所需的組件帶到這兒,謹慎小心的將完整的唱盤組好。每組一部大約要30分鐘,自然也使用自動工具如繞線機等以減輕耗時的工作。
Charlie Brennan說:「看起來裝一部唱盤好像花不了很多時間,不過如果沒有先把一切東西準備好,絕不會這麼快,準備的時間就很長了,做支軸就更花時間。我們大量投資在購買最好的機械設備,自己來製造最重要的組件,因為沒有人能達到我們所要求的品質,也沒有人能和我們一樣不吝於使用最好的材料,所以我們的唱盤很貴,因為我們賣的是精密機械。」
每一部唱盤完成以後,就送到測試區,裝上Ittok唱臂及BASIK唱頭然後以Linn所特製的測試唱片做19項嚴格的測試。
測試通過了,唱盤就送去包裝。底座和上蓋都打光好再小心的用保麗龍裝好,如果不通過,則送回校正;如果無法校正則相關的部份就整個去掉。
從生鐵到完整的唱盤,整個過程像一個緊密的環;在發貨區,這個環和工廠另一部負責生產喇叭的環才重疊。
喇叭箱由高品質的音箱製造商做的,低、中音單體是KEF的,高音則是Scan-Speak特別為Linn所做的,由Linn的電腦輔助發展的分頻網路則是一家專門做分音器的電子工廠做的。
裝配始於對所有購入組件的嚴格檢驗,然後,和Linn的工程師們自己製造的鋼柱和其他獨一無二的Isobarrik設計所需的機械組件一組組分好。在喇叭專家Tone Crilley謹慎的控制下,每組10人使用電動螺絲起子一次裝一對喇叭。
Charlie Brennan解釋說:「螺絲起子公司對我們每天只有少數的螺絲需要上下卻要使用自動起子覺得很奇怪,我只好告訴他我們一切都要盡善盡美,所以我們的工人要用最好的工具來保證裝配成品的品質。」
音箱內部佈滿了吸音棉用來控制音箱的諧振,裡面同時還裝了Cellotex吸音板。Isobariks喇叭採用獨特的喇叭負載設計,中音喇叭裝有塑膠套管。Linn一次裝一對喇叭的方法比一般生產線裝配的喇叭有更高的品質、性能更一致、每一對喇叭更匹配。
最後喇叭還要接受一連串的測試,包括試聽在內,所有的測試都在一般的房間內進行。Linn的研究發展主任Martin Dalgleish說:「我們不相信無響室的測試,沒有人在無響室聽音樂,我們的喇叭是在起居室內用的,所以我們在起居室內進行測試。」
檢驗包括了對每一單體的相位及頻率響應測試。一個低頻訊號測試喇叭是否堅實,是否漏氣,如果漏氣就重新再裝一次。每一項都通過以後,喇叭才經過最後的打磨,然後包裝好準備運走。
以電腦輔助設計及生產
40部終端機分佈在工廠的每一個地方,所有的終端機都連接到兩部主電腦。主要的人員經常把終端機帶回家,以便利用主電腦內的資料庫整夜工作。
大量使用電腦來作庫存管理、訂貨、發貨和會計的好處顯而易見,電腦化以後的Linn工廠,人員工作的彈性增加、效率更高,對市場的反應也更靈敏。在下午2點以前英國地區的叫貨可以當天就發貨,經銷商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到,臨時的出口訂單也可以在一個禮拜內出貨。除了品質以外,Linn的交貨迅速也在經銷商間建立了良好的聲譽。
離開喇叭工廠,在兩側的房子即為研究、發展部,員工餐廳及主試聽室。在這之間是Linn的另二個部門,電腦軟體發展中心及刻片中心。
研究發展中心充滿了電子儀器,如頻率合成器、音譜分析儀、示波器及VDU。舉目所見是唱盤接到測試儀器,喇叭放在雷射干涉儀前面,唱臂、唱頭、線路板正在測試,新的產品正在發展。
在這裡Linn的各種技術和工程人員的特殊能力結合在一起。Ivor Tiefenbrun、Martin Dilgleish及Paul Forrest精於機械工程,Bill Miller是電路高手,Jerry Ubysz和他的電腦小組利用電腦提供所有的人員輔助設計及發展的能力,這即使在別的行業裡都算很少見的,更別提音響界了;最近研究發展主任Dalgleish更招募了一批刻片專家。
Linn怎麼會跨到電腦軟體設計及刻片這兩個範疇內的呢?
六年前Ivor為了增加公司營運的效率,所以買了一部電腦主機。Jerry Ubysz原先是在Edinburgh的音響店工作,Ivor發現他有電腦工程的學位,於是要求他加入Linn。他的工作是將Linn全盤電腦化,從會計管理、庫存到電腦輔助設計及製造等,大小雜事移併包括。不久Jerry和他在Glasgow的同事發現DEC PDP 11/44的套裝軟體並不適合他們的需要,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寫,結果出人意料的成功,他們的成功對軟體界的震憾不亞於Linn的產品對音響界的震憾。
電腦部門的主管Jerry說:「我們需要適合設計、生產控制、發貨、庫存的程式,對電腦專家來說這些只是雕蟲小技,但是這些卻是企業最需要的。我們希望公司內的每一個人都能使用終端機,並且有很大的彈性,可是軟體供應商提供的程式和大多數的語言都是由大公司或大學所提供,都不適合我們的需要。後來我找到了一種新的語言RPL,雖然它有一些瑕疵,但是比我們所見過的更適合我們。於是我去拜訪RPL的作者Tom Barnard,洽談以後我們對於RPL的發展有很大的興趣,並且預期將其商業化的可能性。」
於是Linn製造公司,增加了一個電腦軟體發展部門,第二部DEC的電腦加入PDP 11/44的行列,他們的運算處理能力比許多大公司都強。
除了撰寫增加公司營運效率的程式之外,他們也替別的公司如Naim音響公司及音響連鎖店Studio 99寫程式。他們和RPL的作者Barnard共同發展了Lex 11文書處理系統,這個系統已有350個以上的公司及政府部門採用。
隨著各項的成功,電腦部門也逐漸擴大。John Wain Wright就是這時候從澳洲加入Linn以RPL發展了一套程式系統。另外一些軟體專家也加入Jerry和John共同發展了另一種新語言Linngo;Linngo主要是為商業及家庭使用,比其他的語言都容易,如今已經是Linn的主要產品。
這一組人員也未Linn的機械、電子、生產工程師開發出設計及分析的程式,使Linn公司今日及未來的產品有極大的改善。
例如Bill Miller可以在VDU上畫出線路圖,然後利用一套線路分析的程式,一秒鐘內他連烙鐵都不要碰,就知道線路是否正確。Sondek馬達使用的Valhalla液晶控制電源線路及Linn唱片刻床的電子部份就是電腦輔助下的產品。Bill設計的簡潔線路加上兩部Naim 250放大器,就取代了一般車床所用和牆壁一般高的器材。
除了電子工程師之外,機械工程師也可以驗證理論及組件的雛形,在Linn的所有產品都以電腦模擬,使機械工程師能更深入的了解並改良產品。
另外還有一個程式是負責喇叭的研究,所以喇叭和電路一樣可以在電腦設計及測試沒有問題後才開始製造。
將雷射干涉儀與VAX連接以後,Linn的工程師能觀察喇叭的工作及紙盆破裂的過程,並且計算喇叭上每一點的速度,音箱和腳座也經過相同的研究;Linn剛裝好CAD/CAM系統更增加了他們設計和分析的能力。
自己生產唱片
至於Linn會加入刻版的行列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為了能深入了解音響的每一個細節,他們需要最好的測試唱片,但是沒有公司能有滿意的結果,同時Linn也發現隨著唱片價格的升高,品質卻越來越差。他們開始發掘原因,結果使他們嚇了一跳;唱片部門的主管同時也是研究發展主任Martin Dalgleish說:「我們被唱片業做事的態度嚇壞了,刻唱片的車床居然幾年沒上油!我們找到幾家不錯的公司,不過一般的態度都是:反正還能用嘛!很少有人考慮到後果和品質。」
「唱片公司這種草率的態度對音響迷來說實在是一種侮辱,音響迷盡一切辦法想從唱片中所獲取的信號卻是刻片公司如此草率刻錄的。刻唱片需要很深的功夫,音樂刻到唱片上的時候不可以失真,溝紋間要有足夠的空間以免相鄰溝紋產生形變,而且不論何種音樂都要能很恰當的刻好。我們發現現在的工程師大都缺乏敬業精神,只依賴一些保證不出錯的切刻方法和技術,但求沒有問題而不再追求品質。
例如說有些唱片的聲音清晰、開放,而有的卻含混、模糊。原因有兩點: 一是切刻裝備的保養不良,二是刻刀頭過度磨損。為了要掩飾這種情況,訊號壓縮器(signal compressors)、加速限制器(accleration limiters)等器材就被廣泛的使用以減少高頻發生問題的機會。一旦用了這些器材,音樂就被破壞了。另一個造成唱片不同的理由,尤其發生在不同公司所發行的同一種唱片上,是過度的等化。雖然這是製作人而非刻錄工程師的錯,但是也經常發生。最後的一個敵人是所有的類比唱片都在無意中以數位化的方式刻製。
另一種常用來幫助刻錄的是數位式試播系統,這個系統能將刻錄的訊號暫延使工程師有足夠的時間做修補的工作。例如音樂訊號較強的時候,調節溝紋內的傾斜度。這套系統直接監聽類比訊號,然後刻錄的卻是以數位式延遲後再轉換回來的失真訊號。」
「經過1年的研究,發現這些現象以後,我們決定自己來刻錄唱片,看看如果不用這些額外的裝置,全憑基本的功夫和謹慎的態度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於是Linn的唱片產生了,開始的時候稱為Alio代表A Label Of Integrity。Aloi這個商標還會維持一段時間,Linn只負責刻片和壓製的就用這個商標,如果從頭到尾都是Linn所負責的就用Linn的商標。
他們首先買了一部還不錯的二手車床Scully牌,不過很快就發現它仍有一些缺點,會增加唱片上的噪音同時保養得很差,所以凡是以前刻的唱片都帶有車床特有的痕跡。於是Linn的工程師開始修理車床的缺陷,結果等於重新裝了一部,僅研製一支新的軸承軸就花了1000英鎊,到最後車床上的零件幾乎全換了。經過Linn工程師的整修以後,再把刻好的唱片與世界上其他唱片公司及不同的機械刻出的唱片做比較,Linn相信他們能比別人刻出更安靜更清晰的唱片。
再重新改裝過他們的車床以後,不但車床更準確、更安靜,Linn的工程師在刻錄唱片的時候也不使用一般工程師所用的各式預防式的儀器,而且還把和牆壁一般高的電子裝備以2不Naim 250來取代,提供刻刀更乾淨的能量。Linn還要求Ortofon特別製造了一支最好的改良刻刀。
從刻片開始到最後成品,整個刻製的過程是製作一張金屬主盤(master),然後由主盤做出一組正盤(postive),再由正盤做出壓模,再以壓模在高壓高熱下把唱片製成。即使不去考慮原料品質的變化,這一個過程本身就會使品質開始降低,因為壓製是一種接觸的過程,每壓一張一定比不上一張差一點。謹慎使用的話,一張壓模可以壓1000張,有些不負責的公司可以壓5000張。
在製作的過程中用全新的原料比使用雜有標籤屑、金屬碎粉的回收原料每張多美金1.2元,但卻可以減少許多的雜音。同樣的,電鍍過程的電鍍液也要經常純化,工具要常常清理,冷卻時間要加長,這些都能增進唱片的品質。
唱片的彎曲現象也可以改進,彎曲是因為製作過程中循環時間不足及貯藏方法不當所引起的;偏心的唱片是因為在不同的製作過程不正確的定位所造成的;骯髒的主盤和壓模會使溝紋的尖銳邊緣變形,使大音量和高頻訊號的清晰度受損。目前將瓷漆片包裝好再送去電鍍的方法,也沒有實際的效用,應該要冷凍後再運送才可以防止變形。
研究部門目前在做的還有以磁通表研究磁場的性質,及以傅立葉分析儀研究唱臂及唱盤的振動,還有懸掛裝置的效果。
每一支Asak唱頭都經過測試並且將響應表畫下來,響應表從20Hz到20KHz間兩聲到的差別不超過0.5dB。Charlie Brennan說:「我們將所有的資源和人員的才能結合的結果是:我們能從錄音、刻製、重播到測試來比較音響產品的每一個步伐,這使我們能與別人不同。」
如果你期待Linn的展示中心與眾不同的話,你會大吃一驚。因為除了2部Sondek和幾部Naim 250外,和普通的起居室一模一樣。Linn的觀念是: 如果展示的房間和一般的房間毫無關係的話,這種展示是毫無意義的。
即使在音響的最後一環,Linn還是和開始一樣的求真、求善。
轉載音響技術第100期APR. 1984 LINN工廠參觀記/王超群 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