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07-001.jpg

  一般音響設備包括唱盤、收音調諧器、盤式或卡式錄音座、擴大機及喇叭等,這些設備以適當的方式連接後便能隨心所欲地欣賞你所喜愛的音樂,

AT-07-002.jpg

圖1.1便是這些設備連接的方塊圖,圖中顯示不管是唱盤、卡式或盤式錄音座以及收音調諧器等都需要經由擴大機後才能使喇叭發音,因此可見擴大機等於是音響設備的心臟部份,很巧的是它居然是除了喇叭之外我們能自己動手裝,測試裝備最少而較易完成的部份。大多數的人只要會看懂一點線路圖就可以到中華路去買幾片線路板套件加上幾個電位器、指示燈、變壓器等自己組合成一套擴大機,而且只要電路沒接錯一定會響,如果你要求響得好響得美的話,那你就得下一番功夫適當地選擇電路與學習一些裝機技巧了。

  擴大機包括前置放大器(又稱前級放大器)與功率放大器(又稱後級放大器)兩大部份,有些擴大機與收音調諧器裝在一起稱之為收音擴大機,有些更與匣式、卡式錄放音機及唱盤等組合成全家福的音響設備,有些則把前置放大器與功率放大器各別裝置各自獨立。各廠所出品的擴大機由於性能價格與用途的不同其結構也略有不同,內部的詳細電路更由於設計方針價格等問題的考慮,而造成線路型態零件選擇上的差異。

  擴大機最主要的目地是要把唱盤、錄音座以及收音調諧器所提供的微弱訊號放大,使有足夠的功率推動揚聲器,假如唱盤、錄音座、收音調諧器等輸出訊號的頻率特性與電平均相同的話,我們只要設計一套功率放大器,配合其頻率特性與輸出電平便能獲得滿意的輸出,可是事實上,由於唱盤、錄音座、收音調諧器等的輸出訊號之頻率特性與電平都不盡相同,人耳對頻率的感覺以及各人的喜愛又不相同,因此訊號輸入擴大機之後先經由相關電路的處理與調整,而後再輸至功率放大器,處理與調整輸入訊號之電路就叫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包括: 均衡放大器,音質控制放大器與選擇控制電路三大部份。

  均衡放大器簡稱EQ Amp,它在擴大機內的任務是修正磁性唱頭的頻率特性與調整輸入電平,頻率特性的修正是依據美國唱片工業公會RIAA所規定的唱片重播特性,調整輸入電平是將磁性唱頭的微弱輸出訊號(約3mV左右)使唱片訊號與錄音座及調諧器的輸出均在同一電平上。

  音質控制放大器的作用是補償高低音控制所遭受的訊號,原則上它在高低音均沒有加強或衰減的情況下增益幾乎為零。

  選擇及控制電路的任務是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選擇音源,依自己的喜愛調整音量音質,並提供錄音監聽與重播方式的選擇等作用。

AT-07-003.jpg

  圖1.2是立體聲擴大機的結構方塊圖,由唱盤來的磁頭訊號須先經由均衡放大器放大後始送到輸入選擇掣(Input selector),其他音源則直接送到輸入選擇掣,使用者能自由地選擇Phono,AM,FM Stereo,Tape等輸入之音源訊號,被選擇之音源訊號輸至錄音監聽(Tape Monitor)開關,提供錄音與錄音監聽用,方式選擇掣(Mode Selector)的目地在使左右聲道的訊號可以互相變換或合供比較或試驗用。經由音量控制後的訊號被送到音質控制放大器內執行低音(Bass)高音(Treble)的加強與衰減作用,然後經由平衡控制(Balance)後才送到功率放大器,表1.1說明各種音源的電平基準和輸入點,

AT-07-005.jpg

AT-07-004.jpg

圖1.3說明擴大機各級訊號的電平基準,遂然這個電平基準並無一定之標準,但各廠牌所產製的擴大機各級電平都差不多,因此在配合上很少發生問題。

1.輸入音源特性: 

1.1 Phono 唱盤輸入

  當唱片在唱盤上旋轉時,唱針撿拾唱片音槽的軌跡由唱頭轉換成音頻訊號,這個訊號便是唱盤的輸出訊號,須接到擴大機的phono端子上,對於擴大機來說這是由唱盤來的輸入訊號,這個訊號的強弱與頻率特性,與所用的唱頭有關,目前常用的唱頭有壓電式與電磁式兩種,壓電式唱頭又分為兩種:(1)晶體唱頭(Crystal): 價格非常便宜,數十元台幣即可購得,普通廉價的家庭用電唱機均屬此種,(2)陶質唱頭(Ceramic): 價格比晶體式唱頭略貴,約二、三百元左右,頻率特性遠比晶體唱頭好,在較佳的家庭音響設備中已漸漸取代晶體唱頭。以上兩種壓電式唱頭其內部均為電容性,因此擴大機的輸入阻抗須高於1 Meg Ω以上方能獲得理想的低頻響應,這兩種唱頭都是由壓力的變化而產生訊號的,因此它所需的針壓較大,她的輸出電平約微0.1~1V之間,使用此種唱頭必須特別注意,勿使唱頭唱針快速掉在唱片上,高速高能量的壓電效應可能產生很高的電壓,甚至於高達100V,而損壞了擴大機的輸入電路。壓電式唱頭的頻率特性雖然平坦,但由於使用的針壓高易損壞唱片,失真率較高,無法達到Hi-Fi的理想,因此在Hi-Fi系統中不用這兩種唱頭。

  電磁式唱頭依結構不同又分為(1)動磁式(Moving Maganate簡稱MM),(2)誘磁式(Induced Maganate簡稱IM),(3)動鐵式(Moving Core),(4)動圈式(Moving Coil)。

  這四種唱頭價格較貴,視性能優劣由數百元至數萬元,電磁唱頭式動、磁、電三者的關係而產生訊號的,依照法拉地定律:「線圈在磁場內移動或磁場在固定的線圈上移動,線圈內均會產生電壓,且所產生的電壓與磁場強度、線圈匝數及移動速度成正比」。由於動圈式或動磁式之磁場強度及線圈匝數均為固定不變,只有唱針循跡時所產生之振動連接至動磁式之磁場變動或動圈式之線圈振動,因而產生電壓,根據法拉地定律: 振動速度愈快則感應電壓愈高。反之振動速度愈慢感應電壓就愈低,振動速度高也就等於頻率高,振動速度慢就等於頻率低,也就是說電磁式唱頭在低頻時輸出較弱,高頻時輸出較高,其輸出電壓甚低,在1KHz時最大輸出在10mV以下,由於其輸出電壓是隨著頻率改變的,因此放大電路中必須給予頻率特性的修正,至於要怎樣修正呢?讓我們先瞭解一下唱片的刻製,所有唱片的母模都是以磁性刻錄頭刻製的,這種磁性刻錄頭的特性正好與電磁唱頭相反(事實上應該說相同,因為一個是由動產生電,而另一個卻是由電產生動,動作相反答案自然也反了),低頻時振動較大而高頻時振動較小,如果我們以這種自然的特性去錄製唱片,再以電磁式唱頭重播,不需要任何修正,自己都能完全補償特性,可以獲得很好的頻率特性,可是這樣一來,低頻時的振幅太大,唱片上音槽之間的距離就必須加大,這樣一張唱片播放的時間就會顯得太短,為了要延長唱片播放時間,音槽之距離必須縮小,為了防止串音(兩鄰近音槽相互影響)把低頻衰減,頻率愈低衰減愈大,高頻率的振幅則予以提升,使唱片表面雜音在重播時可被掩蓋,在刻錄唱片音槽時使低頻與高頻均有相同的振幅,稱之為恆定振幅錄音,修正刻錄頭的特性就叫錄音特性,經過如此修正過的唱片在用電磁唱頭重播時就必須給予和錄音特性相反的修正,以重播原音。(用壓電式唱頭時則無法理想地修正)。

AT-07-006.jpg

AT-07-007.jpg

  至於錄音特性低頻衰減多少?高頻提升多少?早期各唱片廠略有不同,詳見附表1.2,目前大多採用美國唱片公會(Record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RIAA)所規定的錄音特性,音此唱盤來的輸入訊號在進入擴大機後的第一步就是修正特性,如圖1.5,

AT-07-008.jpg

如果我們依照與錄音特性相反的放音特性給予修正的話,修正後的頻率特性就變成與原音相同的平直了。在擴大機內擔任這種放音特性修正的電路稱為均衡放大電路或稱為等化放大電路。

1.2 Tape 錄音帶輸入

  錄音帶內所錄製的音樂節目經由錄音機的錄放音頭變成音頻訊號後輸入擴大機,這就是由錄音帶來的輸入訊號,這個訊號輸入擴大機有兩種型態,常見的一種是放音頭所撿拾的訊號已經經由錄音機內部的放大電路放大並修正頻率特性後才輸入擴大機,放大後的電平基準約為0.1V~1V之間,這種訊號進入擴大機後不需要特別處理。另一種型態是放音頭所撿拾的微弱訊號直接輸至擴大機的「Tape Head」輸入端,這種訊號進入擴大機後也跟電磁唱頭的訊號一般需由均衡放大電路予以放大及等化。

AT-07-009.jpg

  錄音帶的錄音特性是以400Hz為0dB基準,高予400Hz的頻率給予提升,低於400Hz則予以衰減,圖為錄音帶的RIAA錄音特性,由圖中可知錄音帶的錄音特性在各種速度下是不同的,表說明各種不同的錄音帶重播特性,其中帶速在19cm/sec,時RIAA特性與NAB的特性非常相近,為了避免與唱片RIAA特性混為一談,通常我們稱錄音帶的重播特性為NAB曲線。市售的錄音機在帶速為19cm/sec時幾乎都依圖之T1=3180uS, T2=50uS設計,唯其錄音頭輸出電平僅有1~3mV,如果直接送到擴大機去的話,擴大機必須具有放大及等化的電路,經過等化放大後才與其他音源訊號的電平及特性相當。

1.3 Tuner 收音調諧器

  大多數的音響製造廠都把收音調諧器與擴大機裝在一起使用比較方便,但特別設計的收音調諧器把接收到的調幅或調頻訊號以低電平的聲頻訊號供給高品質的音頻擴大機,這種設計的收音調諧器已日益流行,廣播在同一頻率上可以接收兩聲道的訊號,這是一種最經濟的音源,只要具備一部好一點的收音調諧器,廣播電台為我們準備的節目隨時可收到。方便無比,調諧器的輸出訊號強度雖然各廠牌略有不同,但通常都在0.1~1V之間。

1.4 Mic 麥克風

  除了公眾廣播系統外,因貧擴大機大都沒有麥克風的輸入裝置,最近有少數擴大機附裝有麥克風輸入插孔,以便在播放唱片或錄音帶時自己唱歌與音樂混合而達成伴奏的目地。常用的麥克風有炭精式、晶體式、動圈式與電容式四種,炭晶式是利用薄膜振動時碳精粒疏密的變化引起電阻電流的變化而產生電的訊號,多用於電話或軍用無線電通話,晶體式麥克風也是應用壓電效應,與晶體唱頭相似價格低廉輸出較高,街頭叫賣或廣告車多用此種,頻率特性不良不宜用於高級音響。電容式麥克風較不受振動之影響,且靈敏度甚高,大多數攜帶式小型錄音機之隱藏式麥克風都用這種,動圈式麥克風與電磁唱頭相同也適用電、磁、動三者的關係而產生訊號的,價格依性能的優劣區分,自百餘元至數千元不等。高級音響及錄音機等均屬此種。

2. 前置放大電路: 

2.1 均衡放大電路

  前傑曾提過在錄製唱片的過程中為了防止串音及增加高音部份的訊號雜音比,曾把錄音的頻率特性依圖(A)的方式修正,因此如果我們用電磁唱頭重播唱片時,必須依照圖(B)的重播特性予以修正,才能獲得頻率響應平坦的原音重播。圖(C)這個重播特性的修正是由均衡放大電路來完成。

AT-07-010.jpg

  均衡放大電路顧名思義有均衡與放大兩大作用,均衡也就是修正頻率特性(有些人稱為等化)通常由電容和電阻所組成的電路來達成目的,均衡的方法有兩種: (1)CR衰減法: 先將輸入訊號放大,然後以電容和電阻所組成的衰減電路將訊號依重播特性衰減,(2)NFB法: 在放大電路的回輸網路中插入電容與電阻使各頻率的回輸量不同而達成修正重播特性的目的,圖2.2。由於NFB法兼有穩定性高,訊號雜音比優良等優點,所以大部份的均衡放大電路均採用此法。放大作用由電晶體或真空管執行,為了獲得適當的增益通常須要兩級或三級的電晶體或真空管放大。

AT-07-011.jpg

  由於唱片重播的音質取決於均衡放大電路,因此均衡放大電路必須具備下列特性: 

  (1)高增益: 在1KHz要有30~40dB增益(約100倍)。

  (2)線性優良: 在同一頻率下,小訊號輸入與大訊號輸入時應有相同的增益。

  (3)輸入阻抗高: 至少為50KΩ以上。

  (4)訊號雜音比值(S/N)高: 至少為70dB以上。

  (5)失真率低。

  (6)頻率特性: 須適合RIAA的重播特性。

  (7)不受外界電磁場之干擾。

  (8)過荷特性良好: 在過大輸入時工作點不受影響或恢復迅速。

  (9)不受周圍溫度之影響。

AT-07-012.jpg

  圖2.3是常見的NFB型均衡放大電路。(A)圖為RC交連二級放大,(B)圖為二級直接交連,(C)圖為三級直接交連射極輸出電路。這三種電路都是將輸出的一部份經由均衡元件(EQ)回輸到第一級的射極,這個均衡元件便是決定重播頻率特性之元件。

AT-07-014.jpg

  圖2.4是RIAA唱片重播均衡曲線,由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出有三個基準點。一個在50Hz(時間常數為3180微秒)第二個基準點微500Hz(時間常數為318微秒)第三個基準點為2120Hz(時間常數為75uS),這三個基準點便是我們設計均衡網路的主要依據。在第一基準點以前是一段平直線。由第一基準點至第二基準點為一段增益漸漸下降部份,第二基準點至第三基準點之間即是一段平直部份,而從第三基準點之後又是一段漸漸下降的曲線,由於有兩段斜降部份因此須有兩组RC並聯電路始能達成,

AT-07-013.jpg

表2.1說明這兩组RC電路的動作情形,由表中可知在低於50Hz時C1 C2的阻抗遠大於R1 R2,因此回輸網路約略等於R1與R2串聯,與C1 C2無關,回輸量小,輸出增益最大。頻率介於50Hz~500Hz之間,C2之阻抗漸減,而C1之阻值仍甚大於R1可不計在內,電路回輸網路約等於R2與C2並聯後再與R1串聯之值,由於C2與頻率有關,頻率低時Xc2高,回輸量小,C2之阻抗Xc2則漸減,回輸量漸增,增益逐漸降低。當頻率介於50Hz~2120Hz之間時,C2之阻抗Xc2幾乎等於零,自C1之阻抗Xc1仍甚高而不可計,回輸網路約等於R1,因此獲得一段中等增益的平直響應,當頻率高於2120Hz時Xc2相當於零,而Xc2之值漸降,回輸網路變成R1與C1之並聯,頻率愈高Xc1之值愈低,回輸量愈大,增益就愈減。整個頻率範圍的綜合特性是不是會像圖2.4的虛線部份所示的直線變化呢?事實上不會,因為在表2.1裏我們把很多數值簡化了,而實際上電容的阻抗是隨頻率漸次變化的。因此實際所獲得的曲線應該是實線部份的曲線特性。

  至於這均衡網路中的RC數值應由何種因素來決定呢?RIAA曲線中1KHz時的頻率響應為0dB,因此計算時也以1KHz做為起點!均衡放大電路中影響回輸量的元件除了均衡網路之外,尚有第一級的射極電阻RE,輸出電壓加於EQ元件及RE的串聯電路中,在RE所獲得的分壓才是實際的回輸電壓,回輸量的大小由EQ元件的總阻抗與RE的比值ZEQ/RE決定。在1KHz時電路的增益Ae則由R1/RE之比例決定:即

AT-13-003.jpg

  又為避免在20KHz以上的頻率增益過度衰落,有些均衡放電路在均衡網路上加串了一只R3(如圖2.5),這只電阻設計的基準頻率為30KHz,(時間常數為5uS)。計算的方法如下: 

AT-13-007.jpg

AT-13-005.jpg

2.2 音質控制放大電路

  音質控制放大電路介於均衡放大電路之間,它的功能包括: 音量控制(Volume),平衡控制(Balance),與音質控制(Tone Control)。

AT-13-006.jpg

(1)音量控制

  音量控制的目的在於使使用者能夠隨心所欲地將各種音源輸入的不同強度的訊號調節至自己所希望的音量,這是擴大機的一個基本裝置。通常立體擴大機都採用雙連連動型電位器,如圖2.7(A),以使左右聲道之音量得以同時增減。但是為了其他方面的便利,例如玲聽位置不在等邊三角形的頂點上時,可能有必要分別增減左右聲道的音量,因此須另設平衡控制,正常情況下左右兩聲道之音量相同平衡控制置於中點,如須增強左聲道之音量將其潮L方向旋轉,如須增強右聲道之音量則將其朝R方向旋轉。

  另一種常見的非完全連動音量控制電位器,這種電位器採用雙層旋鈕,可以連動亦可不連動,如圖2.7b,固定內層旋鈕則外層可以自由調節,固定外層旋鈕內層可以自由調節,這種電位器可以分別調整左右聲道之音量,因此不須另裝平衡控制。

AT-07-015.jpg

  人類耳朵對音量強弱的感覺並不是成正比的,圖2.8是人類耳朵的有效音響曲線,曲線的水平軸代表響度基準,單位為phons,垂直軸為有效響度,以對數log 10表示,由曲線中顯示在40 phons以上時有效響度並對數上昇,而在40 phons以下時則呈半對數上昇,也就是說人耳在40 phons以下時所感到的聲音強弱比在40 phons以上時要敏銳得多,為了克服響度低於40 phons以下時音量增減的敏銳,使操作者易於控制低音量,音量控制用的電位器必須使用反對數型,圖2.9是各型電位器的變化特性,(編註: 各型電位器之曲線變化JIS及DIN規定略有出入,選購歐洲製品或以日製電位器換修歐洲擴大機時宜注意之),其中A型或D型都可以用來作音量控制,如果誤用B. C或E型電位器的話,音量控制旋鈕稍動一點音量就變化很大,操作甚不方便,而且在低音量時左右聲道音量不平衡以及音量控制旋鈕反時針旋到底時仍有輸出等毛病也都是因為誤用電位器所引起的。

AT-07-016.jpg

  音量控制可以裝在音質控制放大電路之前,也可以裝在音質控制放大電路的輸出端。兩者各有利弊。裝於音質控制放大電路之前時,電位器的滑動雜音與音質控制放大電路的殘留雜音均將增加,如果裝在音質控制放大電路後方時,則音質控制放大電路可能因輸入過強產生飽和而失真,兩全其美的辦法是用雙連連動電位器分別於音質控制放大電路之前方與後方,如圖2.10,如果需要兩聲道連動則須用四連同軸電位器,作同步控制。

AT-07-017.jpg

(2)平衡控制

  平衡控制事實上也是音量控制的一種,但是它的裝置目的不是使左右聲道同時增減,而是使兩聲道作相反的控制右聲道增強時左聲道減低,左聲道增強時右聲道減低,使兩聲道雖因放大電路或喇叭效能上有差異,亦能調節使輸出音量平衡。

  平衡控制的裝置方法依電位器型別不同分為五種: 

AT-07-019.jpg

  (1)M+N型雙連電位器: M型電位器在0-50%旋轉角度時電阻呈線性變化,50%以後即不在變化,而N型電位器是巧語M型相反在0-50%旋轉角度時電阻等於零無變化,而在50%~100%旋轉角度時電阻呈直線性變化。其接法如圖2.12(a)。正常情況下平衡控制旋鈕正好旋在中央部份,於是兩聲道得輸出訊號直接來自輸入,未經過電阻,絲毫沒有損失,控制效益最高,當電位器的活動臂向上移時,左聲道的音量仍然直接來自輸入,而右聲道形成一音量控制電路減低輸出,向下移時右聲道的音量直接來自輸入,左聲道減低輸出。

  (2)A+C型雙連電位器: A型電位器為反對數型而C型為對數型,兩者之變化正好相反,如按圖2.12(b)的接法,平衡控制旋鈕於中點位置時,左右聲道之輸出均為輸入訊號的85%左右,如將活動臂向上滑動(即增強L時),左聲道訊號可提高至100%輸出而右聲道則減至零。

  (3)B型雙聲電位器: B型電位器為直線性,如按圖2.12(b)連接後,當平衡控制旋在中央位置時左右聲道的輸出只有50%,另外的50%訊號在電位器上消失了。

  (4)B型單連電位器: 用單連電位器作為平衡控制時須依圖2.12(c)方式接線,在兩聲道輸入處各串聯一只電阻,輸出訊號由此附加之電阻與電位器之分壓取得,市售的套件以及很多市售的廉價品都將此兩只電阻省掉不裝,其實這是得不償失的,如果少了這只電阻,平衡控制旋鈕旋向一方時雖然另一側的音量也會減弱,但減弱的原因是輸入阻抗降得太低成為前一級輸出的加載。而加了電阻雖可使加載效應減輕一些,使用這樣減單的平衡電路,終究是不合理的。

AT-07-018.jpg

  (5)B型中間抽頭式電位器: 此型與(c)相同,只多了電位器中間抽頭接地,使增強音量的聲道維持在平衡時的音量不再加強。

  以上五種接線法中以(3)(4)兩種在自己裝的電路比較常見,第(1)(2)兩種控制效果比較好。但這兩種電位器均不易買到。很多初學的朋友採用A型單連電位器作上述第(4)種接法,而且又省略了兩只電阻,因而使兩聲道的平衡點並不在旋轉角度的中央部份,使操作及效益均不理想。

  由於高音的方向性較強低音的方向感覺遲鈍,因此有些按上述第(4)(5)種接法的平衡控制,電位器的活動臂並不直接接地,而串了一只電容接地,僅控制高音部份的音量大小,而保持低音輸出。

(3)音質控制

  通常我們對功率放大器的頻率響應要求其在人耳所能感應的20Hz~20KHz範圍內響應平坦,而唱片重播時又以經在均衡放大電路內把錄音特性修正了,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音質控制呢?因為每個人耳朵的感受,聽覺的偏好,室內環境的頻率響應關係,所需要的頻率響應並不一定要完全平坦,有時油於某人偏好低頻或者聆聽室內對高頻響應較佳而低頻響應較差時,就有必要給於低頻些許加強,這種需求就由音質控制來擔任,音質控制通常提供10~20dB的高低音提升或衰減用來修正音響空間的頻率特性及個人聽覺的反應,這個數值並不須太大,過度的增強或衰減變成失真的一種,反而失掉原音重播的意義。

  音質控制通常分為低音控制(Bass)與高音控制(Treble)兩種,在立體聲擴大機裡大多採用左右聲道連動型,兩個聲道同時增強或衰減高低音,也有採用非連動型者可供兩聲道單獨操作。圖2.13。

AT-07-020.jpg

  低音及高音旋鈕於中央部份時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呈平坦(Flat)高低頻增益均相同。當旋向順時針方向時表示加強,反時針方向則為衰減,如圖2.14。

AT-07-021.jpg

低音加強表示在1KHz以下的頻率其增益漸增,低音衰減的意思表示1KHz以下的頻率其增益漸減。高音控制亦同。

  有些廠製擴大機除了低音控制及高音控制之外另加上一個中音控制(MID)。使中音頻率亦能隨意給予增強或衰減,增加控制性能。

  最近多段式的音質控制漸漸流行,稱之為等化器或稱音響效果放大器(Sound Effect Amplifier)簡稱SEA。把高低音控制分成五段或七段控制,五段式SEA分別於60Hz開始的每兩個八度音程(即頻率的2²=4倍)60Hz,250Hz,1KHz,5KHz及15KHz給予提升或衰減。如圖2.15(A)。

AT-07-023.jpg

七段式SEA分別於60Hz開始的每一個半八度音程(即頻率的2¹ֹ=2.8倍)60Hz,150Hz,400Hz,1KHz,2.4KHz,6KHz,15KHz等分別給予提升或衰減,由於SEA控制分成多段控制因此更能適合室內音響之調整,

AT-07-022.jpg

圖2.16為普通洋房與日式房間的音響傳播特性,

 

AT-07-024.jpg

圖2.17說明經由SEA系統或和僅有高低音的Bass及Treble控制補正後的特性比較。

AT-07-025.jpg

  音質控制電路一控制方式分為CR型與NFB型電路兩種,CR型是將控制元件串接於兩級放大電路之間,利用電阻電容對頻率的分壓原理完成控制目的。

AT-07-026.jpg

圖2.19為典型的音質控制電路實例,電晶體電路和真空管電路的音質控制原理相同,所區別的只是真空管電路阻抗較高,所用的控制元件電阻均較高,電容值均較低,而電晶體電路之阻抗較低,各控制元件之電阻值均較低,電容值較大。

AT-07-027.jpg

圖2.20說明CR型音質控制之動作原理,因為它屬於衰減電路因此我們將最大增益計為0dB作參考,平直特性點為-20dB,最大衰減處為-40dB。

  當最大調整範圍為±20dB時,+20dB即表示增益提高10倍,-20dB表示增益衰減至1/10。

  由於CR型控制電路為非線性變化,因此電位器須用旋轉角度機械中央位置為全阻值之10%之D型電位器為宜,如D型不易購得則A型電位器可代用。

  NFB型音質控制元件接於負回輸電路中以控制元件之頻率特性控制回輸量之大小,回輸量大之頻率增益低,回輸量小的頻率增益高,因而達成音質控制之目的,回輸的方法都以電晶體之集極回輸至基極為最常見,圖2.22為NFB型音質控制實例。

AT-07-028.jpg
AT-07-029.jpg

  圖2.23把NFB型音質控制元件(虛線內)區分出低音控制等效電路與高音控制等效電路。

AT-07-030.jpg

圖2.24把高低音控制的等效電路在Bass或Treble電位器在MAX或MIN位置時的情形及其時之頻率特性都說明了,現在我們用最淺顯的文字來說明NFB音質控制的原理: 

  當Bass電位器旋在MAX位置時,活動臂接觸在VR1的上,C1被短路,輸入訊號經由R1 R3至電晶體之基極,回輸電路經由R2 VR1與C2之並聯電路及R3至電晶體之基極,由於R2值小而C2值大,因此在超低頻時回輸量小而頻率稍高後C2形同短路回輸網路僅餘R2與R3,此時低頻增益較大而接近中頻以後則由於R1與R2相等輸入量與回輸量相等電晶體的增益等於1(=0dB)。超低頻時C2阻抗高形同開路,

AT-07-035.jpg

(電阻值與電容值之計算值依圖2.22)=+20dB。因此低音增強,中音以後維持平坦。

轉載音響技術第7期 JULY. 1976 擴大機──音響系統的心臟/梁 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