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常稱IC,在現今電子科學的領域中幾乎無所不在。向來使用都是依照製造廠所公佈的特性資料來設計電路,或依照廠商所推薦的電路製造成品。但是在目前這種競爭激烈的商場上,一個優良的電路設計很可能遭到競爭對手的抄襲,對方不必花開發費用就能做出相同的產品。因此有些大廠商向製造商訂貨時,要求打上自己所規劃的編號(不是商用編號),有的甚至於把一些特殊的設計由製造IC的廠商製成專用的IC,以達成保密和獨佔的目的,這兩種情況都是在使用量非常大的條件下才能達到經濟效益。如果使用量中等,而又希望產品擁有保密性,最經濟的辦法就是本文所要述的半客戶設計IC,它的成本較低,因此用量在50KPCS以下的需求是最適合的。
目前分類:老音響資料庫之論述篇 (277)
- May 11 Wed 2011 18:57
半客戶設計IC簡介
- May 05 Thu 2011 22:30
饒富趣味的全自動換片機
不管你是老一輩的音響迷,還是剛進入Hi-Fi領域的年輕小伙子,也不管你是否看過或用過它,相信「換片機」這個名詞你總聽過吧?!在50年前你如果從街上買回一套歌劇「弄臣」(Rigoletto)或阿伊達(Aida)的唱片,那你只能用換片機來播放。把整套唱片放到換片機上,然後坐下來慢慢欣賞,而在整個播放過程中,你不必再動一下機器或唱片,它能讓你一口氣聽完所有的唱片──這就是全自動換片機的最大特色。當然在今天是不會有人再使用換片機了,但想想在半個世紀前,家裡擺一套名廠Capehart全自動換片機,還是很神氣的。
- Mar 22 Tue 2011 13:05
美國通訊/撤銷廣播業限制條例
不久前,聯邦通訊局撤銷了對FM電台使用傍波訊號的大部分限制條例,現在,該局在視頻方面為電視廣播商製造了同樣事情,容許所有持牌者攜帶視頻電文,至所用系統/體制概由廣播商自行選擇,非由政府指定。
- Mar 22 Tue 2011 12:32
美國通訊/SONY將供應VHS帶
Sony即將介紹首次供應的VHS錄影空帶。自從Sony於1975年在美國推出第一部Beta錄影機,銷量從佔錄影機市場100%下降至1982年的約27%。除錄影機外,Sony也是主要的錄影帶供應商──但只供應Beta帶。結果,店舖普遍希望兼備兩類磁帶,該公司營業額因而退縮不前。
- Mar 20 Sun 2011 05:25
美國通訊/紐約市進行ARI廣播
Blaupunkt的ARI(自動接收資料系統)最近正式在美國投入服務,紐約市4個FM電台開始廣播交通警示報導。由該西德集團研究出來的系統工作原理大致上如下:一名駕車者按下附ARI功能收音機上的ARI掣,然後調校收音機,直至對應所處城市區域的發光顯示閃亮。交通報導將以預校音量自動插入。假如該駕駛者正收聽卡式帶,ARI功能自動關掉卡式機,播放交通報導,然後再開啟卡式機。
- Mar 20 Sun 2011 03:34
美國通訊/微型卡機滯銷原因
- Feb 13 Sun 2011 04:43
談音頻擴大機中的速度
近兩年來,TIM問題一直讓喜好擴大機的朋友們感到迷惑,我們不斷的在各類文章中及廣告文詞上看到TIM這個字眼,但卻一直很難窺其究竟,尤其是當它一旦變成了頗具效力的廣告詞之後,帶給音響迷的不僅是影響其購買慾望而已,它可能造成錯誤的觀念。當然廣告詞的運用在乎廠商的作法,事實上也沒有一定的約束力謂其可或否,畢竟這個名詞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太具誘惑力而又陌生得根本無從了解起,即使是在國外,TIM、SID等的被發現也是近幾年的事,所以看到滿天飛的超低TIM產品,眼光撩亂的讓人無從選擇。
- Feb 08 Tue 2011 22:05
不談線性IC/第一部分──以另一角度來剖析TIM
最近幾年以來,在音頻放大器中用上大量的負回授已然成為爭論的焦點所在,因為有些人在測試過回授放大器的時間響應(time-response)特性後,曾獲致下述結論:放大器採用大量負回授的設計後,很容易引起一種高頻失真,那就是暫態互調失真(Transient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TIM);簡單的說,就是在信號變化太快使得放大器「跟不上」的時候,就產生這類失真了。
- Feb 07 Mon 2011 04:07
幕前幕後/64屆AES大展中新奇高貴、高性能的器材
- Feb 05 Sat 2011 17:39
多功能Apt/Holman前置擴大器
在發展對前置控制放大器性能方面更新且更有用的測試的同時,重新觀察其各種控制功能對性能方面的意義似乎是明智之舉。一個前置控制放大器,就像本文所談的Apt/Holman單體,除了放大低電平信號外,提供二種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及開關作用。許多設計師大多致力於設計優良的放大器,而忽略其控制及開關作用。有些設計其控制及開關功能甚佳而音質就差了。
- Feb 03 Thu 2011 01:41
接地˙感應˙隔離與交流聲的補述(三)
- Dec 31 Fri 2010 21:41
接地˙感應˙隔離與交流聲的補述(二)
粗線!粗線!
初學者裝音響,碰到哼聲時,通常露出兩招,第一招是加大電容量,一千、二千、甚至五千、一萬。幸好現在的電解電容動不動都算千的,像以前買個40+40μF已心痛得不得了的時代,哪敢想像有5.000μF的電容可用呀!第二招是用粗線,一把不夠兩把,由這裡橫一條粗線不夠,在那裡再豎一把粗線,恨不得使用大電纜。有效當然會有效一點,像XX油治感冒一樣,至少把發燒壓一壓,感冒卻仍然是感冒。
- Dec 28 Tue 2010 10:35
接地˙感應˙隔離與交流聲的補述(一)
- Dec 26 Sun 2010 05:22
動態範圍、數位式唱片、1812年大序曲
說來當代錄音方面最易被音響迷所誤解的事情似乎是動態範圍了。不幸的是,專門從事此一行業的技術人員卻也陷於如此之情況。記得再去年六月份的Audio雜誌裡,我曾於此一專欄中解釋不管是用最好的類比式錄音帶,直接刻片,或數字式的母帶作為音源來切割標準的類比式的唱片,縱然在各方面的情況皆達到最理想的時候,可獲得最大的動態範圍將是在62分貝至64分貝的層次而已。
- Dec 21 Tue 2010 00:01
幕前幕後/CES大展中具創意性的中級產品
合計起來美國人每年大約購買了價值約為十億元美金的音響器材,而大部分的器材都是極富盛名的產品,諸如Pioneer、Bose、Kenwood、Advent等。然而,現時音響工業界裡有一個趨勢,就是獨立的小廠商如雨後春筍,到處樹立旗幟,生產小數量的產品,而每種產品都代表著某個工程師或一個小的智囊團的精心設計的成果。
- Dec 15 Wed 2010 01:46
Hi-Fi 揚聲系統概說 上篇 第二章 揚聲器的原理和種類(一)
- Dec 13 Mon 2010 14:35
Hi-Fi 揚聲系統概說 上篇 第一章 聲和聲波
- Dec 07 Tue 2010 23:20
接地˙迴路感應˙隔離˙交流聲(下)
V 隔離的對象與各種隔離的方法
系統或單元或元件對外界環境所做摒蔽之處置,謂之隔離,而系統裡面的各個單元之間,以及單元中各元件之間所做相互間的摒蔽行為,亦謂之隔離。一個系統其干擾的來源除了系統以外周圍環境對系統之干擾,尚有系統內部的相互感應,所已隔離作業的施行,也必須針對這些不同的來源,而其工程的大小也有不同,舉例而言:一間專門做為調整收音機調諧器的房子必須將整個房子隔離,使空間中的任何足以干擾它的訊號被摒除於房子外;一部示波器為了不使外界的磁場及電場干擾它內部的各個單元,而將示波器置於一小型隔離室裡;又示波器不做完全隔離而僅針對示波管做局部隔離的處理,一般而言示波管內部電子束最容易受磁場及電場的影響,所以變壓器、電感器之漏磁以及其周圍的電路裡所含的電位差形成之電場均足以形成干擾的現象,所以示波管常裝於小型隔離罩中;調諧器之高頻調諧及放大電路,為免受外界電波訊號的干擾,且為免其本身電路對外界產生干擾,故這部份電路常有隔離罩隔離起來;又一只場效應電晶體,因其對電場之敏感性甚鉅,故將此一枚電晶體之金屬外殼接地,藉以隔離其周圍之電場。由以上的例子,可見隔離作業對整個系統、對單元、對局部、對元件都得以施行,音響器材的隔離如變壓器的隔離、電源電路的隔離、磁頭均衡放大器的隔離等皆是。
- Dec 02 Thu 2010 23:30
接地˙迴路感應˙隔離˙交流聲(上)
- Nov 25 Thu 2010 19:29
交流哼聲的剋星──環形變壓器
對於所有的電子器材或產品而言,始終存在個共同的困擾,那就是「哼聲」──不論是電氣性的或是音響性的都是由電源變壓器所引起。電氣特性的哼聲是由於變壓器裡鐵心和線圈的磁漏感應至鄰近的電感性零件而生成,而音響性的哼聲則是由於矽鋼片在電流通過線圈時產生之振動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