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I.Y.自己動手做 (316)
- Jul 13 Tue 2010 12:11
Dynaco PAT-5 前級再改良(上)
- Jul 04 Sun 2010 11:23
快調整你的唱盤吧!
在20年代最有名的賽車之一是classic Beutly 4½ liter,車長22呎,帶著兩個備胎、三個大工具箱及有五個座位。用今天的眼光來看Beutly反而比較像卡車而不像賽車,但是它卻在Le Mans的英國第一爭先賽(first British victory)及不計其數的比賽中獲勝。顯然的老式的4½絕非今日賽車的對手,因為車子無論在空氣動力學、懸掛裝置,及其他種種因素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今日甚至側鏡(side mirror)對車子的行駛都有影響。
- Jun 27 Sun 2010 02:49
自己動手製作靜電式耳機
本期有篇A類耳機放大器製作,相信必引起許多人的仿製;事實上你也可以自己做一個靜電耳機。本文取材自去年11月號Wireless World雜誌,雖然譯得有些生澀,但堪稱詳實,只是文內所提到的某些材料可能不太好找
- Jun 26 Sat 2010 19:31
A類耳機放大器製作
本刊唐主編精心設計的2000系統小機箱中屬於比較「冷門」的要算是2000-3磁帶轉錄與耳機放大器機箱。考其原因,目前擁有兩部錄音座的讀者並不多,即使是擁有兩部的人也很少去做轉錄編輯的工作;再者一般後級放大器都附有耳機插座,很多人認為犯不著再花錢弄一個耳機專用放大器。然而最近本刊接到不少讀者來信,要求推薦耳機專用的放大器,顯然我們的讀者在觀念上終於有新的轉變,因為耳機座裝在功率放大器上至少有以下幾點不合理:
- Jun 22 Tue 2010 17:20
‘頗費斟酌的揚聲系統’我的音響系統──之五
在此介紹一個2-WAY的揚聲系統的設計過程,並且由此過程,可以發現一般的分音器,在設計時的困難和不可靠,從而說明電子分音的好處,也說明「我的音響系統」為什麼要採用電子分音。然而,本文所提到的2-WAY系統,雖然是以襯托電子分音的好處,其完成後的特性,以及試聽的結果,居然頗受親朋好友的欣賞,因此也就另外以「我」文之五來介紹之。
- Jun 21 Mon 2010 01:26
雙快槍後級放大器製作記實
57期雙快槍後級放大器發表後,心裡就在推敲推敲,想裝一部來聽聽看。以前裝音響都是到音技社買現成PCB、零件包來弄,很方便;裝過的有:SF-106/250W、SF-201、RIAA 212、211、214(因用RIAA直接送入SF-106/250W,故214再裝一片,每部都弄得不錯,尤其是SF-106與212)。此次雙快槍仿製,想必對自己裝者是一項技術的考驗,所有PCB、零件、晶體,全部要自己想辦法,金錢花費也不貲。後來粱副總有天來電話要我將仿製成功的經過提出,因第一次寫稿,書寫程序很差,請諸位原諒;以下將分六段來簡述此香港無線電技術(104、105期)所謂極品之擴大機。
- Jun 20 Sun 2010 17:59
解決直流漂移的伺服電路
自從本刊推出SF-201以來,據估計最少有六百片以上的線路板從讀者服務部賣出,而本刊也經常接到討論該電路的信件,其中所言不外乎嘶聲、哼聲、中點電位等問題。誠如本刊唐主編所說的,任何一個人看到這個電路架構都會很容易被誘入殼,然而一旦裝成之後卻發現它並不屬於那種「保證百分之百成功」的線路,於是好戲一幕一幕上場,據筆者所知,大部分的人都在施展改線路、換零件等工夫之後(甚至也有換手換腳的拼湊起來)把它制服到使用上可以忍受的程度;有的則在展盡招式之後仍力有未逮,寫信向本刊求援的;更有(屬入門者較多)在大罵之後將之丟進床底下的,真是不一而足。然而不管怎樣去處理它,裝配SF-201應該抱著一種追根究底的精神去經歷它,而不是單純的裝套件這回事(這也是唐主編設計本電路之本意),這個歷程可能是非常坎坷而艱辛的,但是一旦把電路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之後,所獲得的將是無限寶貴的知識。如果你已經經過了這個有意義的歷程,而仍然被中點電壓的漂移所困擾著,請試試用伺服電路。
- Jun 19 Sat 2010 13:36
製作...解說/A40後級的新穩壓電路
本刊41期介紹了由Threshold公司的Nelson Pass先生設計的A類40瓦功率放大器,讀者服務部亦推出套件供發燒友試裝,曾引起了一陣裝機「熱」(靜態時就要消耗掉100W,焉能不熱!)氣候已變凉了,這個大怪獸又可以帶給發燒友一個溫暖的冬天,先別急!看完了這篇文章之後能使你手頭上的A40在帶給你溫暖的感覺之外還帶給你更好的聽覺效果。
- Jun 15 Tue 2010 17:31
被動式唱頭等化放大器製作
五十八期音響技術內,羅哲先生曾介紹他的MM Head AMP──非負回授RIAA放大器──線路。文中曾提到這種被動式等化唱頭放大器之缺點也不少,如諧波失真較大、信號雜音比較差、動態範圍較小。可是這些缺點並非不能改善,只是改善是要付出代價的。Richard N. Marsh在今年三月號的TAA上也發表了一個被動式等化唱頭放大器,Marsh先生也曾面對這些問題做過一番努力。我們可以看出,欲減輕這些問題的代價,除了對每個零件選擇的要求更為嚴格以外,整個線路也變得十分複雜。單單一個EQ部分,每聲道就用了四對攣裝電晶體、二對攣裝FET、六個電晶體及二個FET,工程不可謂不大,代價不可謂不高。文末Marsh先生卻認為值得,不知音技讀者對此問題的看法如何?取捨又如何?
- Jun 12 Sat 2010 03:06
四路電子分音器裝機報告
莊仲先生的三音路電子分音器到舍下試機,比使用中的仿Lux Kit真空管電子分音器,訊噪比好得多。平常聆樂,播放大編制的管弦樂曲目,喜歡開大音量欣賞,一遇樂聲弱下,真空管電子分音器的哼聲,在聆聽位置隱約可聞,真是惱人!
- Jun 05 Sat 2010 19:56
Pro序列/CCL電路/OP Amp輸入級/新型30瓦A類功率放大器製作
- Jun 03 Thu 2010 13:12
音頻延時電路製作

聲音的延時效果是很奇妙的的一件事,「回聲」就是一種音量遞減式的延時效果;延遲的時間短一點的話,比如在音樂廳裡聽音樂演奏,就有延時的效果,跟聽唱片的時候感覺完全不同;延遲時間再短一點的話,會給人有一種飄飄然、輕柔盪漾的感覺。以往音響方面的延時效果(像回聲機)是藉著機械的方式(如彈簧回聲器)或利用多放音頭的磁帶放音機來造成延時的效果。運算放大器盛行以來也有利用它作為相移器以達成延時的效果,最近則利用一種新的技術稱為「電荷耦合」技術(Charge Couple),可以延時的時間很短,以造成一種類似「齊唱」、「齊奏」的效果,使小樂隊的演奏聽起來像大樂團,非常的神妙,利用這種元件也可以加長其延遲時間而達成「回聲」(Echo)的效果。
- May 27 Thu 2010 18:21
Dynaco PAT-5 前級之改裝(下)
採用直接交連最主要是儘可能減少低頻(LF)時間常數,以獲得最大之暫執能力(transient handling capability)。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在PC-34[M]上之交連電容,有容量漸增的趨勢。
- May 10 Mon 2010 07:44
Dynaco PAT-5前級之改裝(上)
本文對Dynaco PAT-5提出一番改良,在聲音再生上顯著的改進,使之成為更優秀的前級擴大機。此處不打算像過去那樣吹噓這是「技術結晶」,使那些SP-3-A1或JC-2相形下成了廉價品,我們留著最後讓讀者自己去評估它的等級。
- May 09 Sun 2010 03:57
Pro序列/三音路電子分音器製作
- Apr 26 Mon 2010 15:35
雙快槍後級放大器製作(下)
這是屬於一個比較進步的裝置工作,不適合無業餘電子裝配經驗的人,而且裝配時必須十分的謹慎,極小的錯誤也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便會燒毀這些昂貴的晶體。為了減少可能的錯誤,裝配之前最好先測試一下每一個零件,用比較精確的歐姆表量一下電阻,重複地檢查電阻上的色碼是否正確,因橘黃色很容易被誤為紅色,藍色被誤為灰色......等。用阻抗電橋或電容表量一下電容器,否則雲母電容量標示430,可能不是430pF而是43pF,因最後一個數字可能代表乘數,這要看各個廠商的規格而定。電解電容器裝上之後,要重複地檢查它們的極性是否正確,否則極性不對,一旦加上電壓便成為短路狀態。
- Apr 15 Thu 2010 04:30
我自己裝的60W立體綜合擴大機
今年過年前到三月份時,一位台北的網友在即時通裡,與我談論音響問題,談了頗為投機,因此,天天上線與我聊到天亮才肯罷休,害我作息整個都被打亂了。不過,也蠻高興認識這麼一位喜愛音響的朋友,儘管他是那麼年輕(沒見過他本人,不過他告訴我他很年輕),有一天他突然問我現在有沒有在裝音響?我說:「很久了,都沒在裝啦!」他再問我能否幫他裝一台擴大機,我告訴他說:「你可以自己買套件來裝呀!」他說:「我不是電子科的不會裝啦!」他還一再拜託我幫他裝一部,我被他嚕了好幾天,終於答應幫他裝一部。
- Apr 11 Sun 2010 17:19
過關斬將裝SF-201
- Mar 22 Mon 2010 07:48
250W雙快槍後級放大器製作(上)
- Mar 16 Tue 2010 04:04
SCAN三音路系統製作示範